《唐詩是早晨,不是下午茶》教案
《唐詩是早晨,不是下午茶》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唐詩的精神特質,和唐詩的時代價值,領略唐詩的風采。
2、學習鑒賞類文章的寫法,初步學習點評詩歌的方法。
【課時課型】
1課時。學生自主探究型。
【預習要求】
1、自查資料掌握作者情況及文中所涉及詩歌的作者出處等。
2、通讀全文,查字典,給生字詞注音釋義,理解大意。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
1、關于作者。
胡曉明,1955年生,四川成都人。1990年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批評史專業,獲文學博士。現任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秘書長。目前從事中國文學思想研究及近代詩學和學術史的研究。
2、所引用詩歌的作者出處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二首之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十三首之五。
為言地盡天還盡,行到安西更向西:岑參《過磧》。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何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二首之一。“何人”一作“誰人”。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一作《白帝下江陵》)。“不住”一作“不盡”。
種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劉郎又重來:劉禹錫《再游玄都觀絕句》,“今何在”一作“歸何處”,“又重來”一作“今又來”。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戲為六絕句》之二。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王昌齡《送柴侍御》。
白日依山盡:王之渙《登鸛雀樓》。
大漠孤煙直:王維《使至塞上》。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難》。
天姥連天向天橫: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一作《別東魯諸公》)。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王維《終南別業》(一作《初至山中》,又作《入山寄城中故人》)。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杜甫《望岳》。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夜月》。
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杜甫《月》。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四首之三。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六。
二、篩選信息,探究文本
1、在作者眼中早晨和下午茶各自有什么特點?用文章中句子回答。
提示:早晨是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是清新的樣子,是神采飛揚。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沉思的、分析是的。
2、作者為什么認為“唐詩是早晨”?
提示:早晨是充滿希望的少年精神,清新,神采飛揚,這與唐詩中表達的.精神一脈相承。
3、唐詩具有哪些精神特質?請從文中找出關鍵句子,然后分條概括回答。
提示:⑴唐詩世界廣闊,力量充沛,精神豪邁;
⑵可以提升人格,振作生命;
⑶選擇題材多為大江大河,高山平原,生命剛健,積極有為;
⑷唐詩有貫通宇宙之豪氣;
⑸唐詩中有充沛的生命力量
總之,唐詩中充滿了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
4、唐詩為什么具有這樣的的精神特質?鎖定關鍵語段關鍵語句篩選信息。
提示:唐詩中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不僅來自國力、開放等時代氣象,而且來自開明、先進的政治文化:即科舉、尚賢、納諫。
5、倡導讀唐詩對今天的時代具有怎樣的意義?分析歸納,然后回答。
提示:⑴可以增強提升生命的真實力量,從而增強我們社會的英雄主義。
⑵可以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尊重人性。
⑶可以讓我們正確認識現代思想,讓我們懂得珍惜,懂得引申發揚。
四、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1、結合學生學過的唐詩,適當地評點,分組進行。
(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從社會背景和作者的生活時代去理解詩歌。)
(1)在你學過的詩歌中有哪些具有明顯的“早晨”的特征?試舉例。
(2)在你學過的詩歌中又有哪些具有“下午茶”的特征?試舉例。
2、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如果不同意,請說說你的觀點和理由。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辯證看問題的能力。教師可適當引導,是否所有的唐詩都具有文中所描繪的特征?唐朝也經歷了由盛轉衰的過程,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詩人的風格是否一致?比如:王勃、李白、李賀、李商隱。同一詩人經歷了國家的不同時期,前后風格是否一致?比如:杜甫。)
五、布置作業。
1.掌握文章中所引用的詩句。
2.請結合蘇軾所處的時代特征,并聯系蘇軾的個人遭遇,簡要評點本單元中蘇軾的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