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生活
如果你正在牙痛,那你一定能理解《安娜·卡列尼娜》里渥倫斯基所受的痛苦:“他堅固的牙齒的劇痛,使他的嘴里充滿了唾液,使他說不出話來。他沉默了,凝視著開過來的煤水車的車輪,它沿著鐵軌慢慢地平穩地滾來。”
而此時渥倫斯基的牙疼之所以突然煙消云散,是由于一股灼燒的心靈之痛取代了肉體之苦,因為他想起一件事,“整個人陷入極度的苦痛”,徹底忘了牙疼。原來他看著鐵軌,瞬時想起“她”,或者該說是“她殘存的部分”——他在車站行李間里見到她的尸首攤在桌上,旁邊全是陌生人,而她的身體鮮血淋漓、松垮垂軟,頭往后仰,發絲垂落,睜著的眼睛凝然不動,嚇人至極,而嘴巴仿佛還吐著他倆爭執時她說過的話:她會讓他后悔的。
如果安娜殘破的尸首還無法讓你忘記牙疼,你也可以想象其他文學作品中的可怕場景,然后一邊勾勒腦中景象,一邊打電話給牙醫預約門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