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蘭的驢子-社會
這是《圣經》上的故事。一位國王派人攜厚禮去找巴蘭,求他詛咒以色列人。巴蘭是個有能耐的巫師,為人厚道,但是難免見錢眼開,于是欣然從命,騎驢上路。上帝擔心巴蘭會做出對以色列人不利的事情,便派天使拿一把寶刀,站在半道上阻攔巴蘭的去路。巴蘭興沖沖地趕路,沒看到天使,驢子看到了天使,那畜生有些害怕,掉頭就跑。巴蘭不知其中原委,大為惱火,掄起鞭子便打。那驢也倔,無論巴蘭怎么打,死活不肯回頭。驢被打急了,突然說起人話,它說:“你干嗎這樣打我?”巴蘭說:“我打你,是因為你昏了頭,竟然敢戲弄我。”驢子說:“你是我的主人,我一向是聽話的,怎么敢違背你的意愿?”這時候,巴蘭也看到了天使,連忙從驢背上跳下來,鞠躬行禮。天使很生氣,說:“憑什么打你的驢,你笨得連驢都不如,要不是它改了道,你的性命早就沒了。”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人有時候比驢還笨。現實生活中,類似直奔險境的例子很多,多少人趾高氣揚地坐在驢子上,自以為前途光明,不知道天使正帶著寶刀,守候在路口等著取他們的性命。
記得多年前,我第一次有幸乘豪華旅游船游覽三峽。一天晚上,打牌餓了,我和劉震云一起吃方便面。那時候大陸還沒有碗裝方便面,同船的兩位臺灣姑娘帶了很多,也正在吃,我們看得眼紅,便厚著臉皮捧著一大堆袋裝的“康師傅”,想跟她們交換,沒想到對方一口拒絕,還白了我們一眼。
本來不過是件小事,誰都可能嘴饞,可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拒絕,真是丟臉。好在不久之后,我們終于吃到了大陸產的碗裝方便面,頓時有出了一口鳥氣的感覺。
這口鳥氣算是出了,新問題又接踵而來。中國這么多人,不說人人有車,若三五個人有輛車,龐大的市場不知可以養活多少企業,似乎一旦汽車多了,什么都不是問題,前途差不多立刻就光明起來了。
我們從小就習慣于這么一個思路,那就是中國人也是人,別人能做到的,我們一定也能做到。偏偏有一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裔科學家宣布,中國大陸的汽車普及率,不要說發展到美國的水平,就連發展到小小的臺灣地區的水平,也不可能,理由很簡單,如果這樣,全世界的汽油還不夠中國一個國家的汽車使用。
這種預測真是太煞風景。發展的前景總是美好的。我們騎在驢子上,為生活的改善而揚揚得意,我們不是巫師或什么氣功大師,既沒有巴蘭的能耐,屁股底下坐的也不是一頭會說話的驢。天使的寶刀已經高高舉起,繼續傻乎乎地往前走,不明白點事,天知道會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