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鄉(xiāng)愁》說課稿
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鄉(xiāng)愁》說課稿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鄉(xiāng)愁》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單元分析:
本單元以“祖國在我心中”為主題,希望通過對文章的閱讀,讓學生了解“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在個人修養(yǎng)、科學研究、人生價值觀等不同方面的重要作用。幾篇文章運用了不同的文體,“詩歌、小說”等,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讓我們體會到了昂揚的愛國激情。
二、單元學習要點:
1、讀詩:感受詩歌凝練的語言,把握詩歌生動而意蘊豐富的意象,體會詩人敏感的內(nèi)心感受和充沛的情感,并掌握一些朗讀自由體詩的技巧。
2、兩綱教育點:充分運用課文所滲透的國情資料,并注意挖掘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不斷豐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的樸素感情,激發(fā)學生獻身祖國、建設家園的志向。
(3、讀小說:深入文本,力求對小說主題有比較深刻的理解。
4、知識點與能力點:進一步鞏固初一所學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等,學習運用細節(jié)描寫塑造人物形象。)
三、課程資源分析:
余光中作為一位生在大陸,成名于港臺的著名詩人,他的詩中充滿了對中華民族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深深的依戀之情和憂患意識。在詩中,詩人刻意選取的四組意象:“長江水”,“海棠紅”、“雪花白”、“臘梅香”,無一不深深地刻有中華民族的印記,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的藝術敏感性,對生活感受的深度和傳達感情技巧水平的高超。
四、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第二學期,學生們剛剛學習過了一個詩歌單元“我為少男少女歌唱”,對于詩歌這一文學體裁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詩歌的朗讀技能,所以,在教學中除了要涉及這些以前的.知識點,更要加深對詩歌主題的深入分析。
五、教學目標定位: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感知《鄉(xiāng)愁》創(chuàng)造的意境及表達的情感;
2.掌握賞析詩歌的基本方法——意象分析;
3.培養(yǎng)學生展開聯(lián)想領悟詩意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誦讀,體會作者感情及詩的意境美。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鄉(xiāng)愁”,樹立愛家愛國意識。
六、教學關鍵把握:
教學重點:讓學生利用聯(lián)想和發(fā)散思維領悟詩歌的內(nèi)涵。
教學難點:把握詩歌中主要意象的文化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