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中國人愛喝熱水?-生活
有年冬天,我和幾個朋友去瑞士某小城旅游,朋友吃不慣瑞士奶酪鍋,行李箱里摸出早就備好的泡面,略一沉吟,去找酒店工作人員要點熱水。
瑞士人一臉蒙:熱水?您要喝茶還是咖啡?不不,只是熱水。瑞士人完全不能理解:你們要熱水干什么呢?——按照規定,我們不能直接給顧客熱水,您是要茶還是咖啡?……后來掰扯了好一會兒,才在廚房討到了熱水。朋友回去就嘟囔:外國人真怪,自己喝冰水喝得滋兒滋兒的,還不讓中國人喝熱水。
19世紀,英國有本暢銷書《家政管理手冊》,出版頭十年賣了200萬冊,英國市民階層幾乎人手一本。這本書里有這么一段:“老人與體弱的人應當回避冰,不喝冷的飲料,身上很熱的人或剛運動過的人,絕對不要吃冷的東西,很容易得病,還可能送命。”您看,以前英國人也提倡喝熱水嘛!
事實上,人類喝水這問題,在討論愛喝涼的還是愛喝熱的之前,先得考慮衛生問題?,F代醫學出現之前,人們不知道喝水要殺菌,只是根據經驗,發現喝熱水者相對不容易生病。
實際上,為了潔凈的飲水,歐洲人做過一些匪夷所思的努力。早年沒有細菌之類的概念,但通過日常生活,也發現了:喝酒易醉,但不拉肚子(他們不知道酒精殺菌);喝水不醉,但容易得痢疾——那還是喝酒吧。他們就是實心眼,沒有像中國人似的喝熱茶,無意間就煮水殺菌,解決了衛生問題。
中國人民也不是長久以來都有條件喝熱水的。明朝士大夫如張岱,還能細細分辨禊泉水,所謂秋月霜空,噗天為白,所謂輕嵐出岫,繚松迷石,還懂得分辨水里的石腥氣;與張岱交好的閔老子,喝惠山泉水,等到晚間,新泉涌上,汲了之后,裝甕放船,趁有好風才走,讓水保持柔和清澈——這是有錢人。一般人呢?舊上海弄堂里的居民,自家燒水很麻煩,往往喝冷井水,或去老虎灶找熱水喝;體力勞動者更是沒法挑揀。黃包車夫這類,跑完了買賣能去茶館坐一坐,跑路上渴了,那就只好找街邊水槽喝水。民國時,北京四合院富貴人家,有所謂甜水苦水之分??嗨靡韵匆吗B花,甜水用來喝。好的甜水可以賣,老天津人以前想賣力氣的,就去南運河挑水,回來沿街叫賣,真有富人家肯花錢買水的:省得去跑一趟,而且敢直接舀一瓢來喝呢。
所以結論是:在現代飲水凈化系統出現之前,西方與東方,有條件的市民階層都不愛喝涼水,普通百姓則沒得選,有什么喝什么;一旦水質凈化得到保證,西方人就開始敞開喝涼水,而且迅速忘本,不再記得一百多年前,英國人喝個涼水都戰戰兢兢的樣子了;而中國人則因為新中國后倡導衛生喝熱水,養成習慣傳承了下來。至于各色“女孩子喝冷水容易肚子痛”之類,則是習慣的一部分。眾所周知,中國人的傳統習慣,一向都牢固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