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楊振寧的17年,翁帆如今怎樣了? 在一次節目中,楊瀾問楊振寧: 您曾經說過,萬一您百年后去世,同意翁帆再婚? 楊振寧沉思了很久,說道: 年老的楊振寧希望
嫁給楊振寧的17年,翁帆如今怎樣了?在一次節目中,楊瀾問楊振寧:您曾經說過,萬一您百年后去世,同意翁帆再婚?楊振寧沉思了很久,說道:年老的楊振寧希望翁帆再婚,但年輕的楊振寧不希望。聽到丈夫這么回答,翁帆說:當我們的理性的角度去看待時,我挺感激他這句話。自從28歲翁帆嫁給82歲楊振寧后,流言、誹謗、惡意揣測都從未停過。有人說,你對得起你父母嗎?還有人稱她是典型投資失敗者。面對眾人的不理解,她只是淡淡地回復道:我只是選擇了一條人跡罕見的路。拋開年齡差距和世俗的眼光,他倆在生活中充滿了情趣。一有空,他便會跟翁帆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說得開心時,手舞足蹈活脫脫像個老小孩。以至于外楊瀾節目中,說起楊振寧的童年,翁帆脫口而出:楊大頭。有一次,在三亞有網友偶遇楊振寧夫婦,年邁的他,堅持替翁帆拿行李,怕她受累。真正的愛情,無需驚天動地招搖過市,只是兩顆心彼此靠近,在寧靜歲月中,她過得活色生香。
后來,別有居心的人問翁帆:你們結婚那么久,怎么不要個孩子?楊振寧回應道:主要原因在于我,我不忍心看到翁帆受苦,萬一我不在了,讓她一個人帶著孩子,真的于心不忍。17年之后,還會不會有17年?愛情從來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們不該用自己的局限,去扼殺他人的幸福。“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楊振寧從2002年回到中國。當時的清華大學以100萬年薪來聘請楊振寧擔任學校老師,不過,這100萬他卻沒有收下,雖然清華大學每年都會給他這筆錢,但是楊振寧次次都把這筆錢捐回給清華大學。事后,有人問他為什么要把錢捐出去,楊振寧說他是希望可以在清華成立高等研究院,喜歡可以把錢用作大學的科研費用,促進祖國科研發展。因此,他不僅把房子賣了,還把清華給的年薪捐出去成立研究院。其實,在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對楊振寧的態度都非常不一,他最好的年華都是待在了美國,在中國最需要科技人才的時候,他沒有選擇回來,等到現在年紀大了,國家情況好轉了,才選擇了回來,很多人都覺得他是年紀大了想回國頤養天年。其實,他并不是不愛國的,而是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楊振寧所研究的統計力學,還有粒子物理等方面來說,對國家的幫助并不大,與其回國發展,不如留在先進的美國積累更多的經驗。可惜現在不一樣了,國家經濟、軍事實力都加強了,要進一步發展,就需要更多的技術發展,所以楊振寧就選擇回來了。楊振寧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高等研究院,他說了:“國內物理要發展,就必須培養人才,人才是發展科技的基礎。”因此,國家必須要加強關于物理人才的培養,要從根本都教育抓起。面對我國目前的物理教育現狀,我們必須要抓好孩子的啟蒙教育,從娃娃開始培養孩子對物理的興趣。而《這就是物理》就是非常不錯的啟蒙書籍,它采用漫畫形式進行教學,通過生活上常見的現象來解釋和教授物理知識,可以加深孩子對物理的了解。除了有物理方面的教學之外,還有《這就是地理》、《這就是化學》兩套書籍,更好的給孩子打好物理化方面的基礎,有利于孩子從小培養起學習物理化的興趣。打好了基礎之后,等到孩子上了初中之后,開始接觸系統的物理教學時,就能比別人先走一步,學得更好。抓好了教育,自然就能為國家以后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物理人才,有利于進一步增強我國的國力。所以,如果想要孩子可以更好的學習物理化知識,不妨把這一套書帶回家里去,對你的孩子絕對會有很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