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學日記 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日記游泳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三年級數學日記篇一
有一次,我在做練習題的時候,發現這樣一個數學問題:怎樣才能算出一個不規則的茶壺能裝水多少毫升?茶壺的形狀是不規則的,不好直接利用公式來計算它的容積,但我們可以將茶壺中裝滿水,再將水倒入一個規則的量杯中,這樣,茶壺的容積不就可以利用公式計算出來了嗎。首先,我找來一個不規則的茶壺,將其倒滿水;再將水滴水不漏地倒入一個規則的長8cm,寬5cm的長方體量杯中;然后,我再量出量杯中的水高,是16.5cm;最后,利用求長方體體積的公式便求出了這個不規則茶壺的容積了:8×5×16.5=660(立方厘米),合660毫升,也就是這個茶壺能裝水660毫升。這個問題,我還想出了另一個解決的方法:我們可以先稱出1立方分米的水重多少千克,再稱出裝滿水后的茶壺中水的重量,這樣,同樣可以算出不規則茶壺能裝水多少毫升。我先稱出1立方分米的水重1千克,然后我又稱出裝滿水的茶壺重0.895千克,空茶壺重0.238千克;用0.895-0.238=0.657(千克),就是裝滿水后的茶壺中水的重量。0.657÷1=0.657(立方分米),合657毫升,也就是這個茶壺能裝水657毫升。
沒想到這兩種方法的誤差這么小,我想這兩種算法都是可行的吧。
小學三年級數學日記篇二
今天真是個好天氣!我和媽媽準備去小區對面的嘉盛廣場買東西。
來到嘉盛廣場的信和超市,媽媽要買一瓶洗潔精,于是,我們就走到了洗潔精專區。這時,媽媽對我說:“我現在要買一瓶柑橘位的洗潔精,這里有不同重量。考考你,那種最實惠。我就買最實惠的那種。”我心想:這有什么難的,我看一眼就知道了。我一眼掃過去,排除了很多瓶,只剩下兩瓶了。
我思索了一下,仔細的端詳著,發現雖然兩瓶洗潔精的大小都差不多,可是包裝紙上寫著的重量是不一樣的:一個寫著1.5千克;另一個寫著1.3千克。而它們的價格都是12元,當然是1.5千克的那瓶便宜一點啦。我對媽媽說:“這瓶,就買這瓶吧。”這時,媽媽拿著另一瓶洗潔精笑嘻嘻地對我說:“這瓶1.8千克,12.9元,這瓶。”我仔細一看,原來那是超級特價裝,哎呀!失算了。
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數學,一不小心就會出現錯誤,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小學三年級數學日記篇三
今天早上,我正在做奧賽推理題目,做著做著,我被一道題難倒了。這道題的題目是:在一起盜竊案中,法官審問涉及到的四名犯罪嫌疑人甲、乙、丙和丁。甲說:“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乙說:“是丙偷的。”丙說:“甲和丁中間有一個人是罪犯。”丁說:“乙說的是事實。”經過查證,四人中有兩人說了真話,兩人說了假話,你能找出真正的罪犯嗎?我想了很久,還是沒找到答案,只好去請教我爸爸。
爸爸看了題目說:“四句話中,只有2句是真的,一下不能看出,所以我們可以假定某句是真的來進行推理一下。從而以此為解題的突破口。”
經過爸爸的點拔,我就開始推理了:“假設甲說的是真話,所以乙、丙和丁三人中還有一個說的是真話,如果乙說的是真話,那么丁說的也一定是真話,這就變成三個人說真話了,就與條件不符合,因此,乙說的不是真話,從而丁說的也是假話,丙說的是真話,于是在這種情況下,甲、丙說了真話,所以丁是罪犯”。
做奧賽題,增長了我的推理能力。
小學三年級數學日記篇四
今天,我又學會了一個新知識,那就是——加、減法的簡便算法。學了加減法的簡便算法,我的計算速度快了許多,學習計算更加輕松。舉個例子說說吧!比如:367+498=?我只要這樣想:把498看作500來加,然后用367+500,發現多加了2,于是我便在和里減去2,結果得到865。而796+295呢?我這樣想:796可以看作800來加,而295可以看作300,一個多加了4,另一個多加了5,于是算式就變成了800+300—4—5=1091,瞧,多方便呀!
