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這20個關(guān)于武漢的故事,看哭了朋友圈
武漢作家方方說,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我們唯一的事,就是把這一切都抗下來。
我們普通人沒辦法幫助病人,我們只能抗住自己面對的一切,在有多余力量的時候幫別人一把。
有人說,這次疫情讓一些黑暗浮出水面,但更多的是,讓人記住了很多「無名戰(zhàn)士們」所迸發(fā)出的巨大力量。
若你要問他們到底是誰?其實他們誰都不是。
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看見并記住他們。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在河南閆莊,
因為聯(lián)系不到刨蔥機械,
300多個村民在地里用手硬拔了3天,
3天拔了10萬斤大蔥,捐給武漢。
而這個村本身是國家級貧困縣。
在云南花溪鄉(xiāng)的一個寨子里,
全體村民捐了22噸香蕉。
這個村莊里有一半人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摘完香蕉后,摩托車隊自發(fā)運送下山。
這兩個數(shù)字夾在在幾億的捐款中似乎不起眼,
但這可能是他們能掏出來最好的東西,
甚至是他們的全部。
山東濟南的兩位農(nóng)民,
買了10頓白菜捐往湖北,
老穆?lián)撈鸫罂ㄜ嚨臒o償運輸。
記者問老穆為什么主動承擔(dān)起這次運輸,
他說, 「一個媽的孩子,
你餓了我不可能不管你。」
我終于理解什么是「同胞」的含義——
你有困難,我不能不管你。
在河南,兩輛卡車在深夜找不到加油站了,
車上小哥向民警問路,
民警詢問起情況,
原來他們是自發(fā)從開封市送泡面和水到武漢,
這么一趟,就花費了他們整整兩天兩夜。
問起他們是什么職業(yè),
小哥害羞地說道:「農(nóng)民」
民警立即決定送他們?nèi)ゼ佑驼尽?/p>
小哥馬上雙手合十,
不停地說著謝謝謝謝。
看啊,
屬于中國人特有的質(zhì)樸和善良。
一年到頭,他們一年到頭掙不了多少錢,
卻僅僅四個人捐了2卡車的物資。
可愛的人們,我向你們致敬!
我真希望這個世界不要辜負最純樸的人民。
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的一幕,讓人淚目。
趴在64歲確診患者病床前的,
是自己90歲的老母親。
守了4天4夜,
餓了就吃點泡面,
困了就在窗前瞇一會。
兒子終于被轉(zhuǎn)到隔離病房,
媽媽依舊不放心,寫下留言:
「兒子,要挺住,要堅強!」
在媽媽眼里,不管多大都是孩子。
就像我們小時候生病,
她整晚守著我們那樣。
1月25日,深夜
武漢市民邱貝的一條朋友圈刷爆了網(wǎng)絡(luò):
她有個決定:
24小時為醫(yī)務(wù)人員送餐。
邱貝丈夫萬路全力支持妻子的想法。
天亮之后,兩人采購了3000多元
的蔬菜、肉蛋、大米,
送餐之旅就這么開始了。
說起送餐的初衷,
丈夫萬路這么說道:
你不做,我不做,都不做,
你不能總讓沖在最前邊的那些人寒心啊,
連個飯都吃不上。
話雖粗糙,菜也不復(fù)雜,
而小兩口的心意卻不簡單。
2月1日晚上7點,
在四川自貢一鎮(zhèn)中心醫(yī)院里,
院長甘水芬主持著一場特殊的婚禮。
這一天原本是王玥玲和秦篤山舉辦婚禮的日子,
一個是白衣天使,一個是消防戰(zhàn)士。
可大難當(dāng)前,他們?nèi)∠嘶槎Y,
取而代之的,是在各自崗位上舉辦一場
5分鐘的視頻婚禮。
謝謝你們,讓我知道什么是:
大愛為先,小愛彌堅。
在上海,有這么一群人,
他們不搶口罩,
而是搶去口罩廠免費上夜班的名額。
他們身份各異,卻從上海各地驅(qū)車前來。
疫情緊急,短暫的培訓(xùn)之后,
志愿者們開始了馬不停蹄的工作。
一個晚上12個小時,
20位志愿者就生產(chǎn)了30萬只口罩!
都說上海人怕死第一名,
原來,他們是小事如履薄冰,
大事舍生取義,
你們是「模子」!
陸勇忙著奔赴印度,
沒多久就往國內(nèi)發(fā)回3000個護目鏡,
還有3000個N95口罩。
說起「陸勇」,
其實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
你就會知道,他為什么這么做。
他就是《我不是藥神》中藥俠的原型。
可世上其實哪有什么藥神呢,
唯有同舟共濟,攻克時艱。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疫」中,
這樣的平民藥俠還有很多很多。
大家都為打贏這場戰(zhàn)「疫」憋著一口氣,
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安徽六安的一個派出所內(nèi),
一小伙放下500個口罩,
對著值班民警說了句「你們辛苦了!」
說完轉(zhuǎn)身就走。
當(dāng)民警們追出去時,男子已經(jīng)跑遠。
望著這冬日里的溫暖身影,
兩位民警只能用敬禮表達謝意。
有人打趣說,
小伙子跑得這么快,
病毒一定追不上他!
這是第一個從派出所跑出去,
還能讓警察敬禮的人。
小伙子,好樣的!
