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標本”老張-世間感動
第一次看到老張時他神志不清,被護士從重癥監護室送到我身邊的病床上。他插著鼻飼管,面色蒼白,像個大蝦米一樣躺著。
他和我是同一個主治醫生負責。我問醫生,這家伙怎么了?醫生說:“他啊,老熟人了。人家這病,幾百萬人里才一兩個,比他發病早的、發病晚的都死了,就他活著,現在比大熊貓還稀罕。”后來我得知,老張得的雖然是消化系統疾病,但和免疫系統有關,基本上沒治。他現在是國際醫療界的“活標本”,日本等國家藥廠出新藥都找他來免費試藥。
過了兩天,老張醒過來。那以后,我們兩個開始熟悉。老張46歲,自己開了公司做貿易。20多歲就得病,一直沒結婚。有個弟弟在外企,患先天性心臟病。父母年紀大了,根本顧不上這兄弟倆。每次發病感覺不好,老張就開車直奔醫院,往急診室一躺,其他事就不管了。有一次,人在病房躺了半個多月,車就放在醫院停車場。出院時,每小時10元的停車費快趕上住院費了。
住得久了,消化內科的大夫護士,沒有老張不熟悉的。他從病理到診斷,說得頭頭是道。實習醫生遇到類似病例,不好意思問老醫生,就向他“求教”。老張來者不拒,也敢下“診斷”:這個能活多久,那個能活多長。主治醫生對我說,20多年病下來,他真算得上專家了。
能下地走動了,老張晚上經常去護士站混,護士們也喜歡他,因為他最配合。有一個實習護士給他下鼻飼,他實在不滿意,把鼻飼管拿過來,噌噌噌,自己捅下去了。抽血的護士有時候扎不好,他從來沒有抱怨過,最多向我撇撇嘴。
病情稍好一點,老張耐不住了。一天我正在樓梯間吸煙,老張拎著個袋子就來了,里面裝著我和他的衣服。他拉我上廁所換下病服,陪他出門吃餛飩。從住院到吃這碗餛飩,老張已經半個月沒有吃飯了,每天就是點滴和鼻飼。我問他醫生讓吃不,老張說,管他呢,嘴這東西,一段時間不吃東西,就不是嘴了。
我們后來都出院了,但老張每年都要回去住上一兩個月。尤其是新年前后,寒冷總是促使他發病。后來主治醫生告訴我,老張常年吃藥,經常做手術,心肝肺都不同程度地受損,病已經看不過來了,他每活一天,都是奇跡。2010年春節,老張請我和主治醫生一起吃飯,席間竟然介紹了他的新婚妻子。那姑娘是他的生意伙伴,長得一般,但性情開朗。趁姑娘出去洗手,我們打趣:“老張,你這可是坑人啊。”老張哈哈一笑:“人家自愿,我們還想要個孩子呢。”
以后每年,我們都定期聚一聚。老張自認給我們帶來了快樂:“你們是生——折騰——死這么個路子,天天在那里算計加計算;我比較直接了,就是從生到死,所以高興。”今年過年,我們又找了個館子坐坐,還沒走到包房,就在走廊里聽到老張扯著嗓子和女服務員調侃:“我要的是大紅浙醋,你們這兒肯定有,去拿……”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活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