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和害怕-人生
樹上的毛毛蟲,水里的螞蟥,是我討厭和害怕的東西。
我怕狼,怕鬼,怕小偷。但都只是怕,不討厭。
也有討厭而不怕的,如放屁蟲,蚰蜒,老鼠。
和讓人討厭相比,讓人怕的,也許還有可取之處。狼聰明,鬼幽默,狐貍機智,小偷說不定能成為俠盜,最不濟也能在戲劇里當個插科打諢的角色。
怕是攸關利害的情緒,討厭不然。討厭一樣東西,是因為它背離了我們做人的基本準則:人不能在任何意義上被役使。
有些人甘于被奴役。奴役的好處明擺著:它使人有所從屬,有所依傍。因為從屬便不孤立,就有了名分。而名分可以隨時向人炫耀,同時又是地位的標志。被奴役所賜,有物質的,也有非物質的。任何一種,皆可自炫。
有些鬼是甘于做鬼,還有一些,急于輪回想重新做人。做鬼,當然無復從前的人。輪回了的,做了人,也不是從前的人。因為要灌迷魂湯,過奈何橋,去舊布新,不記得前世,經驗和世故都忘掉,知識和技能也抹干凈。甚至忘掉了自己曾經做鬼,苦候了多少年月才回到人世。
我喜歡水里的植物,喜歡水里的果實,菱角,雞頭米,蓮子。喜歡所有水里的花,包括小小的浮萍,和一些沒有姿色、花朵極小的花。
水生植物繁盛之處,近岸,水淺,容易攪起污泥,多有螞蟥。
烏桕樹如果單獨一株,比楓樹耐看。葉子顏色多變,不是單純的一個紅。枝干古樸,很會彎曲。烏桕的種子,堅果之外一層白蠟。劈開竹筷一頭,夾一粒白蠟籽,拇指食指上下一摁,蠟籽急射而出,打得臉很疼,天然一枝豆豆槍。
可是,烏桕樹上若有毛蟲,就是最恐怖的那一種,顏色極鮮艷,形態極嚇人,蜇人最疼。我的手臂上被蜇過,那一道紅腫,幾天不能消下去。
因此之故,看見烏桕,不管多喜歡,還是先站在一邊,端詳半天。葉子密,毛蟲多趴在葉背,不易被發現,大多數時候,你無法確定這樹是否干凈。
我不知道有一天自己會不會被奴役,甚至不能確定是不是已在奴役之中。對于被奴役,我不害怕,只是厭惡。
信仰起源于情感,與需求相關。一旦成為信仰,便不承認與情感的關系,更不會說,就是一種情感。為了純粹,甚至排斥情感。
因為厭惡,疏遠是自然的。他們至少不能以恩賜換取人的甘愿被奴役,哪怕只是在一個微小念頭上的奴役。在主觀上,至少,我總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