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盟約-中篇故事
一、盟約上甘嶺
1952年春天,二十出頭的熱血青年劉復軍和張府城,懷著保家衛國的決心,從各自的家鄉參軍來到了朝鮮戰場上。二人被分在同一個班里,由于年齡相當,再加上脾氣稟性相投,二人彼此照應,很快成了最要好的戰友。
慘烈的上甘嶺戰役打響了,戰場上的生死只在一瞬之間,唯一讓他們牽掛的就是家中的親人。萬一他們光榮了,往后親人們的日子可怎么過?戰斗的間隙,劉復軍想出了這么一個主意:二人口盟為異姓兄弟。因為他們是革命軍人,紀律不允許形式上的結盟。這個想法與張府城一說,張府城舉雙手贊成。于是二人拿出紙筆,一式兩份,定下了這樣一個生死盟約:
張府城,安徽六安人,家有父母弟妹共五人;劉復軍,河南羅山人,家有爺爺母親和小妹,共三人。今后彼此的父母,就是自己的父母,生當負有贍養的職責,死當負有葬送的義務。如果彼此都在戰場上犧牲了,我們就是最可愛的人;如果我們中的某一個有幸活在世上,便負有照料對方父母家庭的責任……
二人將這份雙方都簽了名的生死盟約看了又看,懷著無限的感慨,分別將其裝進了一個子彈殼里,珍藏了起來。
不久,由于二人作戰勇敢,表現突出,雙雙火線入黨,并被提升為班長,仍舊在一個排里。隨著戰役的發展,戰場上的環境更加殘酷,封鎖與反封鎖,一時成了雙方斗爭的焦點。這天夜里,張府城奉命帶領他的一個班去偷襲敵軍的陣地,不料遭敵軍炮火伏擊,全班戰士壯烈犧牲!
張府城犧牲后,劉復軍悲痛欲絕,不由得拿出了那個裝有他們生死盟約的子彈殼,將這份生死盟約展開,捧在手里一遍遍地看著,頓覺分量千斤!他流著淚,在心里說道:“府城,你放心地走吧,你的仇,我來報;你的家,我來照料……”
為了不過早的讓張家父母知道兒子犧牲的消息,劉復軍決心將此隱瞞下去,能隱瞞多長時間算多長時間。他代張府城一月一封信寄給張家,談理想,說戰斗,報平安。因為張府城識字不多,過去寫信都由劉復軍來寫,所以并沒有引起張家的懷疑。不僅如此,他還從自己微薄的津貼中每月拿出5元錢寄給張家。由于做得天衣無縫,張府城的父母一直以為兒子不僅活著,而且很有出息。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一年過去了。朝鮮戰場上的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方的進攻節節得手,劉復軍也從班長升任排長,他寄往張家的津貼每月便增為10元。
這天,劉復軍突然接到張府城母親的來信,說她要隨祖國慰問團來朝鮮看望兒子。
劉復軍接到這封信后,一下子愣住了!張母一來,一切還不露了餡兒?這個秘密就再也隱瞞不下去了。這可怎么辦?去信不讓老人家來?時間來不及了,打電話或者發電報?當時朝鮮戰場上沒有這個條件。劉復軍將此情況匯報給了連里,連長了解了實情后,非常受感動,與他共同商議了一個“繼續隱瞞實情”的辦法……
二、認子嫁女
幾天后,張府城的母親張二環隨祖國慰問團來到了劉復軍所在的連隊。出乎意料的是,張二環還帶來了她的女兒張翠姑。
張二環五十上下的歲數,個頭不高,卻非常有精神。劉復軍曾聽張府城說過,他的母親雖說是農村婦女,卻有著二十多年的黨齡,是位老革命了。她的到來,讓全連指戰員們不由得想起了壯烈犧牲的張府城,一個個心里是那樣的不是滋味兒!為了不讓英雄的母親和妹妹悲傷,他們一個個強裝笑臉,使勁地鼓掌歡迎,嚴守著英雄已經犧牲的秘密,只說她們來得不巧,張府城奉命執行任務去了。
劉復軍注意到,張母一進連隊,便由女兒扶著,淚花閃閃,走路都有些踉蹌,聞聽兒子“執行任務不在連隊”時,張母再也控制不住感情了,一把拉住連長的手,“哇”的一聲大哭起來:“你們……你們都不要再瞞我了,府城的事我們全家都已知道了……他很光榮,我……我……”張母說不下去了,沉浸在巨大的失子悲痛之中,雙肩劇烈地抖動著,哭聲一聲比一聲凄切。戰士們一個個都不由得紅了眼晴,流下了滾滾熱淚……
連長和一直陪伴在身邊的劉復軍極力相勸,慢慢的,張母才停止了哭泣。她抹把淚,告訴他們,張府城犧牲的消息,他們家是三個月前才知道的。那天,縣民政部門送來了張府城的烈士證和300塊錢的撫恤金,全家人一下子懵了!他們拿出了幾天前剛剛收到的兒子的來信,怎么也不相信這是真的!然而,眼前的事實又不能不讓他們相信這是真的。時間不長,兒子的信和10塊錢的匯款又到了,一看日期,竟然是近期的!這么說兒子沒死?是民政部門弄錯了?他們在找民政部門核實情況的同時,立即按照來信的地址給張府城回信問詢。由于戰場的不斷轉移,這封信劉復軍沒有收到,自然仍是月月寄信匯款。后來民政部門來人告訴說,張府城千真萬確犧牲了,而且已經犧牲一年多了。
這就是說,有人一直冒充自己兒子,代行其孝心的!那么,這個人是誰?他為什么要這么做?當時祖國正在組織慰問團赴朝慰問最可愛的人,張母便將自己的特殊情況匯報給了上級,要求赴朝看望自己這個從未謀面的“兒子”,順便憑吊已經犧牲的愛子。上級覺得她的情況非常特殊,于是就批準了她們母女赴朝的申請……
張母一口氣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直聽得大家感嘆不已。這時,張母拉住連長的手道:“請你告訴我,我現在的兒子在哪里?他是誰?我要見見他!”
沒等連長開口,一旁的劉復軍一把抓住了張母的手,叫聲“媽媽”,一下子將老人擁到了懷里,忍不住失聲哭了起來:“媽媽,府城不在了,從今往后,我就是您的親兒子了……”
張母的淚水再一次流了出來,哽咽著,連連答應道:“哦,好好……”說著,老人松開了劉復軍的擁抱,雙手緊緊地抓住劉復軍的雙臂,仔仔細細地打量起眼前這個新兒子來……
他們“母子”這一相互打量,頓時引起了在場人們的一片“嘖嘖”之聲:“咦?他們怎么這么相像啊?”“真是天生母子相!莫非他們前世有緣,以這種方式結為母子?”……再看一旁的張翠姑,眉眼臉形與劉復軍也有相似的地方。
二人并沒有理會大家的議論,繼續訴說著自己的心里話。劉復軍告訴了自己和張府城的生死盟約之事,又訴說了張府城英勇犧牲的詳細經過,直聽得張家母女淚水漣漣。
張母告訴他們,自己這次來,還想去兒子的墳上看一看,添把土。
聞聽張母要去祭掃烈士之墓,連長和劉復軍都沉默了。他們不得不將實情相告:張府城那個班全部犧牲后,遺體被敵人用火焰噴射器全部焚毀,并沒有埋下墳頭。張母嘆息一聲,沒有再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