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人生還有另一種可能-人生
我想,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我始終熱氣騰騰地談著理想、愿望和對未來的憧憬,不管在哪里,我拒絕自己與頹廢、自我放棄、不思進取這些詞語聯系在一起。青年人應該有的一種狀態就是雄赳赳氣昂昂的,我們周圍有無數的光圈環繞,我們有無數的可能。可是,現實中的我們呢?
在準備高考的過程中,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在練習本上寫下想要去的名校,北大或者清華,反正哪一個都是熠熠閃光。而結果,我們無論怎么努力,還是去了一個不知名學校——這我們也接受了,并在開學的那一天,拉著嶄新的拉桿箱,朝氣蓬勃地進了大學。
當退卻了對大學的欣喜之后,有志氣的年輕人開始又給自己確立新的目標,或是考研,或是找實習工作。于是,我們在考研的浪潮中又看到了北大、清華的名字,它們再一次像上帝一樣讓人趨之若鶩;于是,我們在找實習工作的職位中,又看到了銷售經理、事業部主任的稱謂,我們要去北上廣等大城市。而最終,還是在得知考研成績后申請調劑到了一個不高不低的學校;在找不到好工作的現實下,我們愿意從底層做起,積累經驗,夢想著哪一天得到提拔。而現實很可能就是,我們一生都會這樣度過,因為安穩的日子誰都想要。
研究生也畢業了,工作也落實了,于是我們希望趁著大好的年華建立家庭。很多人甚至在小學的時候,就會把偶像的照片貼在床頭,夢想著有朝一日可以遇見自己的白馬王子。可是,最終,我們也接受了一個長相平凡、能力平凡、一切都普通的伴侶,而很可能你們依然過得很幸福。
剛剛組建家庭時,發誓要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于是,為了買車買房,我們累死累活地工作,年年都用高額的年終獎犒勞自己。可是,在奮斗了兩三年,依舊沒有什么起色的時候,我們就懈怠了,覺得干和不干沒什么兩樣。于是,我們讓孩子繼續了我們年幼時飽嘗的辛酸和艱難。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以夢想開始,以一成不變結束。當一個結果來臨時,我們就馬上接受,擔心這一點點的收獲都有可能被別人搶去,或者還可能不能到手。漸漸地,我們就忘記了之前的目標,甚至一生走過來,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那些活得精彩的人恰恰就是始終記得自己的夢想,不到頭破血流絕不放棄的人。
茫茫人海中,我們很容易忘記自己的夢想,或許這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柴米油鹽的安穩日子的確有太大的腐蝕性和迷惑性。然而,要不要接受這個事實,要不要承認這種狀態,確實值得我們思索。
如果你的生活已經被你完全接受,你就不要整天抱怨,還一直把夢想、理想掛在嘴邊,這會讓你連當下的生活都沒辦法享受。既然按照生活的軌跡,你已經形成了一種“平凡”的機制,那你就承認自己的局限,而你也必須接受自己一直不如人的窘境。
只是,如果有可能,在我們得到一個還算滿意的結果時,可不可以花時間思量一下:這和自己當初預想的差距有多大?或許,這一自問自答,你的人生就會精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