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擇離去-勵志人物榜
我的日常生活安排都是定好了的。早上起床洗好吃好后,先要把電子郵件清理一遍,然后讀當天的報紙,然后鍛煉,之后差不多就到午飯時間了。午飯后,我會出門去我在總統府的辦公室,處理一些文件,然后開始寫文章或者演講稿。下午和傍晚,我有時候會有采訪安排;在見完記者之后,我會找我的中文老師學一兩個小時的中文。
好些年前我就養成了每天堅持鍛煉的習慣。現在我89歲了,但是有事的時候我依然能堅持到很晚才睡,而且我走路完全不用手杖。我還記得30多歲的時候我多么喜歡抽煙還有喝啤酒。后來我發現煙抽多了,我在做競選演講時經常失聲說不出話,于是我就戒了煙。那時候醫學界還沒有把吸煙和肺癌、咽喉癌等癌癥聯系在一起。后來的我對煙的味道可以說極其反感,這也讓我自己很吃驚。30多歲時我就有了啤酒肚,那時候會客后從媒體發布的照片上我自己都能看到。
我覺得不能再那樣下去,于是我開始打高爾夫球,想靠這個保持體形。但是后來我覺得高爾夫不管用,于是轉而開始游泳和跑步。現在,我每天分三次在跑步機上面走,早上12分鐘,午飯后15分鐘,晚飯后15分鐘,雷打不動。前幾年我還能每天在晚飯前游泳20分鐘,現在不行了。總的來說,如果沒有嚴格自律和堅持鍛煉,89歲的我應該不會有現在的精力了。
能活著很好,但是人終有一死。年輕的時候,誰愿意去考慮死亡?但是我已經89歲了,我必須要直面這個話題。我一直在想的是,我如何死去。我生命的終結是伴隨著心臟突然停跳,還是長期臥床不起,慢慢耗盡?我當然希望來快的。
不久前我提前做了一份預先醫療指示,意思就是如果我有一天陷入那種必須插管維持生命而又不可能再恢復健康的情況,那么我的這份預先指示就授權醫生為我拔管不再繼續維持,讓我能死得利索點兒。我和我的律師還有醫生一同在這份文件上簽了名字。
如果我不簽這個東西,那么將來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了,醫生會盡一切努力留著我一口氣,這事兒我以前就見過太多。我小舅子當年就是在家插著管,他老婆身體也不好臥病在床,他靠著這個維持了幾年之久。可是,這有什么意義呢?醫生和家屬總是認為病人只要還有口氣,能維持就盡量維持。對此我不同意。如果人總有一死,那么在我已經不行的時候,我希望我的死來得快一點;而不是弄根管子從鼻孔里插到胃里,人神志不清地像半植物人一樣只剩下一口氣。這樣活著,無異于一具能喘氣的尸體。
我來到這個世上,并不是為了探索什么生命的意義,更不會對這個深奧的問題發表長篇大論,我的生命的意義就是我做到了我想做的事情,而且我一直是盡力而為,所以我很滿足,沒有遺憾。
我有個很要好的朋友叫韓瑞生,他是個非常虔誠的羅馬天主教徒。他68歲就走了,很可惜,他還不老啊,但是他走的時候,真的沒有一絲恐懼;他咽氣的時候,他的牧師也在旁邊陪他。作為虔誠的天主教信徒,他相信即使先死去也會最終和夫人在另一個世界重新在一起。我多么希望我也能和我夫人在另一個世界重新團聚,但是我不信會有這樣的事。死亡對我來說,就是我不存在了,就像夫人過世后,我知道她已經不存在了(譯者按:李光耀與夫人相伴63年,他夫人在2010年6月2日因病去世。)沒有所謂的另一個世界,要不然那里早就人口爆炸了吧,呵呵。天堂有那么大,能裝下全世界幾千年過世的所有人?我完全不相信。
我身邊那些曾經百般嘗試讓我信仰基督教的人后來都放棄了。我夫人也不信,她曾經有個學生時代就很要好的女同學,這個人信教信得不行,每次都勸我夫人也成為基督教徒。我夫人后來不理這個同學了,她說,這個人每次找我都是勸我信教,就沒別的話題,真是太荒誕了。我想,即便真的沒有來世,但是你得承認,特別相信有來世的人可能心里更有安全感。
現在的我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我現在已經不能下午兩點頂著新加坡的太陽出去見選民,和大家握手聊天,親親抱抱那些小娃娃了。二三十年前這些事我都還能干,現在我徹底不行了。得尊重自然規律,人老了,身體每況愈下。有時候我的秘書得趁我會見間隙來問我,要不要取消下一場的安排,給自己點時間休息一下。有時候我會說,沒關系,我休息個15分鐘閉閉眼睛就好。可是有時候,我會說,好吧,取消吧,我累得不行了。即便我嚴格自律,健康飲食,堅持鍛煉,我都是個走下坡路的老頭子了,沒有辦法。
回頭看,我今生最大的滿足就是我年輕的時候沒有虛度時光,我一直在團結各方面的力量,說到做到,讓新加坡變成一個任人唯賢,人盡其才,沒有貪污,各種族擁有平等發展機會的社會。而且這個社會沒有了我一樣還能保持這些基本的東西,不會因某一個人在或不在而改變。我當總理之前,新加坡可不是這個樣子。
在新加坡,我們的國家反腐敗局守衛著這個清潔的系統。不管你來自什么民族,說什么語言或者信仰不信仰什么,只要你德才兼備,你就會得到重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新加坡能夠一直沿著這條路走下去,走向一個又一個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