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自己的珠峰要爬-人生
承認自己有座珠峰搞定它
這座比喻性的珠峰并不一定是“藝術”。對某些人來說,或許是寫一本小說,畫畫,但藝術只是上山的一條路而已,許多許多條道路中的一條,其他人的上山路或許更為平凡,賺百萬美元,養活一家老少,在紐約的三州交界處(指紐約州、新澤西州、康涅狄格州三州)擁有最多的漢堡王加盟店,造一架超大號的飛機,開一家互聯網公司,辦一家潮流小店,開個酒吧,不勝枚舉。
不管是什么都好。現在文案你吧。你的山。你自己的珠穆朗瑪峰。是的。就是這一座。沒錯。
假設說你從來沒去爬過它。你是有什么問題嗎?你能對自己說“沒啥,反正我也從來不想去爬”,然后就轉而集起了郵票?
好吧。你會去試試的。但我不相信你。我認為,要是你從來沒去爬過它,絕對要不得。我覺得你應該同意這一點。要不然,你也不會讀到這兒來了。
好吧,看起來你好像非得去爬那座該死的山不可了。搞定它。我的建議?你不需要我的建議。真的。我能說的只有這么一句:“承認自己有座珠峰要去爬,仗就打了一半了。”
你已經完成了這一半。真的。還是那句話,要不然,你也不會讀到這兒來了。
去吧,爬吧。
道具幫不上忙只會添亂
創造力和擁有的道具沒什么關聯。沒有。零。
事實上,藝術家越是投入,越是成功,她用的工具越是簡單。她知道什么適合自己。花精力在道具上,浪費時間。她是一個有使命的女性。她有期限。她有個富有的客戶死命地催稿。花三個星期學習如何使用一臺根本派不上用場的鉆孔機,恐怕是她最不愿意見到的事情了。
花哨的道具不過是給二流人士藏身用的。
這就是為什么有那么多廢物攝影師使用一流的數碼照相機。
這就是為什么有那么多不入流的畫家在熱門社區租用昂貴的工作室。
他們全都躲在道具背后。
道具幫不上忙,只會添亂。道具越是華麗,你在心理上越是依賴它,它越是擋你的道。
生意上也是一樣。
這就是為什么有那么多境況不佳的企業有著豪華辦公室。
這就是為什么有那么多失敗的生意人把錢花在豪華西服和昂貴的游艇俱樂部資格上。
他們同樣是躲在道具背后。
我們能做的,只有不斷地對我們業務、技藝、生活的理由提問:“這是道具嗎?”然后遠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