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常閑-生活
一般人以為,多延長工作的時間就可以多收些成果,比如說,一天能走一百里路,多走一天,就可以多走一百里路,如此天天走著不歇,無論走得多久,都可以維持一百里的速度。凡是走過長路的人都知道,這算盤打得不很精確,走久了不歇,必定愈走愈慢,以致完全走不動。我們走路的秘訣,“不怕慢,只怕站”,實在片面。
很多人做事的通病就在怕站而不怕慢,慢條斯理地不死不活地望著挨,說不做而做著并沒有歇,說做并沒有做出什么成績來。許多事就這樣因循耽誤了。不講效率,就要落后。以同樣的時間去做同樣的工作,休息過的比沒有休息的效率大得多。
世間有許多過于苦的人,滿身是塵勞,滿腔是雜念,時刻都為環境的需要所驅遣,如機械一般流轉不息,自己做不得自己的主宰,呆板枯燥,沒有一點人生之趣。這種人在事業和學問上都難有真正的大成就。
我們需要時間工作,更需要時間對所做的事回頭看一看。在緊張的生活中,我們“車如流水馬如龍”地向前直跑,不留下一點時光做一番靜觀和回味,豈不是浪費生命!
我生平最愛陶淵明在《自祭文》里所說的:“勤靡余勞,心有常閑。”而現代人的通病是“勤有余勞,心無偶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