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態度-社會
出差到這個城市,有天在街上閑逛,路過一個市場門口,那兒有很多勞務人員在等活。一個中年男子開著車,在這些打工者集中處停下來,下車便喊:“有沒有刮大白的?”這時,立刻有一個小伙子跑過來,熱情地說:“老板,我是刮大白的,啥活?”中年男人打量著他,問:“活咋樣?”“你放心,老板,保準干好。”小伙子拍著胸脯保證。
“走吧,跟我上車。”說完中年男人轉身。“老板,我們還是先談一下價錢吧。”小伙子有點怯怯地說。“怎么,我差錢嗎?”中年男人臉帶怒氣,“不是,只是……最好……”小伙子看樣子既不想丟了這份活又堅持想談好價錢。中年男人嘟囔著直接上車走了。小伙子拎著工具桶站在原地,一臉茫然,那一刻,面對異鄉的冷漠與傲慢,能看出他心里有多落寞,或許后悔,或許難過……
另一天,我去拜訪一個朋友。他家正好裝修,去之前我沒和他打招呼,朋友見了我非常驚喜。他告訴我,裝修今天就剩收尾了,等師傅把活干完我們一起吃個飯。兩個師傅活干得很利索,最后還不忘把屋里的垃圾收拾干凈。
到了樓下,朋友付完工錢,兩位師傅接了錢打聲招呼準備離開。朋友卻把他們叫住了,說:“這會正好飯點,走,咱們一起吃飯吧。”說完,打開車的后備箱,讓兩位師傅把工具放在里面。一開始那倆師傅怎么說也不去,推辭身上不干凈,會把車弄臟,可朋友笑著對他們說:“我的車也不是什么好車,快上車吧。”說完,硬是把兩位師傅拉上了車。到了飯店,朋友一邊招呼我,一邊不忘兩位師傅,他對我說:“哥,兩位師傅給咱家裝修,受累了,今天雖然你來了,但不能把你當主角,我要請兩位師傅。”我高興地點了點頭……
不知為什么,這頓飯吃得特別開心。兩位師傅一直很拘謹,也不怎么說話,但看得出他們也很高興。末了,一桌菜剩下許多,朋友叫服務員打包,讓師傅帶走。我們喝了酒,朋友把車停在飯店,先送兩位師傅坐車走。回去的路不遠,我建議走著,朋友便陪著我。
我們漫步在清涼的晚風里,我問朋友:都付了工錢,怎么還要請兩位師傅吃飯啊?朋友笑了,對我說:“他們這些人在城市里謀生不容易,心里興許還有些自卑,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們一些尊重,讓他們感受到陌生城市的一點溫暖,我代表的,是我們這個城市對這些為我們做貢獻的人的態度。”
那一刻,我的心底泛起無法抑制的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