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一句的承諾-成長
有一次,臺灣最知名的自行車品牌捷安特(Giant)的老板劉金標先生來電,希望在臺北與我見面。我客氣地回答,我愿南下臺中,請他不用移駕。但他客氣地堅持前來臺北。我心中十分納悶,有什么事讓劉先生如此慎重呢?
見面后,劉董事長首先表示歉意,因為臺灣《經(jīng)濟日報》記者以第三者的角度寫了一本捷安特的成功傳奇,即將出版,而劉董事長在盛情之下,也為之作序。劉董事長自陳,幾年前曾經(jīng)答應(yīng)我,如果要出書,一定委托我的出版社出版,雖然這本書并非出于公司意愿出版,但是怕我誤會,特地前來說明,并表達歉意。
對劉董事長的歉意,我不敢受也不能受。他走后,我終于慢慢回想起當(dāng)年的情景,我力邀捷安特作企業(yè)傳記,劉先生婉拒,但閑談中承諾,他日如要作傳,定交給我出版。這只是閑話一句,根本談不上承諾,連我這個被承諾人都沒有當(dāng)真,幾乎完全忘了這一回事,而劉先生銘記在心,始終不忘。
劉先生離開后,我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平復(fù)。我?guī)缀醪荒芟嘈牛_灣商場上還有這樣信守承諾的人(事實上那只是一句閑話),而劉董事長專程前來拜訪,只為了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更何況,那是別人出的書,根本也與他無關(guān),但他仍然在乎我的感受,怕引起我的誤解,不惜專程從臺中前來,只為了5分鐘的說明。
我除了尊敬之外,再也說不出別的感受。或許這些年來,我們看到捷安特從臺灣出發(fā),變成國際知名品牌,其真正的奧秘,就在對這“閑話一句的承諾”的堅持。因為有誠信,所以產(chǎn)品追逐最高境界;也因為有誠信,從供貨商、經(jīng)銷商,到消費者,沒有人不認同巨大機械,沒有人不認同捷安特。而這些都源自于老板劉金標的為人,信念、堅持、上行下效、風(fēng)行草偃,而形成捷安特的組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