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的粉絲是段怎樣的時光-成長視窗
最初,你在哪個無關緊要的場合——報紙、電視、網絡、字里行間、眉梢眼角,驚鴻一瞥看到過他。你覺得他有些與眾不同,也許是名字,也許是主張,也許純粹是那天你有些閑。總之,你記住了他。過了段時間,你在新聞里,聽說他剛做了某些了不起的事,成了眾人推崇的冉冉升起的新星。你搖了搖頭:造星工程又開始了。
后來,他的名字、他寫的書或唱的歌或拍的電影,開始布滿你周遭的媒體。你對他依然興趣不大,他的名聲只讓你對他略有反感。后來某一天,你看了他寫的書、唱的歌、拍的電影,最初你帶著無所謂的好奇心,以及一點點挑刺心理。你希望自己覺得,“嗯,我就知道,他不會那么棒的”。
然后你的眼睛就被吸引住了,過了好久你才意識到自己長著嘴巴,“嗯,這家伙的確不同凡響”。你會不自覺地在網上搜索他,把他的歌灌進你的iPod,把他演的電影海報截圖當桌面,把他的文章放進便攜電子設備。當你發現自己播放器的列表前十名被他占據后,你終于發現:“好吧,我不知不覺成了他的粉絲。”
關于他的新聞報道、身世傳奇和私人訪談開始鋪天蓋地。你有意無意地閱讀到了,對這個家伙的人生大致有了個概念。你發現他開始變得像明星了,開始有各種訪談、文案、代言。再過一年,他徹底紅了。所有的人都在談論他。
后來,你在某張報紙上看到了有關他的是非。人紅是非多。女人、酒精、八卦傳聞、代言合同的糾紛、某幾個目擊者堅稱曾經在什么地方看見過他,諸如此類。他消沉了一段,自己承認身體狀況不太好。媒體開始悄悄轉向。許多專欄作者開始半開玩笑地調侃他。最初那些描述他身世的勵志報道者,轉而開始追擊他的八卦消息。
他終于復出了。他新寫的第一本書、第一張專輯、第一部電影,遭到了所有人的抨擊。他的鐵桿粉絲痛心疾首地宣布:“他變了,不再是從前那個他了。”作為他的資深粉絲,你和一些鐵桿粉絲開始做一些義務的活動,一個小圈子。你們儼然成了他的智囊,不斷討論“他應該走哪條路線才對”。雖然他也許聽不見,但那是你作為他的粉絲最幸福的一段時光。你承受著世界對他寵愛的流逝,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如此美妙的事。
但你也知道,對他的熱愛情緒在慢慢淡去。你還是偶爾追蹤他的零散作品。你聽說狗仔隊依然在追殺他,因為報紙需要拿他來開一些安全的、無傷大雅的玩笑。報紙與雜志專欄最后一次搜刮了他,把他描述成一個巨星隕落的好例子,然后就放下他了。你自己的生活有了一兩個轉換。你開始忙一些自己的事,有段時間沒再追蹤他。然后,你發現找不到他的消息了。新聞上本屬于他的地方,布滿其他新星。一些你看了就不順眼,覺得又膚淺又粗俗的新星。你搜索良久,最后找到了他。他逐漸退居幕后,做了制作人,去給別人出版書、寫歌、做電影配角了。你看著他的新照片,不知是因為時光、記憶還是化妝的緣故,覺得他老得厲害。
又過了幾年,某一天你在餐廳喝茶,看著窗外本屬于他照片的公車站廣告牌。你看見他從門口進來,帶著一個容貌平凡的女人。你回到家,翻出還保留的、關于他的零星報道,看到老雜志上他印制粗糙但意氣風發的臉。這時你才注意到,原來你剛經歷完作為一個人粉絲的時光,從開始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