學完了加法的簡便算法,再來學習減法的簡便算法就容易多了。如:483—299,嘿嘿,我腦袋瓜輕輕一動,就有方法了。我先把299看作300來減,因為多減了1,所以只要結果中加上1,就是用483—300+1=184,這樣就好算多了。不過呢,我可警告你一句:計算減法最好別動被減數的主意,要不可就麻煩咯!
小學三年級數學日記篇五
今天,我把數學課本的第三單元復習了一遍,里面講的是我們學的計量單位,有長度單位、質量單位和時間單位。
長度單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它們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只有千米和米不同,它們的進率是1000。復習到這,我猛的想起海峽公鐵大橋。我們平潭的“海峽公鐵大橋有多長呢?”我一邊想,一邊跑去問爸爸,爸爸說:“長16。8千米。”我心想:真長啊!
質量單位有:克、千克和噸。所有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00。這時,我想:地球有多重呢?我便上網查,查出的結果是:59億7200萬兆噸!我見了,嘴巴張得可以塞一個鴨蛋。
時間單位有:時、分和秒。它們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60。突然,我腦子一閃:一年等于多少秒呢?我便又去請教我的“百度大師”了,一看,呀!有31536000秒,一看,嘴里能塞的鴨蛋就不止一個了。
知識是無窮盡的,只要你用心去學,一定會讓自己變得更聰明。希望大家不要辜負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俗話。
小學三年級數學日記篇六
口算測驗
今天晚上,爸爸提議來個口算100題的小小測驗,來檢驗一下這40天的口算練習成效。
1,2,3開始,我飛快地開始做題,很快100題就做完了。一看時間,我用了6分23秒,有點超時了。爸爸看完之后,建議我做題時把答案寫小一點,可以節約時間。第2頁開始,我聽了爸爸的建議,把答案寫小了一點,只花了4分55秒,比第一頁快了1分28秒。
爸爸教我的小方法果然有效,明天再試試字再小點,看看能不能再快一些。
小學三年級數學日記篇七
我是這樣算的:先把7兩的種子平均分成兩份,那么每份是3.5兩,就已經稱一次了。再把一包半兩的種子放在天平的一端,然后把一份3.5兩中取出0.5兩放在天平的另一端,又稱了一次,把天平上的兩個0.5放在一個3.5兩里,就有了3兩和4.5兩。
小學三年級數學日記篇八
暑假到了,父親母親帶我回了老家。老家的小吃特別多,也特別好吃。每當我想起老家的`小吃就禁不住直流口水。
當天晚上母親就帶我去買小吃了。我們先買了2碗油茶,每碗1塊錢;接著又去買面皮,每碗3元,我們買了2碗;然后又買了二十個小煎包,每個0.2元;最后還買了10塊油炸豆腐,每塊也是0.2元。
香呀!聞著就讓人直流口水,我真想抓1個塞進嘴里,可母親不允許,說這樣吃不衛生。我就一手拎著小煎包一手拎著油炸豆腐樂顛顛地跟母親一起往回走。
父親老遠就看到我們買了1大堆好吃的回來,笑著問:“買這么多,花了多少錢呀?”母親轉過頭對我說:“花了多少錢,你給父親匯報一下。”我大聲說:“油茶2元,面皮6元,小煎包4元,油炸豆腐2元。一共花了14元。匯報完畢!”父親母親都哈哈大笑起來。
這么多就14元,老家的小吃真的好吃又便宜。要是你到我們老家來,一定別忘了嘗一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