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爸爸的兒子-人生
那不過是兩張小孩的腿骨X光片,從正面照以及側面照看起來并沒有什么特別,頂多是股骨有輕微裂痕,勉強要稱為“柳條狀”的不完全骨折,恐怕都嫌過度診斷。因為是小孩,再生力好,我想只要簡單地固定與休息,很快就可以恢復。
可是當我把X光片帶回急診室時,閱片欄周圍已經站滿穿白色制服的資深、資淺醫師。一反以往熱烈討論的情況,片子掛上以后全場鴉雀無聲,似乎大家都被這兩張X光片難倒了。看著這一片沉默,我正想表達一點我的看法,卻被身旁的張醫師制止了。他低聲告訴我:“你不要引火上身,這是內科周醫師的汽車,撞到的一個市議員的孩子,事情正鬧得不可開交。”
內科周醫師我認識,是才從軍隊退役下來的年輕住院醫師。他現在正站在人群里,焦急地看著X光片。
看了半天,似乎沒有人想發表意見,站在前頭的一個打扮時髦的女人不耐煩地問:“你們這么多醫師,到底有沒有骨科的?出來說句話啊。”
幾個外科醫師推托半天,總算派出一名資深的骨科住院醫師來讀片。他站在閱片欄前,考慮了一會兒,終于以平穩的語氣告訴女人:“這看起來有一點不完全骨折的跡象,綁個固定夾板,回家休息幾天就可以了。”
聽他這么一說,肇事的周醫師似乎松了一口氣,轉身對女人說:“我早告訴你沒什么關系,現在連骨科醫師都這么說。”
女人似乎心有不甘,說道:“什么叫作有一點骨折的跡象?當醫師講話這么不負責任。我們這里可不是落后地區,別把民眾都當傻瓜。”說完她又去看片子,看了半天,忽然發現那道輕微的裂痕,驚慌地問:“這是什么?”
“就是我說的不完全骨折嘛。”骨科醫師說。
“裂這么大一道縫你還說沒關系?我就知道你們醫師都是互相袒護。不要以為我們不懂醫學,孩子的爸爸在市議會可是醫療審查小組的,萬一孩子將來有什么問題,小心我告你,你們找一個專家級的主治醫師來看。”
當主治醫師走進急診室時,那女人就笑吟吟地跑上去自我介紹,她說:“林醫師,我們見過,記不記得?我先生是醫療審查小組的應議員。”
林醫師一聽是應議員的太太,連忙鞠躬回禮,兩人有說有笑。這時,那位骨科住院醫師跑到林醫師身旁耳語一番。一陣忙亂,弄清楚狀況后,林醫師就開始站到閱片欄前看起X光片來。
林醫師是臺灣骨科方面的權威,由他這樣的專家來判定是非,應該有個公論了吧。
沒想到骨科權威林醫師看了這張簡單的X光片,竟然皺起眉頭,裝模作樣地說:“似乎有點復雜,我想再會診幾個專家,在下午開會的時候提出來討論,聽聽骨科主任的意見,再做決定。”
聽到這種結論,我差點兒要昏倒。
一點半,骨科討論室聚集了比往常更多的人,甚至醫院管理委員會的人也出席了。幾個事不關己的主治醫師不滿意地表示:“醫學有超然的地位,沒有怎么樣就沒有怎么樣,管他是議員還是什么。”
另外也有人說:“這種不完全骨折將來也有萬分之幾的概率可能變成骨髓炎,萬一發生了,那誰負責?”
早上讀片的骨科住院醫師說:“以后的事誰都不能保證,這點病人應該有所了解。”
正在哭笑不得的時候,主任總算站出來說:“作為一個醫師,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判斷,并且擔負起所有的道德責任……”他說到一半,忽然被院內廣播打斷,是院長急找骨科主任的電話。
一會兒,主任回來,又站到臺上去,他沉默了一下,像在整理思緒,然后說:“我們不要再討論這件事了。小孩收入院,替他打上石膏、點滴,按嚴重骨折處理。”
這么一來,這個小孩至少要在病床上平躺一個月。
“那我怎么辦?”周醫師問。
主任走到臺下去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是醫療問題或許我還能幫忙,可這是社會問題。”
走出討論室我就看到議員太太那種勝利卻又強忍喜悅的表情,她追著周醫師說:“現在可嚴重了,你不但要負責醫療費,還要買輪椅以及休閑讀物、玩具給他。另外小孩荒廢的小提琴課、電腦課、英文會話班都要你賠償,更重要的是,你要賠償我們的精神損失。要是你剛剛態度好一點,我們還可以不告你,現在我要回去和孩子的爸爸商量,他認識幾個律師。”
聽著她跋扈的口氣,周醫師氣得漲紅了臉,他喊道:“議員的兒子有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爸爸的兒子。”
我雖然極度不愿意,可是仍然和住院醫師依照指示替孩子打上了點滴,并且量好角度,打上厚重的石膏。
議員先生也來了,靜靜地與太太站在一旁看這一切動作。
打好石膏后,我站在床邊扶著小孩的腿等石膏干燥、硬化。這時,我看到周醫師帶著他爸爸氣沖沖地朝病房走來。
“哎呀,周處長,勞駕。”遠遠地,應議員就迎上去寒暄了起來。
“哪兒的話,不好意思,傷勢嚴重不嚴重?”
我簡直無法相信這是一場沖突,兩個爸爸虛偽而又熱絡地聊長話短,好像談著一樁愉快的買賣。骨科的住院醫師看得睜大了眼,瞠目結舌,孩子與我則被冷落在一旁。
感覺到了石膏變硬帶來的不便以及微熱,孩子躁動地大哭起來:“給我拿掉,我不要打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