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的價值-成長
上世紀80年代,國內出現了規模宏大的“洋工潮”,一位青島小伙子也隨著打洋工的隊伍來到新加坡,他渴望能在那里闖出一片天地來。
小伙子來到新加坡后,進了一家大酒店里打工學廚藝,他在這里和師兄弟們一起學到了非常精湛的手藝。幾年后,他和一位師兄一起離開了師傅自立門戶。那時候新加坡的北郊,有一條新開發出來的小街道,這里人口密集但沒有一家飯店,于是他們師兄弟二人各自在相對人口更密集的街道東端的兩邊,租下一個店面開起了小飯店,生意都非常不錯。
生意雖然好,但是師兄心里卻并不開心,他總在想如果這里只有他一家飯店,那不是所有的生意都是自己的了?而現在,卻要和這位來自中國的師弟一起分賺這些錢!
本來這也僅僅是心里一點小小的不痛快,但在半年后發生的事情,卻讓這位師兄決定離開這里:因為他們的生意引起了別人的注意,很多人紛紛到這里來開飯店分一杯羹,半年時間不到這里竟然密密麻麻地多了十幾家飯店!
“原本兩個人賺的錢,一下子變成了讓十多個人分,那還有什么賺頭?”師兄心想。他在不久后就把自己的飯店轉讓了出去,到附近的一條新街,開了一家“沒有競爭”的新飯店!
然而這位青島小伙子卻沒有這樣做,他依舊留在了那條飯店不斷增多的街道,和同行們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而正是這種競爭,讓他的飯店無論在設施硬件上還是服務軟件上都得到不斷提升,最重要的是,因為飯店多而且競爭激烈,大家都把顧客當成了拼搶的上帝,這使得消費者都喜歡到這一帶來就餐。
就這樣,這里慢慢形成了一條著名的“餐館街”。人們要吃飯,首先想到的就是這里,就連那位師兄所開店鋪附近的居民也愿意走更遠的路來到這條街吃飯!
三年之后,因為經營得法并且善于利用競爭,青島小伙子擁有了足夠的財力增設一家規模更大的酒店,在新酒店的選址上,有人提出到相對冷門的新加坡西郊,而小伙子卻依舊把目光停在了競爭極為激烈的市中心“餐飲區”,最終,他的新酒店經營得同樣成功!
轉眼二十余年過去,當初的青島小伙子如今在新加坡已經擁有了12家中餐連鎖企業,他就是新加坡“華實連鎖中餐廳”的創辦人錢小華,而那位師兄,如今只是一位倉管員!
師兄帶著既佩服又不解的口吻問錢小華兩人的結果為什么如此不同時,錢小華這樣回答:“競爭是一種胸襟也是一種資源!競爭不僅能提高自身的價值,而且能形成一個共同的轟動效應,其中的價值無法估量!打個比方,一條街道上開著100家服裝店,而另一條街道上卻只有一家,人們買衣服會不自覺地選擇走進店面多的服裝街,這就是競爭打造出來的轟動效應,這是一個讓所有參與競爭的人都享之不盡的共同資源,在這基礎上要做好生意就容易多了!”
競爭是一種胸襟,因為那意味著要和別人分享你的利益;競爭又是一種資源,因為它能創造轟動效應。競爭的價值無法估量,躲開競爭就等于是躲開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