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用,所以出色-校園故事
有一個男同學,上了黑龍江省某縣城的大專,學計算機。那是該省錄取順序排在最后的學校。大三上半學期,在父母朋友幫助下他去一個大城市科研機構實習,礙于面子,該機構接受了他,開始時他干坐著,后來領導看他有點可憐,就扔給他一個東西,說:三個月內完成就行了,到時給你個實習鑒定。
以后的三個月里。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單位。然后他完成了那項工作。當他把任務完成情況匯報給領導時,領導嚇了一大跳。
領導開始對他刮目相看了,又給他幾個任務,并且規定的時間很緊迫,而他居然都提前出色地完成了。
實習結束,領導沒有多說什么。不久,該機構的領導到他的學校要人,點名要他。辦手續時,科研機構的上級部門很奇怪:我這里有的是名牌大學出色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你們都不要,卻要一個縣城的大專生,開玩笑吧。
“不開玩笑,他有用。”那個領導說。
其實,他從大一開始就不再平均用功,而是開始主攻數據庫。那是他的興趣,也是他認為以后用處最廣的領域,在那一領域他爭取做到了“利益”最大化。他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這上面,他幾乎在上一個“數據庫”研究生班,而這些都是他通過自學和實踐取得的成績。
這個故事還沒完。工作以后,有一次上級,臨時借調他去幫忙。他去的那個部門以前的報表都是最后交,并且還經常要返工。但這一次,他第一個把報表送交上去,成為少數幾個一次過關的部門。
因為工作出色,上面點名要他,下面不愿放,但最后硬是讓上級部門調走。
現在他的工作是負責為研究生、本科生分配工作。
現在的大學畢業生都握著畢業證、英語等級證、獲獎證、普通話證、駕駛證……靠證件證明自己的優秀和出色,他們提供給用人單位的往往是自身的潛力,或者說是素質;而大多數用人單位需要的不是這樣的學生,而是對自己有用的學生,最好下一秒就能上戰場的學生。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因為有用,所以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