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世人皆知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那個落水的“熊孩子”你知道是誰嗎?
原標題:世人皆知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那個落水的“熊孩子”你知道是誰嗎?
相信,大家對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很是了解了,它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人們在談起這個故事的時候總會把司馬光列為自己孩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可以說這個故事現(xiàn)在是,將來也會是一直作為兒童故事,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可是你知道當時七歲的司馬光,他救的那個“熊孩子”究竟是誰嗎?
我們先來介紹司馬光,司馬光的字是君實,家鄉(xiāng)在陜西夏縣。在他七歲的時候,他的行為舉止就像成年人,顯得端莊穩(wěn)重,而且他小年紀就頭腦靈活,樂于助人遇事臨危不懼,但在人們都把目光集中在司馬光身上的時候,似乎漏掉了什么東西,那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熊孩子”,也就是那個被司馬光從水缸里出來的孩子。
而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發(fā)生在宋朝的河南,當時說白了就是一個"熊孩子"非得逞強想刷下存在感,開始了他的跳水表演,說白了就是一個小孩非得逞強想刷下存在感,開始了他的跳水表演,結(jié)果一次不小心從假山上掉了下來,摔進了水缸里,要知道,當時里面還裝滿了水,而古人,一般下雨天的時候?qū)⒏资M,如果期間不小心發(fā)生了火災(zāi),可直接用水缸里的水救火。
當時的其他的小朋友聽到熊孩子在水中掙扎呼救的聲音,都嚇得跑開了,只有司馬光鎮(zhèn)靜的留在原地,思考如何救人,這時救世主閃亮登場,就是我們的主角,司馬光,機智如他把缸砸個大洞,然后那位仁兄被救了,而他到底是誰,其實是沒有明確的記載,不過大家根據(jù)司馬光的身份,當時人們認為他所救之人是和自己玩耍的同鄉(xiāng)人。
而后,當時是時間背景是宋朝的河南,而那時候的司馬光父親是在做官,而當時,在河南光山縣做官的父親一起生活。當時符合這個條件的就是上官尚光,后來有人在上官家的族譜中找出了這個人,就是上官尚光,而原來上官和司馬光是鄰居,也算得上是發(fā)小。
而當時的上官家對此非常感激,次日,他們就拿著家里各種好酒好菜送給司馬光,司馬光的事跡很快傳遍了街坊鄰里。而上官尚光長大后,離開了他和司馬光一起長大的地方,但移居以后,他依然不忘司馬光的救命之恩,特地建了一座亭子,名曰“感恩亭”。小編覺得,知恩圖報是最好的事情,你們覺得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