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醉-民間故事
待酒客
南宋年間,新君繼位,天下大赦,天牢囚犯王碧友重獲自由。他沒有回家探望父母,而是馬不停蹄地趕往琳州。在琳州,他天天混跡酒肆,與人比試酒量,卻從未輸過,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酒鬼。
這日,王碧友又連比兩場,喝下三壇酒卻還不盡興。一位身穿綢緞袍子的公子上前一拱手說:“在下琳州人士,姓金名川,來領教閣下的酒量。”說罷,他便坐下與王碧友對飲比試。喝了兩個時辰都沒分勝負,金川說:“今天棋逢對手,我看這狀元紅難以試出你我深淺,不如到我家中品味珍藏的烈酒?”王碧友酒興正濃,一口答應。
兩人策馬來到城郊一座莊園,名為金家莊。金川引王碧友進門,酒菜已備好,金川替王碧友倒了杯酒,說:“王兄,此酒需用一千斤糧食,方能釀得一壇,酒性甚烈。”王碧友不信,接過酒杯,一口干了,瞬間失去了知覺。
金川上前查看,發現他除了胸前有一件木雕掛飾外,就是些碎銀盤纏,并未攜帶什么可疑物件,于是便安排下人將他抬入客房。
第二天,王碧友醒來后直夸昨日烈酒過癮,還想再次品嘗。金川哈哈一笑:“小事一樁,不過我有個條件。”金川告訴他,此地人人好酒,諸多酒坊每年拿出自釀好酒比試一次。今年比試的規則是,看看誰家的酒烈,喝得少,卻醉得快。眼下,金家莊萬事俱備,只是這酒量高超之人還沒找齊,他派人四下打探,剛好在酒肆中看中了王碧友。
王碧友聽罷,立即應承下來:“這等好事求之不得??!”
金川笑道:“多謝王兄,稍后我設宴款待賓客,給你引見一些酒量高超之人,再品烈酒。”不一會兒,莊中聚集的賓客便坐在一起暢飲。金川拿著一壺酒說:“這酒叫神仙醉,酒味醇香,性情猛烈,看看諸位能飲下幾杯。”
眾酒客舉杯同飲,大部分人只喝一杯便趴在桌上沉睡不醒。王碧友品了一口,心中一動,此酒味道雖與昨日那烈酒大有不同,但隱約感覺有某種相似之處。他正想細細品味,卻瞥見金川正目不轉睛地望著他,于是他便大口飲下三杯,倒下睡去。
金川見狀,吩咐下人將眾酒客抬回客房,然后對隨從說:“隨我去密室,看看那邊準備得如何了。”
此時,躺在客房中的王碧友,突然睜開眼睛,一躍而起。他趁巡邏守衛不注意,悄悄跟著金川及其隨從,一起鉆進一座假山之中。金川等人閃身進入假山中的暗門,就在暗門緩緩落下的剎那,王碧友瞅準時機,飛身鉆了進去。
探酒坊
這扇暗門通往一個地下酒坊,灶坑、晾堂、天鍋、酒窖一應俱全,規模不小。酒坊之中,很多下人都在忙活著,王碧友趕緊躲在一個大酒缸之后。
只聽金川問一位老者:“那藥調制得如何了?”
那老者忙跪下答道:“按照大人吩咐,調整了藥的比例,已經兌入酒中。”
金川點頭道:“明天再拿給他們喝,看看效果,如若還是分量不當,你就等著腦袋搬家吧!”老者嚇得連連磕頭。金川又四下巡視了一番,走進了最里面的屋子。
王碧友不敢貿然跟去,只得躲在暗處觀察。他發現這老者像是熬藥般精心調配些許湯汁,加入一壇壇酒中,再將酒搖勻。湯汁的味道飄過來,讓他想到了什么。
良久之后,金川從最里面的屋子走了出來,將一封書信交給下人,命令道:“速去京城,不得耽擱!”王碧友見金川欲離開這地下酒坊,忙悄悄跟隨他出了暗門。
這時,有個下人跑來向金川報告:“大人,按您的吩咐,奴才仔細觀察了些時日,那些酒客都已將手上急需解決的事拋之腦后,比如那個丟官印的不再想著打探線索,那個母親去世的也不急著回去守孝,其他人也是如此。”
金川聽了,冷笑道:“很好。”
手下人又說:“只是……那個王碧友的底細沒摸清。”
金川擺擺手道:“不必在意,此人也是意外收獲。誰讓他酒量驚人,遇見我們算他倒霉!不過謹慎起見,還是要多留心,走,再去看看他。”好在王碧友輕功了得,趕在金川之前回到客房,繼續裝睡。金川未發現什么破綻,便放心離開了。
次日,王碧友與眾酒客閑聊,果然發現如莊中下人所言,賓客們都不大記得自己著手要辦的急事,一心只想著借酒澆愁,這讓他感到毛骨悚然。
之后的日子,金川依然每日安排酒宴,只是酒越來越少,賓客卻醉得越來越快。酒的花樣盡管繁多,可其中總有些讓王碧友揮之不去的味道。他還查探到,金川每兩日會去酒坊一趟,將眾賓客的情況告之老者,并督促其配料調制;每五日會去酒坊內室寫信,并派人送出。
日子久了,王碧友也不再提及自己的任何事情,每天裝成醉生夢死的樣子。金川見了,覺得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斗酒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