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是真的嗎?他救的小孩是誰?難怪老師不提他
在很多人的心目當中,司馬光堪稱榜樣,是大家學習的對象。
能被稱之為榜樣的人,都是比較出色的人,這類人的所作所為,有很多閃光點,有很多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
司馬光當然算是這樣的人。
眾所周知,司馬光是北宋時期的史學家、文學家。他為世人做的最大貢獻,便是編著了《資治通鑒》這一本書。
《資治通鑒》里面記載了帝王將相的所作所為,將人生百態(tài)都描繪了出來,既告誡了世人很多道理,又讓世人們看到了真實的歷史。
所以說,《資治通鑒》這本書很值得大家去研讀,利用課余時間、休閑之時,可以拿這本書打發(fā)時間,又能豐富知識,還能學到許多處事之道。
話說回來,這么一部出色的作品是由司馬光編著出來的,這足以證明他很優(yōu)秀。
其實司馬光的優(yōu)秀在他小時候就有體現(xiàn)了。
相信上過小學的朋友,或是家里有孩子上過小學的人,都應該知道"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有著一定的教育意義,因此廣為流傳。
01
司馬光砸缸
這一個故事最先是在《冷齋夜話》這一本書里面被提到,編著的人是釋惠洪。
上面是這樣寫的:司馬溫公童稚時,與群兒戲于庭。庭有大甕,一兒登之,偶墮甕水中。群兒皆棄去,公則以石擊甕,水因穴而迸,而得不死。蓋其活人手段已見于齠齔中,至今京洛間多為小兒擊甕圖。
這一段話翻譯過來就是說:司馬光小的時候,和一群孩子們在庭院里嬉戲玩樂。他們玩樂的庭院當中,有一個很大的水缸,一個小孩子爬到水缸上去玩,一不小心就掉了進去。見有人掉到水缸里,孩子們都受到了驚嚇,趕緊跑開了,不敢靠近這個危險的地方。但是司馬光卻沒有,他反而從旁邊拿起一塊大石頭,然后舉起來,使勁向大水缸砸去,很快,大水缸破了一個洞,水缸里面的水就順著這個洞流了出來,掉進水缸中的這個小孩子也因此大難不死。
從這件事情中能夠看出來,司馬光在小時候就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非凡的智慧。當時他做這件事情的時候,還僅有7歲,算是一個懵懂的孩子,但遇到了大事,他臨危不懼,不像其他孩子一樣恐慌不已,反而鎮(zhèn)定地想辦法。這樣的沉著冷靜,是很多成年人都沒有的,也因此,眾人對司馬光的佩服,那真的是滔滔不絕。后來很多人的家里面都開始掛上了"小兒擊甕圖",以此來表示對司馬光的佩服。
02
故事的真假性
由于"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最早并不是出現(xiàn)于正史當中,所以有很多人在質(zhì)疑這個故事。
對此,專家們也是經(jīng)過了一番考證,最后得出結(jié)論:這個故事是真的。
從兩個方面可以來證明這件事情。
第一:司馬光家室過硬,他是官宦子弟,這樣的人,在當時算是當?shù)孛耍慌e一動都被眾人關注著。
而且,根據(jù)推斷來看,他7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是在洛陽任職留守司通判,從地址上和時間上來看,都對應得上。
根據(jù)了解,宋朝時期的洛陽,相當?shù)姆睒s,人口很多,司馬光這件事情一出,就瞬間在民間廣為流傳,這也是很正常的事。
更何況,司馬光長大成人以后,在官場上很是混得開,算是當時的大佬,他這么聰明的人,自然有很多人關注,所以他小時候的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也同樣說得過去。
第二:"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還被記錄在了《宋史》里面,這本書怎么說也是正規(guī)的史書,具有的專業(yè)性和權威性。既然這本書里面提到了這個故事,所以這個故事堪稱是得到了官方認證,還是比較真實可信的一件事。
根據(jù)這2點,足以判斷出這個故事并非是編造出來的,而是事實。
03
司馬光救的是誰?
知道了故事是真的以后,很多人又有疑問了,司馬光救的這個人是誰呢?
在這個故事里面,因為司馬光才是主角,故而大家只看到了他這個舉動的偉大,卻少有人關注被救的這個人是誰。所以,史書上并沒有明確的記載被司馬光救的小孩是誰。
不過,在一個家族的家譜當中卻記載了先輩被司馬光救過的故事,而這個家族便是上官家族。
在光山縣上官家族族譜中,記載了一位名叫上官尚光的先祖,曾在小時候掉進了大水缸里,幸得司馬光聰明機智,砸破了水缸,才救了他一命。
司馬光的救命之舉,被上官尚光牢牢地記在了心里,在他成年之后,有了能力,他便修了一座"感恩亭",以此來紀念恩公司馬光。
有了族譜為證,被救的小孩是上官尚光這件事情就是真的了嗎?
不少人還是持有懷疑的態(tài)度,畢竟,僅憑一個家族的族譜記載的事情就證明一個人的身份,這顯得太過于空洞,沒有說服力。
因為族譜上面的記載,可以很容易就被有心人篡改,所以憑這個族譜,還是沒辦法真正的確定掉進水缸中的小孩的身份。
也因此,老師給我們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從來不提這個被救的小孩是誰,畢竟小孩的身份沒有確定,胡亂提的話,顯得老師很不負責任。
雖然這個小孩的身份沒辦法被確定,在我們所熟讀的課文里也沒有提到這個小孩是誰。可是我們能知道,司馬光在7歲的時候,的的確確是做了一個壯舉。
司馬光小小年紀,就已經(jīng)學會了獨立思考問題,便已經(jīng)有了遇事不亂的鎮(zhèn)定,這著實了不起。
從這個故事里面,大家就已經(jīng)能夠發(fā)現(xiàn)司馬光的出色。
所以,對于司馬光編著的《資治通鑒》,大家可一定不要小瞧了。這本書可謂是司馬光集一生心力所著,里面講述了許多人生哲理,講述了古往今來世人的人生百態(tài)。
這一本書,很值得大家去翻閱,學會了里面的大道理以后,我們的人生之路上,會少很多坎坷的道路,多些許平坦大道。
因此通過《資治通鑒》,我們可以前人的成功或失敗的經(jīng)驗和教訓,只要學好了,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學習工作,都能游刃有余。但是對于普通大眾來說,閱讀文言文還是比較吃力的。因此,陶陶向大家推薦一套好書——《白話資治通鑒》。
這套書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臺灣大學國文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錦鋐領銜主持,集中臺灣地區(qū)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學者,歷時3年,合譯而成。
因為編纂此書的學者本都是國學大家,因此這套書絕不是現(xiàn)在市面上,那些粗制濫造、攜帶私貨的資治通鑒。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譯,不多增一個字,以求貼近、還原《資治通鑒》本義。不以“現(xiàn)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葉。而且是全本。
作為歷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劃算,因為這一套在做活動,一套十大本,原價498,現(xiàn)在讀者只要208,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對于這本書,只要能夠讀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獲。因此小編建議網(wǎng)友們,趕緊買這套書,多讀幾遍,長長見識,學學權謀。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鏈接購買。之前的1.3
萬本賣完了,現(xiàn)在又新進一批,數(shù)量不多,就快沒庫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