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勒斯曼:把中學變成實驗室-精英譚
紐約地鐵一號線搭到最后一站242街,就可以看到霍勒斯曼18英畝的校園。從地鐵站走到學校的距離并不遠,卻跨越了兩個世界。
這屬于紐約的布朗士區,旅游手冊會警告游客夜晚最好不要拜訪的區域。往山坡上走幾步,你就能看到樹蔭遮蔽的道路兩邊,豪宅林立。菲爾德斯頓,這是紐約最貴的街區之一。再沿著路往山上走幾步,就是校長住的石頭房子。
學校不大,和新英格蘭動輒大片草坪的校園相比,霍勒斯曼顯得比較袖珍。走過招生辦公室的二層石頭小樓,你就可以看到學校高中部的全部:兩座教學樓、一座禮堂、一個體育館,中間是個棒球場。這天紐約剛下完一場暴雪,一群孩子正在打雪仗。
在2010年《福布斯》雜志的“全美最佳20所私立高中”排名中,霍勒斯曼中學位居第二,僅次于紐約的圣三一中學。
“殘酷”教學法
校長托馬斯·凱利博士就住在學校里。他在這里已經任教27年了。在學校的餐廳里,他隨時可以叫出任何一個學生的名字并與其聊起天。這里鼓勵學生犯錯,以及讓他們從錯誤中獲知新的東西。老師并不完全掌握上課的主動權,在他上的心理學課上,常有學生站起來說,Kelly先生,我覺得我可以說得更好。“在我年輕的時候,我從來沒有如此主動地學習過。這里的孩子非常主動和積極。”凱利感慨。
霍勒斯曼成立于1887年,創建人是尼古拉斯·默里,起初學校只是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的實驗中學。它最初坐落于曼哈頓的格林尼治村,后于1901年搬到了morningsideHeights的120街,學校的吉祥物是一頭雄獅,和哥倫比亞大學相同。
學校的校訓是真實至上,勝過一切。
在霍勒斯曼的歷史上,有一位銳意革新的校長英斯里·克拉克,他20世紀60年代在耶魯當本科招生官時打破了當時耶魯只從優秀的寄宿中學招學生的傳統,無論他們的學術成績如何,相反,他開始放眼整個國家,尋找那些最才華橫溢,表現最優異的學生。
他還首次歡迎女生上高中,并把一位具有棒球天賦的窮孩子招進學校。
克拉克校長也奠定了學校從實際出發的教學傳統。他在校時教“城市歷史”課,帶著學生們進入監獄以及法庭,去學習關于紐約面臨的復雜城市問題。
霍勒斯曼是一所從幼兒園到高中的一站式學校,這所學校的教學方法可以用“殘酷”來形容。在這里,許多課都以做項目的方式完成。校長凱利介紹,在這里上實驗課,會配備給學生大學水平的實驗器材(遠超一個實驗所需),告訴他們想要達到的效果,但老師不會給出實驗步驟,如何實現,要學生自己去研究,學校也鼓勵學生通過不同的路徑去實現結果。
學校在康乃狄格州有245英畝的Johndorr自然實驗室,學生被要求在這里獨立生活一周,沒有大人,全靠互相協作完成各種項目。學生常年幫助康乃狄格州政府檢查河流的污染程度。在Bp公司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后,學校的學生自發提出了十幾種解決方案。
“路上總是有石頭的,我們不會把路上的石頭搬掉,你得自己學會定位它,想辦法把它搬走,或者繞道走。我們也很歡迎你來請教我們。”校長凱利說,“從霍勒斯曼畢業意味著一些認證,學生的成熟度、寫作能力、協作能力、工作道德、遇到困難會正確地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