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文苑
淡泊,漢語詞典中解釋為不追求名利或曰對名利看得很淡之意。近年來,也曾在報刊上讀到過不少以淡泊為題的文章。這些文章雖不乏嫉俗憤世的凜然風(fēng)骨,但終究給人一種自命清高之感,仿佛作者是一幫離群索居、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客。其實,如同夸大了名利的作用一樣,人們往往人為地夸大了淡泊的意義。因為淡泊與其說是一種境界,倒不如說是人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與生存方式更為恰如其分。
我樂于淡泊,安于淡泊,并不表明我有何等超凡脫俗的境界,而只是我自己一種固有的生存方式的自然呈現(xiàn)和認識。
繁華市井、燈紅酒綠、寶馬香車,人們原本就生活在一個以物欲需求為軸心的名利場。為了登上仕途或為保一頂烏紗帽而殫精竭慮,華發(fā)早生;為了賺取大把的鈔票而穿梭于危機四伏的商海……現(xiàn)代社會的高度競爭以及人們價值取向和觀念的嬗變,使人很自然地把名利的需求放在突出的位置。
近兩年來,企業(yè)重組,單位機構(gòu)合并,人員裁減,自己被免去了原來所擔(dān)任的職務(wù)。初聽此消息,心中也委實有些悵然,但,很快便覺釋然且安然了,進而竟產(chǎn)生一絲竊喜。對于我自己來說,在一方斗室里涂鴉潤筆遠比做領(lǐng)導(dǎo)適宜。況且,三四年前,自己已向有關(guān)上司領(lǐng)導(dǎo)坦陳過:“腿腳不靈活了,上臺階有困難”、“25瓦的燈泡千萬別當(dāng)100瓦的用”的戲言。
同事和朋友,熟悉與陌生的人們開始投來異樣的目光,關(guān)切的、惋惜的、疑惑的、鄙視的、得意的……甚至,有的人原來相遇時極其熱情,如今見我卻如路人。對此,我不曾覺得意外和驚奇,也不曾為世態(tài)炎涼而傷感。常言說:人各有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世哲學(xué)與生存方式。在仕途上孜孜以求的人自然將我當(dāng)作官場上的失敗者而加以鄙視,而我自知在仕途上定無建樹,故不曾有任何失落感,就算少了一點兒待遇,也覺心安理得。
因為,我自有我的快樂!霓虹燈閃爍的花花世界不會使我心醉,光怪陸離的人生同樣不曾使我迷失。萬籟俱寂的深夜,一間斗室、一盞孤燈、一篇文章就是我的世界;喧囂沸騰的白日,一點筆墨、一張稿紙、一段話語與我為伴,真是愜意。可謂:吾兄練身晨起早,愚弟讀書夜眠遲。正如一句俗語:“粗茶淡飯上好,食能果腹,衣能遮體。”如能身體力行為他人盡點綿薄之力足矣。
有一副對聯(lián)寫得何等的好: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毀譽由人,望天空云卷云舒聚散任風(fēng)。我欣賞它的內(nèi)涵,贊賞它的哲理。
近期,聽到行業(yè)二十華誕,生產(chǎn)企業(yè)進行合并重組,工商分理。眼前一亮,機遇呀!提筆草擬詞一首《憶江南·賀行業(yè)二十年慶》:“華堂宴,七彩豫煙虹。把酒歡歌同慶日,笙瑟重奏組合鳴。揚帆正東風(fēng)”。人,需要點精神,重組后的企業(yè)是我的寓所和靠山,是我的“母親”和“寄托”,為她付出是我的責(zé)任。不落伍,同攜手,正揚帆,鼓東風(fēng),破堅冰。
此刻,攜著自己的筆和心靈,走進美麗的精神家園,與詩文繆斯娓娓交談,于是,想象中的夢,會帶我進入快樂的王國。這只是屬于我的美好去處,這種感覺在別人看來或不屑一顧,甚至有些可笑。然而它對于我卻是如此的真實,強烈得無法言表!
我淡泊于仕途的沉浮,名利的得失,以只屬于自己的方式生活,不高尚也不卑微。凡夫俗子的我,同樣會在美麗俊俏的異性面前駐足、回首、眸滯;會為影視劇中的某個場景黯然落淚和慷慨萬分;也會在周末和閑暇之時,與家人一同奏響鍋碗瓢盆柴米油鹽交響曲。蕓蕓眾生,有誰能夠擺脫七情六欲,獨自游離于紅塵之外,不為人間的飛短流長所左右呢?自然地呼吸、真實地生活—對于我,對于和我際遇相似的人們來說,這便是淡泊的全部意義。
淡泊—漢語詞典里一個極普通的詞。它既不是美酒讓你飄飄欲仙,也不是咖啡讓你略感苦澀。淡泊是一杯清茶,它能潤澤你干渴的喉嚨,并且,讓它淡淡的余香沁入你的五臟六腑而回味無窮,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