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故事」國際幼兒園2023年第二期半月刊
年味,傳承著中華民族古往今來太多的民俗文化,靜靜回憶過去那濃濃的年味,內心深處始終有種揮之不去的眷戀。讓我們一起揭開爸爸媽媽們記憶里兒時的年味吧。
年是記憶里的那首童謠
文道媽媽
小時候,我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了,因為過年可以穿新衣、放鞭炮、還可以拿壓歲錢、吃各種各樣好吃的。
對于過年的期待,從小年那一天就開始了。小年比大年早一周,人們也開始忙碌地準備過年的事情了。過年需要準備什么,我小時候有一個兒歌:
二十三,灶王爺爺上了山;二十四,裁好對子寫大字;二十五,褲子爛了沒人補;二十六,提著籃子去買肉;二十七,關住門子洗臭腳;二十八,糊兒饃饃蒸一打;二十九,拎著瓶子買燒酒;三十日,包好餃子過大年。
年是煙花齊放的節日
Ruby 媽媽
小時候過年最期待的就是大年三十晚上放煙花,大街小巷都充滿了火藥香味。我們總跑到樓頂放小蜜蜂、魔術彈、沖天炮、還能俯瞰遠處煙花齊放、五彩繽紛的城市景色。 年三十,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十幾個人,吃著年夜飯,笑著鬧著,就跨年了。初一,新年新氣象,穿一身漂亮的衣服,也是很開心的事情,然后拿著長輩給的壓歲錢逛公園、逛集市,買各種好吃好玩的,感覺可算自己能做主了。
春節,在孩子眼里是一年一度能撒歡兒最久的節日。所以我們喜歡過年。
年是闔家團聚的盛宴
佳佳媽媽
小時候過春節,親戚朋友孩子聚在一起,除了每人手里一盞燈籠,都是美美的等著三點的年飯和五點多天黑后各種放煙花,以及之后的壓歲錢。那時候的東北,年飯多是各種老人的講究,各個菜都要有個吉利名字,全魚,全雞,豬手雞爪,湊齊了一年四季各種福泰安康。
小時候的年,除了有期望的好吃好喝好玩美衣,還有終年忙碌的家人的放松和團聚,無論平時的父母有多忙,都會有那么一天,全身心的帶著孩子去溜冰、逛街、拜年。一代傳一代,所有的春節的吉利話是家人的祝福,一代盼一代,所有的新春問候是闔家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