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拉納達遁入北非秘境-視野
在西班牙南部的安達盧西亞旅行,阿拉伯元素總是不期而至。在建筑的外觀中,在內飾的花紋里,在某一處安靜的街角,恍若遁入北非秘境。
塞維利亞主教堂的尖頂和圓拱錯落,科爾多瓦大清真寺讓人分不清到底是清真寺還是教堂,但只有在格拉納達,阿拉伯血統才如此純正,絕無混雜。
在格拉納達機場提了車,我們開始了自駕行程。順著導航一路行駛在無燈的公路上,腦海里正在勾畫南部西班牙“破敗落后”的形象,突然城市的燈光就出現在眼前。街道干凈,建筑大氣,寧靜的街燈伴隨著已歇業商場的櫥窗燈光,貴族氣息撲面而來。
所有造訪格拉納達的人似乎都是奔著阿爾罕布拉宮去的。阿爾罕布拉宮是阿拉伯人(摩爾人)在伊比利亞半島統治了800年的精華所在,如今遺世獨立于呼嘯山風中,仿佛整個摩爾王朝最后的背影。
當阿爾罕布拉宮的主殿桃金娘映入眼簾的時候,不禁讓人發出“嘖嘖”的贊嘆:怎么可以這樣美!這是一個很大的庭院,由大理石列柱圍合而成,其間是一個淺而平的矩形反射水池,內有中央噴泉。水池旁排列著兩行桃金娘樹籬,這也是中庭名稱的來源。那一刻,你不得不相信,阿爾罕布拉宮就是摩爾人留在西班牙的一道最美麗的印記。
阿爾罕布拉宮之所以能維持純粹阿拉伯風,而不像安達盧西亞其他地區的建筑一樣被其他文化侵蝕,源于費爾南多三世的一念之仁。
經過十四世紀宏偉的納拉里埃斯宮和夏宮花園建設,阿爾罕布拉宮日益具備規模,外在大氣磅礴,內里精致細膩。但建造過程中,摩爾人在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卻日漸失去了統治地位,只剩下了一個格拉納達王國。費爾南多三世光復了整個西班牙,卻惟獨留下了格拉納達這個小小的摩爾人統治區,并完整保存了阿爾罕布拉宮,即便這些巨大繁復又精致美艷的建筑和花園曾屬于“異教徒”。
從阿爾罕布拉宮的制高點俯瞰,格拉納達散發出一種別樣的冷峻。格拉納達是內陸城市,周圍都是山,冷空氣下來通暢無阻,即便晴天,太陽一旦下山,所有熱量全部揮散到空中,特別冷。
游歷了阿爾罕布拉宮之后,我們又去了阿爾拜辛。這是格拉納達的一個區,位于阿爾罕布拉宮對面的小山上,保留了狹窄而蜿蜒的中世紀摩爾街道。
阿爾拜辛擁有格拉納達最古老的阿拉伯浴室HammamBanosArabes,不過需要提前預約。阿拉伯浴室和我們認知中的澡堂不同,不是可以想泡多久就泡多久,而是兩小時一場,有點兒像看電影。我們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穿過一排排拱門進入浴室。或坐或躺,啜著阿拉伯茶,周圍氤氳著阿拉伯香,墻上是各種花草紋飾,感覺置身于一座漂浮的清真寺中,又像是回到了阿爾罕布拉宮。
徜徉在阿爾拜辛的街巷中,可以近距離欣賞摩爾人的建筑和庭院。一路拾級而上,幾乎每家每戶都種著橘樹,枝頭探出院子。即便是在冬日,也有很多橘子成熟欲墜。
在清真寺的庭院里,在尋常人家的巷口,在花開兩徑的街旁,總能看到一棵棵橘樹,枝繁葉茂,果實累累。熟透的,就成為自由落體,掉在路邊、車底。剝開那橘子,會有一種平時只有用“橘子味”護膚品才能感受到的香氣撲面而來。安達盧西亞的陽光就濃縮在那橘瓣中,留在指尖,滲入唇齒。
從阿爾拜辛的制高點回望阿爾罕布拉宮,白雪皚皚,紅堡森然,山風呼嘯。伊斯蘭教與基督教之間的千年恩怨,所有的征服殺戮、愛恨情仇,到最后都敗給了光陰,惟余夜色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