1月31日,浙大一院急診室內(nèi)
男孩急匆匆走進來,放下一個信封,
「啪」地敬了個禮,還鞠了一躬。
說了一句「你們辛苦了!」便轉(zhuǎn)身跑了出去。
留在護士臺的是一封感謝信和1000元現(xiàn)金。
孩子說,他也想出一份力,
「這些錢就是我的一份心意,
希望你們能收下。」
我想這1000元,應(yīng)該是孩子攢下的零花錢。
謝謝可愛的孩子,
我們必將不負所托,
打贏這場戰(zhàn)「疫」!
紹興人民醫(yī)院的隔離病房走廊里,兩人相遇。
「你是陳炳嗎?」
「是的,你是徐小奇?」
一對醫(yī)護夫妻通過聲音和眼神,認出彼此。
兩人互相指了指對方后,擁抱在了一起,
隨后又各自繼續(xù)工作,
這一切用了不到20秒,可卻浪漫至極。
這之前,他們已經(jīng)有5天沒見面。
2月4日,廣東一村委會。
一名步履蹣跚的老人,
留下一萬元要捐給武漢,轉(zhuǎn)身就走。
工作人員詢問他的名字,
他說,「我叫中共黨員、老軍人!」
據(jù)了解,老人名叫謝蘭前,
1964年入伍,1966年入黨。
面對著老人蒼老的背影,
只想說一句:
手插口袋離開的背影,真帥!
在山東日照
一位頭戴環(huán)衛(wèi)帽子的大爺,來到派出所,
放下一個紙包就轉(zhuǎn)身離開。
里邊是1萬2千元錢。
一張紙條寫著:
「急轉(zhuǎn)武漢,為白衣天使加油,
我的一點心意,東港環(huán)衛(wèi)。」
1萬2千元,對于疫情并不多,
但對于這么一名環(huán)衛(wèi)工人,
它意味著可能比我們想象中的多的多。
1月31日凌晨,南京一公安檢查站。
一輛白色越野車停下,
男子對交警說:「拿點東西給你們。」
原來是男子親自從土耳其扛回來的一箱口罩。
現(xiàn)場民警趕緊詢問「您貴姓啊?」
男子卻說「叫我中國人就行了。」
視頻有點模糊,看不清男子的面孔。
但我知道,從來沒有天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在武漢,還有著一群由本地車主
自發(fā)組成的志愿者司機。
每天一大早,做好全身消毒,穿好防護措施。
來到約定地點來接一群特殊的乘客——醫(yī)生。
他們大都不愿透露出姓名,
因為害怕家人知道后會擔(dān)心。
有時他們還會編造一些「謊言」,
送快遞,去公司,去超市,
其實是去接醫(yī)生了。
而他們的愿望只有一個:
醫(yī)生們輪班完能好好地休息。
這樣的一呼百應(yīng),是因為我們知道:
因為你們保護世界,我們保護你們。
其實還有太多太多我們無法得知的名字,
藏在口罩下卻依舊閃著光芒的美麗臉龐。
10歲女孩拿著自己的小黃鴨儲蓄罐,
把所有的零花錢都捐給武漢。
因為不好意思,
便一蹦一跳地離開。
在山西,一輛私家車「膽大包天」
攔截下一輛消防車,
隊員下車才得知,
男子想送300個口罩給他們出警用。
「這些口罩是給你們的......」
一男子在江西上饒的一車站驗證口,
放下一箱N95口罩后,轉(zhuǎn)身離開。
等工作人員反應(yīng)過來,
男子早就上了一輛車離開。
他是誰,沒人知道。
那個在建設(shè)火神山醫(yī)院而被壓斷手指的小伙,
面對鏡頭,他只是說;
「干活被卡了一下。」
鋼筋鐵臂下,也只是血肉之軀。
而他現(xiàn)在怎么樣了,
手指好了嗎?
無從得知。
那個疑似被感染,
于是選擇在空曠地帶為救護車引路的醫(yī)生。
他現(xiàn)在怎么樣了?
確診了嗎?
還是幸運地躲過一劫?
依舊沒人知道。
抱歉無法記錄下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
因為這些溫暖而閃著光的故事有太多太多。
我只知道,他們是醫(yī)生、他們是丈夫、他們是妻子、他們是女兒、他們是兒子、他們是父親、他們是母親、他們是朋友.....
但「他們」也更是每一個「我們」——
是故事里善良的我們,
是在家不出門的我們,
是出門必帶口罩的我們,
是不厭其煩普及防護知識的我們,
是取消了聚會,旅游甚至婚禮的我們,
是放棄了每年只有一次回家旅程的我們,
是損失了錢財也要全力配合國家的我們......
有人說 —— 可我真的想做些什么,但我好像什么都又做不了。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這20個關(guān)于武漢的故事,看哭了朋友圈00:0000:41打開鳳凰新聞客戶端 提升3倍流暢度你別以為你什么都做不了,
「把病毒悶死,每個人都是戰(zhàn)士!」
待在家里的多一天,就是多一份無聲的戰(zhàn)斗。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還好的是,好消息越來越多。
2月1號,湖南最小的新冠肺炎患者,4歲的小蔣痊愈回家。應(yīng)該也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回家」。
03年非典我們都扛過來了,這場仗我們必須一起打贏!
立春已過,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原疫情早日結(jié)束,祝春天和好消息一起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