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賊來訪-3分鐘典藏故事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詩人張問陶的寓所遭小偷光顧。《船山詩草》卷十一有《五月初二夜賊入飛鴻延年之室盡卷壁上書畫去作詩紀事》一首,詩云:“平生有天幸,遇賊亦不俗。留我杖頭錢,舍我瓶中粟。倏然如采東籬菊,篆隸丹青三五幅。”不僅對這個偷書畫的雅賊頗為欣賞,最后還邀請他再來飲酒論文:“我有一斛酒,可以銷長夏……倘肯重來悄語細論文,不妨大家痛飲西窗下。”
20世紀60年代,逯耀東剛到大學教書。某天晚飯時,聽得有人敲門,開門見一面目清秀的陌生人站在門口,自稱是小偷,有事請教。于是請進屋,奉茶,又炒了一盤雞蛋,留他吃晚飯。邊吃邊聊,來人說他曾來拜訪過,不過是在夜里,而且是從窗子進來的。來后發現逯耀東“家徒四壁”,無甚可取,也不忍取。小偷說,他在報上讀過逯的文章,又見他家里這么窮,就決定再來拜訪。這次不從窗戶走,從門里進來。“這些年到人家,從未走過大門,更沒有敲過人家的門。”小偷說,“剛剛敲門時,的確有點膽戰心驚。”
在這次正式拜訪前,小偷還給逯耀東寫過一封信,署名“偷兒”。逯耀東記得有這么一封信,洋洋灑灑寫了好幾頁,字跡娟秀、行文流暢,原以為是某個讀者的戲言。這次他又帶來一疊稿子和一本《中國近代史》:稿子是他寫的,請逯有空時看看;書是他上次來時“借”的,現在看完了歸還。隨后說打擾半天,該告辭了。
逯耀東送他到車站,他說沒錢買車票,逯替他買了票。車來了,他伸出手握了逯一把,說以后不要再見了,就跳上車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