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哥哥背文言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發現哥哥背書靠的就是死記硬背,同時也發現老師上課也會把課文講清楚,但是發現自己的孩子并不是那種記憶力特別強的人。所以每次背書的效果都差強人意。陪伴了孩子快三年小學了。一年級根本沒發現什么問題,就覺得孩子慢慢來。主要也是一年級太簡單了。二年級以后發現孩子就是死背,學的也簡單。也由著他。到了三年級嘗試不陪孩子,讓孩子自己全程自由。等考試成績一出來,才發現差距。原來也以為在一二年級把習慣抓好了,三年級就輕松一點了。但是身為二胎的媽媽是不能偷懶的。這次疫情,全程陪伴2個孩子的身邊上網課,才又深深發現一些新的問題。比如哥哥背書。一篇39個字的文言文寓言故事,他愣是背了40分鐘,一句都記不住。不得不感謝弟弟這會沒鬧著我陪。我耐著性子把自己所有的火氣隱藏好。一句一句重復的去講解意思。這個過程持續了40分鐘。在這里我自己先去弄懂全文意思,自己背了下來。并對哥哥最不理解的那句:“因釋其耒而守株”,一個字一個字的去講現代文的意思,也反過來現代文去想文言文。在這過程中強調讓孩子去記住。這一整篇我教哥哥用聯想記憶去記。從宋人有耕者到最后的結果,一環扣一環的用聯想畫面去推敲整個故事的發展。讓哥哥在我的講解中伴著大聲朗讀去記,總算不負我們的共同努力。最后在拍視頻上交作業時,哥哥說會緊張。我跟他說,你的關注點不在緊張中,你的關注點是在背誦的時候去聯想下一步會出現什么畫面。如果擔心一時接不上來,就放慢速度朗誦,讓自己有時間去思考。經這樣的開導后,哥哥終于輕松背完。關著門逼孩子背是沒用的,教會孩子方法才有用。
在對于背書這件事情上,我一直覺得在學校老師已經講過課文了,只要上課用心,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一定沒問題的。可是真正的問題在于自己得了解自己的孩子,為什么孩子學習會敷衍。第一并不是每個孩子的記憶力都是那么強悍,讀三遍就能背出來。而恰恰我的孩子正是此類型的孩子,不是他不想努力,而是稍微愚笨一點的孩子他更需要方法,更需要我們陪伴他把不會的問題吃透。只有吃透,孩子才會茅塞頓開。從而孩子的自信心才會起來。因材施教原來是這么的重要。其實這個方法就是讓孩子吃透,完全懂了,也是適用于英語,數學學科的。
有一個念頭,把我的心得記錄下來。有生之年,在教育孩子的這路上還得千山萬水。望老去回顧,有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