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學生二年級暑假日記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學生二年級暑假日記篇一
我們搭著旅行社的車到了海洋世界,雄偉壯觀的大門,上面雕刻著“蓬萊極地海洋世界”八個大字。進入了海洋世界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熱帶雨林,五彩繽紛的石塊,色彩斑斕的瀑布,水泥做的樹木卻顯得生氣勃勃,我仿佛進入了世界上舉世無雙的人間仙境。
往前走去,首先進入我眼簾的是嗅線鱸,它是一種魚。嗅線鱸俗稱“招財魚”,它的腹部有兩條長須,橢圓形,頭大,嘴大,體重可達至20公斤呢!接下來就是花鯉魚,它似黑、似白、似紅、似黃,宛如變臉大師,又好像滑稽的小丑。還有我印象最深的血鸚鵡,大概是因為它的顏色像血一樣紅而命名的吧。在燈光的照耀下,本來就不一樣的熱帶雨林,變得更不一樣了,紅的.、黃的、藍的、綠的巖石,紫的、青的、灰的、白的瀑布,真讓人賞心悅目。名不虛傳的當然要數大鉛筆魚了,它體型長,頭短,喜歡吃青苔和水草,他還有一個小優點:此魚的領域意識很強。大鉛筆魚很好玩,體形很像蛇,嘴巴是尖的,頗像鉛筆尖,我給它起了一個外號,叫“蛇鉛筆”。最漂亮的當然是花羅漢,有的渾身雪白,頭頂有一堆閃閃發光的紅色鱗片嵌在上面,顯得格外漂亮。有的像變色龍一樣,一半紫、一半粉、一半黃、一半綠、一半橙,上面一些黑斑點,就像穿上了一件時毫的衣服。還有的白里加黑,白花花的身體上鑲著幾顆黑豆。最可怕的魚是電鰻,俗稱“水中高壓線”。它就像一個電路,尾部具發電器,能發出電壓高達650伏特電流,足以將人擊昏,
接下來就是美人魚表演,姑娘們的舞姿惟妙惟肖,講述了公主艾麗兒與王子的故事。主持人輕柔的話語伴隨著動聽的音樂和優美的舞姿,更加多姿多彩。
海動物的表演更精彩,海獅會招手,接圈,倒立,打排球……海豚會親吻,空中頂球……迎來了不少掌聲。
海洋世界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的游賞。
小學生二年級暑假日記篇二
20xx年7月10日 星期 晴
暑假到了,我報名參加八水游泳培訓班。媽媽還在網上給我買了游泳鏡、游泳褲、游泳帽,做好游泳前的準備。
走進八水游泳館,我看見有兩個游泳池,一個大大的是深水區,一個小一點的淺水區,我在小游泳池里學游泳。
我有兩個教練,一個謝教練,另一個是陳教練,他們可厲害了,因為他們各種姿勢都會游。
培訓開始了。首先,教練帶我們去熱身,教練說:“你們先跑五圈吧!”我們就照著做了,我跑得氣喘吁吁。教練說:“今天的任務是練閉氣。”我就來到水里,啊!水中的`感覺真好,冰冰的,涼涼的,真舒服!我先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后鉆入水中,閉了一會兒鉆出水面,又吸了一口氣,又鉆入水中閉氣。
練了大約一個小時,我閉氣已經能閉半分鐘了,然后我們就下課了,我真期待下一次的游泳課。
小學生二年級暑假日記篇三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這一生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事。
有一次,我在揚州古渡那兒玩,看見了一塊石牌,上面刻著很多字,那字看上去蒼勁而有力,堅挺而飽滿,真是好看。河邊有好多老爺爺在垂釣,我走到一位老爺爺身邊,哇,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呀!他的桶里已經有十幾條大大小小的魚了。
我也自告奮勇,拿起魚竿,學著老爺爺的`樣子,把魚餌裝在魚鉤上,可是因為蚯蚓的“頑強掙扎”,我怎么也不能把它掛在魚鉤上,我心里很著急。老爺爺含著微笑走了過來,他說:“掛魚餌時,必須要把它給打暈了,這樣才能任你擺布掛上去”。我把魚餌放在手上拍暈,再魚餌給掛在魚鉤上,把魚竿一甩,魚餌就落在了水里。下面要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了。
我是一個沒耐心的人。只要線一動,我就把魚竿給拉起來,可看看線上,還是空空如也。我又把魚線放進去,可還是鉤不到。
正當我一籌莫展的時候,老爺爺走了過來,他說:“魚線動是魚的試探,你要等魚線沉下去的時候,你才能把魚竿拉上來。
我照這種方法,釣了好多的魚,看著這些魚,我覺得很高興。
小學生二年級暑假日記篇四
捉了那么多的蟬有什么用呢?爸爸說他小時候都是烤來吃肉的,味道香噴噴的,說著還咽了一口口水。
我和媽媽都十分懷疑,蟬身上有肉而且還能吃?
爸爸見我們不信就找來四塊磚頭、一本舊書、一堆木片兒。在一堵墻下用那四塊磚頭熟練地左右各放一塊,上面壓一塊,前面擋一塊,迅速地搭出了一個簡易的小灶頭,接著撕下一些紙片點燃后扔進去,再塞進薄木片,等薄木片燒著了再扔進厚木片。不久灶頭里就燃起了大火,爸爸說這是在給新灶頭高溫消毒。
等火勢變小,木頭幾乎成為紅紅的木炭時,爸爸把蟬丟了進去,只聽得“吱!”一陣尖銳而急促的.叫聲,散發出一股焦味,我和媽媽捏住鼻子:“好難聞!”
爸爸不理我們,繼續往蟬身上加一層木片,一會兒木片就著火了,等這些木片燒完,空氣中開始彌漫起一股焦香味來,和烤肉有點相像。
爸爸把烤得黑乎乎的蟬從灰燼中扒拉出來,得意地宣布:“這些可是人間美味呀!”
我和媽媽半信半疑地看著爸爸扯下燒焦的頭扔掉,再扯下肥肥的尾巴扔掉,只剩下長著腿的部分,然后小心地剝去燒得黑乎乎的外殼。爸爸所說的人間美味露出來了,深褐色,一絲一絲的,和烤肉確實類似。
不過我和媽媽還是有點疑惑:“這確實能吃嗎?”
爸爸為了打消我們的顧慮,示范了吃了一口,又讓奶奶吃了一只。
媽媽從爸爸手里拈了一絲肉,閉著眼睛塞進嘴巴:“好吃!”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嘗試了一下,味兒確實是一個字:“香!”
于是剩下的蟬肉都進了我的肚子,可我仍覺得意猶未盡。
在我們捕蟬和烤蟬的過程中不時有過路的人來圍觀,還不停地指點一二,都說這是他們小時候常做的事,言語間流露出頗為懷念的樣子。
奶奶說:“多出去轉轉,捉捉蟲,活動活動,總比悶在家里一天到晚看電視、玩電腦、寫作業,把眼睛弄壞了要好得多。”
媽媽說:“捕蟬這活兒可以治療我的頸椎病,也可以讓眼睛得到放松。”
爸爸說:“捕蟬可以鍛煉觀察力,培養耐心細致的好習慣。”
我同意他們的話,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