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教養(yǎng),就是不讓人難堪-人生
1《天龍八部》中有個很動人的小細節(jié),說是段譽被鳩摩智逮到姑蘇慕容家,逼其寫出六脈神劍劍譜。慕容家的兩個小丫頭阿朱阿碧用計騙了鳩摩智,帶段譽劃船逃走。三人便打算在這太湖的小船上躲鳩摩智,餓了就采菱挖藕吃。
兩個小丫頭劃船,段譽便迷糊著睡著了。沒一會兒,未睡熟的段譽聽到兩個小丫頭在船頭小聲說話,原來是阿碧想解手,卻苦于段譽在船上不方便。兩個丫頭一合計,決定再劃上幾里水路到王語嫣住的曼陀山莊。
讀到這兒,我還在想,不知一會兒阿碧要怎么和段譽表達這個讓他上岸解手的事兒。畢竟,一個蘇州小姑娘,給一個不相熟的公子說解手之事,總覺不是很容易講出口。
結(jié)果,過了一會兒,段譽竟伸了個懶腰,裝作剛剛睡醒,然后說道:“睡了一大覺,讓兩位姐姐辛苦了。有一事不便出口,兩位莫怪,我……我要解手。”
原來段譽想著,不如自己先說出口,免得兩個姑娘提起這事兒會覺尷尬。這倒是引得兩個小丫頭笑出聲來,全沒一點尷尬的感覺。
段譽從小讀圣賢之言、佛理之書長大,是大理的世子,家教自不必說。難得他又頗為善良,懂得體貼女兒心思,從而化解一場小尷尬。所謂教養(yǎng),便是不讓人尷尬與難堪。
2我一直記得上大學(xué)時,有次社團一起出游。當(dāng)時遇到一個需要額外收費的水上項目,想玩這個項目的人,需要每人額外交兩百塊錢。因為大家玩得很嗨,所以都愿意多拿兩百塊錢玩這個項目。這時只有小飛默默站到一邊,說她不玩了。大家很不解,有人問她為什么不參加這個看起來好玩的項目,覺得她很奇怪。小飛只是半低著頭,重復(fù)著說她不玩。“因為我剛和小飛說好要去看看那邊的花,剛好趁大家去水上玩的時候,我們打算去那邊賞賞花,拍拍照,我倆就不和大家一起去水上玩了!”君君走到小飛身邊,邊說邊牽著小飛往花圃那邊走去。大家都交了錢去玩水上項目,也沒再有人覺得奇怪。過了很久,有一次我和小飛聊天,聊到那次出游。小飛說,她當(dāng)時非常感謝君君,因為君君看出了她的尷尬與難過,又幫她完美地化解。
原來小飛家里條件不好,每個月只有五百塊錢的生活費,兩百塊錢玩水上項目對她來說太多了。她支付不起,只能選擇不玩。當(dāng)她站到一邊,被問到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時,又沒法回答,只好半低著頭。
“那一刻我感到一種巨大的羞恥與落寞。”小飛回憶說,“我當(dāng)時想,就這么低頭熬過去吧,熬到你們都離開,我就一個人默默地逃走。”可她沒想到的是,君君竟然站到她身邊,那么自然地幫她化解了難堪。
君君算是個富二代女孩兒,可她身上從沒一點架子,亦沒有公主病的影子,而且為人一直謙遜有禮。于細微處,她更是一個善解人意又極有教養(yǎng)的女孩。她用自己的智慧與教養(yǎng),化解了另一個女孩的難堪,也融化了那個女孩心中巨大的自卑與失落。
所謂教養(yǎng),最直接的體現(xiàn)便是不讓人難堪。用智慧去解他人心意,用真誠與善良之心與他人交往,這便是教養(yǎng)。我們喜歡與有教養(yǎng)之人共處,其實這亦是一種對世間善良與真誠的渴望。
而教養(yǎng)一事,本也沒有太難。這可不是名門之家才有的專利,而應(yīng)被看作一種每個人都該掌握的通識。當(dāng)我們在行為舉止中展現(xiàn)出內(nèi)心的善意與美好,那便是好的教養(yǎng)。日常之事中,常為他人著想,不讓別人難堪,便是教養(yǎng)的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