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之大者,終生成長-成長
莊子在兩千多年前說過,“蟪蛄不知春秋”;蘇軾在一千多年前有言,“寄蜉蝣于天地”。節肢動物常以短壽者的形象出現在世人的眼中和印象里。然而,有一種水生節肢動物卻大大顛覆我們這一帶有普遍性的觀點,它就是龍蝦。
龍蝦又名大蝦、蝦魁,屬于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動物。龍蝦的身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最突出的外部特征是它那一對或者多對變形為長螯的足,看上去很是威武。龍蝦無論體長還是體重都穩居蝦類動物中的榜首。
海水之中危機四伏,險象環生,龍蝦喜歡棲息在水草和石頭縫隙等藏身處以躲避天敵的襲擊。除此之外龍蝦還有一個重要的防御手段,那就是其體表覆蓋的一層堅硬多棘的外骨骼。這副威武的“盔甲裝備”可以令海龜等捕食者打消以龍蝦果腹的念頭,從而讓其脫離險境。
龍蝦是一種一生都處于生長狀態的神奇動物,堪稱是大海中一朵活到老、長到老的移動奇葩。隨著龍蝦個頭的日益增大,舊日里披掛在外面的那副威武一時的盔甲逐漸成為一種令其窒息的束縛之物,于是換殼活動就成了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情。
事實上,換殼活動是伴隨龍蝦一生的一件大事,每次通過換殼以擴身的龍蝦體型會因為有了自由空間而逐漸增大到原來的百分之一百二十,直到下一次換殼。龍蝦出生后的第一個年頭是其快速生長期,為了滿足自身生長的需要,龍蝦在這一年要大約換殼十次之多。之后的若干年里,由于生長速度逐漸放緩,換殼頻率也會相應地降下來。
每次換殼對于龍蝦而言,不僅是一次身體的釋放,更是一次生死攸關的考驗,剛剛蛻殼的龍蝦處于防御能力最弱的時刻,也是最危險的時刻,好在其新換的外骨骼能夠最快在十二小時后實現硬化。
此外,龍蝦的這一不斷生長的能力還賦予了它很強的肢體自我修復本領。為了迷惑天敵等原因龍蝦常常會丟掉身體上的部分肢體,但新的肢體還會在其隨后的幾次換殼中得以修復,這無疑為龍蝦保持較高水平的環境適應能力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023年8月2日,中國漁民李軍方在漁山島附近海域捕獲到了一只色彩斑斕的中華錦繡龍蝦。這只龍蝦身長55厘米,還比較“年輕”,當場就有人愿意以8萬元的重金買下,但遭到了拒絕,李軍方希望該龍蝦能夠擺脫被吃掉的命運。
2023年一位英國漁民曾經在多塞特郡附近水域捕獲到一只看起來外形有些恐怖的巨大龍蝦,其前面的一對螯足強大如鉗,可以輕而易舉地夾扁一個易拉罐瓶。這條龍蝦身體長度達到了76厘米,年齡在60歲以上,堪稱元老級別了。由于體型過大、年齡過老、肉質水平下降而不再適宜烹飪,所以該龍蝦被送往了一家水族館看管。不過,這還遠遠沒有達到龍蝦的生命峰值,據生物學家介紹,龍蝦的壽命可以接近一百歲,身長可以達到80多厘米,體重可以達到20千克,只不過這樣的超級大龍蝦極為罕見而已。
因為終生成長,所以身體日新;因為身體日新,所以生命之力鼓蕩體內長久不衰,這就是蝦之大者長壽之路的全部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