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撣子-生活
給雞毛撣子下個定義:世界上最不科學的清掃工具。也不知道誰發明了雞毛撣子,更不知道它的最初功能是不是清潔,反正我小的時候,家里的雞毛撣子就是用來撣灰塵的。那只威風凜凜的紅褐色雞毛撣子,在奶奶的手里上下揮舞,手到之處灰塵揚起老高,待它們舞累了,又灰歸原處。
它總是插在桌子上那個大大的青花瓶里,毛沖上,紅褐色的,飽滿濃密。父親每天清晨用它來撣那些心愛的瓷器,手起灰揚,雞毛撣子在空中劃出優雅的弧線。我喜歡它的柔軟和神秘,常常趁父親不在的時候拿過來玩兒,撣撣這兒,撣撣那兒,甚至撣撣自己的臉,過癮啊。
那時候它在我眼里不光是清潔用具,還是“玩具”,甚至還能制造“玩具”,偷偷地拽下幾根雞毛,扎成雞毛毽子踢。那時候能有個雞毛毽子,在小朋友當中是很有面子的。當然,毽子是決不能讓父親看見的,否則肯定雞毛撣子又會變成“家法”來收拾我。
這就是看似優雅的雞毛撣子魔鬼的一面。白天惹了事兒,晚上父親下班回來,威嚴地坐在藤椅上問我們幾個:誰惹的禍?誰帶的頭?可氣的是白天一起瘋淘的弟、妹,這時候就會一起指向我:老大讓干的!父親不問青紅皂白,嚴厲地看向我。我也知道不用解釋,在父親眼里,我都是“慣犯”了,于是知趣兒地伸出手,父親就會視情況或輕或重地連打三下。時間一長,看見父親拿出雞毛撣子我心就忐忑。
雞毛撣子的毛掉得差不多了,要更新,但一定要等到過年的時候再換,因為老人都覺得它有鎮宅辟邪的作用,能保佑新年里平安如意。一個雞毛撣子多少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定不貴,因為好多人家都有,有灰色的,有褐色的,有黑色的,但最好看的還是我喜歡的紅褐色,高貴華麗。毛色是有質量好壞之分的,上等的雞毛撣子是用大紅公雞身上的毛扎制而成,而且講究的是要在大公雞被宰殺之前,從活體上把又長又亮的羽毛取下來,制成成品后才能有那種精氣神兒,有點殘忍啊!
慢慢地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它漸漸地退出了我們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吸塵器等高級的清潔工具。偶然中發現,如今也有雞毛撣子賣,可是它的價錢都能趕上收藏品了。很多文人雅士在花瓶里配一個貢撣——連名字都變得高雅了,代表有膽識,出入平安;有講究的人家嫁姑娘,陪嫁里要有一對貢撣,寓意壯膽兒,又有“家法”之意;喬遷鎮宅;臘月二十五打掃屋子掃除晦氣;放愛車里保一路平安。
看著價格比雞肉貴上若干倍的那堆雞毛,我還是有想買的沖動,不為別的只為懷舊,還有等我兒子不聽話的時候,拿出來“震唬”他:再氣我,小心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