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60字精選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60字篇一
窗邊的小桌上放著一本書,是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我知道月亮代表理想和希望,六便士代表現實,我現在遇到的問題正是理想與現實相悖的問題,于是翻開書讀將起來。漸漸地我的思想被毛姆帶到了20世紀初的倫敦,隨他參加倫敦熱鬧的社交,認識了各種各樣的人,跟著他來到巴黎、來到澳大利亞的小島塔希提......我的心情也隨著書頁的翻動跌宕起伏,時而興奮,時而絕望,時而好奇,時而期待。當我讀完書的最后一頁,窗外已經一片漆黑,奇怪的是我卻看見了樹葉搖曳,仿佛舞臺上身著金黃舞裙的舞女正在謝幕。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離開是一種選擇,就像春天樹葉重回枝頭,這沒有對與錯,更沒有希望與絕望。
《月亮與六便士》講述了一個中年人為了自己的理想(或者叫初心)放棄當下安逸穩定的生活,選擇離家出走。然后他遭遇貧窮,饑餓,無處安身,病痛折磨等百般困窘,但他都毫不在意,也從不后悔,最終,他得到了他自己所追求的東西。故事其實很套路化,用第一人稱旁觀者的視角講述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與眾不同的一生。對思特里克蘭德的執著與堅持我不以為奇,好奇的是他的動機。僅僅是為了理想“畫畫”嗎?如果是這樣他應該很珍惜自己的作品,可是他不是,他將作品隨意丟在墻角,隨意送與他人。他在乎的是畫畫過程,享受的是內心深處所希望的-寧靜與美。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么?人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我想這部作品作者終究想要表述的是這些問題。
毛姆說“從事自己最想做的工作,生活在讓自己開心的狀態下、自己心安理得,這樣算是把人生給搞砸了嗎?還是要成為知名的外科醫生、年收入一萬英鎊、娶得美嬌娘,這樣才算成功?我想這取決于你賦予人生的意義、你對社會的要求,以及你對自己的要求。”這句話讓我很受益。讀后感·我的苦惱我的焦慮都來自兒子的一個決定,而這個決定跟我希望的正好相悖,于是我擔心他的將來。是呀,兒子的人生在于他對自己的要求,而不是我對他的要求,惟愿他將來做他想要做的那種人,而是他不得不做的那種人。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60字篇二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還未讀過這本書,我卻被封面上的這句話吸引了,我并不理解它的意思,只是覺得其中蘊含著深意。讀過書后,我明白了,月亮高掛于天空中,周圍滿是星星的襯托,令人遙不可及,看似伸手就能碰到,實則距我們三十多萬千米,如同人們的理想。
而六便士,是當時英國面額最小的鈔票,象征著人們的生活,象征著人們有上頓沒下頓的生活。
文章主人公查爾斯為了理想,放棄了眼前的六便士,去到了異國他鄉,勇敢自由地追逐理想。
文章吸引我的,還有一句話“人世漫長得轉瞬即逝,有人見塵埃,有人見星辰”,無論你見到什么都是你對人生的理解,對人生意義的闡述。沒有人能阻礙你實現夢想,同時也沒有人能幫助你,代替你去實現你自己的夢想。世界上有著千千萬萬的人,有些人敢愛敢恨,追逐心中的夢想;有些人屈服于命運,平平凡凡地生活;有些人不問世間凡事,隱居山林,安逸地度過一生。
人生的不同,取決的并非出身,而是你站在現實和夢想的岔路口時你的選擇。查爾斯人至中年,事業有成,本可以就這樣平凡地生活著,但他不甘于命運,追求內心那繪畫理想,棄家而走。
查爾斯一生都在追逐星辰,努力朝著月亮靠近,終其一生,卻默默無聞,直至他逝去,他的畫作才讓人發現,在藝術界大放異彩。這卻讓我想起荷蘭畫家梵高和法國畫家莫奈,他們的遭遇同查爾斯一般,窮困潦倒或遭人排斥。短短一生中,受盡了磨難,卻在逝去后,影響了人類上百年,直至今日,仍有無數人熱愛著他們的畫作。梵高一生有數不盡的畫,他曾在給家人的信中描述自己的畫,幾乎每一幅畫都有他用自己細膩的語言描述,可見他是多么熱愛繪畫,熱愛著自己所創作出來的心血啊!
人生路口的選擇不同,你的人生就不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無論你選擇向生活低頭還是勇敢追逐夢想,那都是你看待生活的意義。可能你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卻獲得了你所想象的美好人生;可能你追求自己的夢想,窮困潦倒,一生都在磨難中度過;也可能你選擇了平凡地度過著一生,輕松自在,安逸享受,不受權利壓迫,不受金錢誘惑……
有人說,選擇你的人生,你可能會因一念之差錯過一夏天的六便士,迎著一冬天的孤獨寂寞。去做自己喜愛的事情吧,去追求你所在乎的,熱愛的吧,別讓自己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