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奇百怪的戰爭起因-幽默故事
■ 胡子■
1136年,法國國王路易七世與阿奎丹公爵的女兒埃拉諾結婚時,得到法國南部兩個省的陪嫁。路易七世留著一副漂亮的胡子,皇后非常喜歡。但他從十字軍中回來后剃掉了胡子,皇后認為國王沒有以前英俊了,開始冷落他,并最終于1152年與其離婚。埃拉諾不久又嫁給了英國安茹伯爵亨利,并要求路易七世將兩個省的陪嫁還給她的新夫。路易七世不肯交出,亨利二世便對法國宣戰。這一戰一直打了301年,到1453年才結束。
■ 木桶■
1249年,位于現在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亞市當時還是一個城邦國家。有一個在軍隊中服役的軍人,從這個城市逃到了北部的摩德納,并帶走了一個給馬飲水用的舊木桶。博洛尼亞方面要求摩德納城歸還那只木桶,但遭到了拒絕。由于這一微不足道的原因,導致這兩個城市之間的流血戰爭一直持續了23年。
■ 發型■
1642年,英國資產階級貴族集團的代表人物奧·克倫威爾主持國會,其追隨者多數為反對王公貴族驕奢淫逸的清教徒。他們看不慣國王查理一世和保皇黨的人把頭發梳成波浪式或卷筒狀,有如紈绔子弟的模樣,于是,統統剪成短發,以示對立。再加上其他政治因素,國王下令討伐國會,英國內戰爆發。結果,以克倫威爾為首的留短發的國會軍打垮了以國王為首的蓄長發的保皇黨軍隊。
■ 灑水■
1704年,英國婦女馬肖心夫人把一杯水灑到了法國侯爵德雷伊的身上,她說是無意的,而侯爵卻堅持說這是有意侮辱。由于這件小事,加重了英法之間的對立情緒,最后導致戰爭。這場戰爭幾乎殃及整個歐洲。
■ 耳朵■
18世紀20年代,西班牙和英國在西印度洋群島一帶的商業捕魚競爭激烈,經常發生襲擊和搶劫對方漁船的事件。1731年,西班牙海岸警衛隊在古巴海域截獲了一艘英國商船,一名西班牙士兵用佩刀割下船長羅伯特·詹金斯的一只耳朵。英國下議院的議員們聽到這一消息后十分憤怒,于是,通過決議向西班牙宣戰。戰爭斷斷續續打了兩年,不分勝負。接著,英西兩國又陷入歐洲大陸的混戰,參戰國還有普魯士、法國和奧地利,直到1748年戰爭才結束。
■ 小說■
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是哈麗哀特·比策·斯陀(人稱斯陀夫人)的杰作。她年輕時曾在美國南方居住了10年,親眼目睹了奴隸制度的黑暗和黑人奴隸的悲慘生活。她早就想寫一部小說,但由于跟隨丈夫遷居北方,繁重的家務使其愿望未能實現。1850年《逃奴法案》宣布后,她的弟媳去信鼓勵她寫一本詛咒奴隸制度的小說,讓全世界都知道奴隸制度的黑暗。她便日夜辛勤筆耕,終于寫出了《湯姆叔叔的小屋》。這部小說在美國華盛頓的《國民時代》雜志上連載,引起美國乃至全世界的震動,導致了美國南北戰爭的爆發。因此,美國總統林肯稱斯陀夫人是“引起一場戰爭的小婦人”。
■ 一句話■
1857年,在印度加爾各答附近的軍營前面,一士兵正在喝水。一清道工人走過來懇求說:“先生,給我喝一口水吧!”“不行,你是賤民,不能接觸他人的東西!”清道工人聽后勃然大怒,高聲說道:“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們的嘴馬上就要去咬牛脂和豬油了,新發的英國子彈殼底統統涂了這兩樣東西。”士兵大驚失色,因為在當時使用子彈的時候,必須用嘴咬開子彈殼底,而印度的士兵不是信印度教就是信伊斯蘭教,印度教徒不吃牛肉,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強迫他們去咬牛脂和豬油,就是公開侮辱他們。消息一傳開,印度士兵便紛紛起來反抗。他們手持荷花,面對恒河水,發誓要趕走英國人。當年5月,由一句話引起的印度民族起義終于爆發了。
■ 電報■
1868年,西班牙爆發革命,普魯士首相俾斯麥趁機派人收買了西班牙政府,讓他們出面請求由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的堂弟利奧波德親王繼承西班牙王位。這一做法威脅到了法國的利益,法國國王拿破侖三世要求威廉一世以書面形式保證放棄。威廉一世對法國的無理要求很生氣,他發電報給在柏林的俾斯麥說,法國公使如再來談這件事,他就不接待了。這實際表明國王自己決定放棄控制西班牙王位了。而俾斯麥是個強硬人物,又十分了解法國的國情,一心想挑起戰爭,擊敗夙敵法國。經再三斟酌,他將電文精心篡改為:“普魯士國王陛下拒絕以后再接見法國公使,并命令值日副官轉告公使,國王陛下再沒有什么可談的了!”這封帶有極大侮辱性和挑戰性的電文即是著名的“埃姆斯急電”。當年7月14日,恰好是法國國慶日,俾斯麥將電報公布。結果,拿破侖三世立刻被激怒,于7月19日正式向普魯士宣戰,普法戰爭就這樣打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