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寓言故事
經典寓言故事
經典寓言故事1
防凍手的藥:要用不同的眼光,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宋國有個人善于配制防治凍手的藥,他家祖祖輩輩都用這種藥涂抹在手上,靠漂洗棉絮過日子。有一個外鄉人聽說了,請求收買他的藥方,情愿出一百兩黃金。宋人便把全家人招集在一塊商量說:“我們家祖祖輩輩干漂洗棉絮的活兒,能夠得到的不過幾兩黃金;現在出售這個藥方,一下子就可賺取一百兩黃金,就賣給他吧!”
那個外鄉人得到了藥方后,便拿去獻給吳王,并向吳王夸贊這種藥的用處。這時,正趕上越國有內亂,吳王便派他領兵討伐越國。冬天,他們和越國軍隊進行水戰,把越國軍隊打得大敗。吳王很高興,就割出一塊土地來封賞給了他。這藥能夠使手不皸裂,功用是一樣的。但是,有的用它得到封賞,有的有了它仍免不了干漂洗棉絮之類的苦活,這都是由于用法不同的緣故啊。
解析:同樣的東西,由于眼光和見識不一樣,它所發揮的作用也就不一樣。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經典寓言故事2
故事一:你的心過門了嗎?
洞房花燭夜,當新郎興奮地揭開新娘蓋頭,羞答答的新娘正低頭看著地上,忽然間掩口而笑,并以手指地:“看,看,看老鼠在吃你家的大米。”
第二天早上,新郎還在酣睡,新娘起床看到老鼠在吃大米,一聲怒喝:該死的老鼠!敢偷吃我家大米!"嗖"一只鞋飛過去,新郎驚醒,不禁莞爾一笑。
此故事沒別的意思,只想問問那些新進的員工甚至是一些干了兩年、三年的老員工,當初你為何選這個工作?既已選了這個工作,為何身體過了門心態卻不過門。
往往新來的人很容易發現公司的問題,因為旁觀者清。問題是你是用嘲笑、牢騷、忿然、指責的方式呢,還是以主人的心態來了解并積極地去改正這些缺點和漏洞?
問問自己,我們的心真正過門了嗎?
故事二:你是全力以赴還是盡力而為?
一天獵人帶著獵狗去打獵。 獵人一槍擊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傷的兔子開始拼命地奔跑。獵狗在獵人的指示下也是飛奔去追趕兔子。
可是追著追著,兔子跑不見了,獵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獵人身邊,獵人開始罵獵狗了:“你真沒用,連一只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獵狗聽了很不服氣地回道:“我盡力而為了呀!”
再說兔子帶傷跑回洞里,它的兄弟們都圍過來驚訝地問它:“那只獵狗很兇呀!你又帶了傷,怎么跑得過它的?” “它是盡力而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沒追上我,最多挨一頓罵,而我若不全力地跑我就沒命了呀!”
人本來是有很多潛能的,但是我們往往會對自己或對別人找借口:“管它呢,我們已盡力而為了。”
事實上盡力而為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現在這個競爭激烈、到處充滿危機的年代。常常問問自己,我今天是盡力而為的獵狗,還是全力以赴的兔子?
故事三:沙礫與黃金
一隊商人騎著駱駝在沙漠里行走,突然空中傳來一個神秘的聲音:“抓一把沙礫放在口袋里吧,它會成為金子。” 有人聽了不屑一顧,根本不信,有人將信將疑,抓了一把放在袋里。有人全信,盡可能地抓了一把又一把沙礫放在大袋里,他們繼續上路,沒帶沙礫的走得很輕松,而帶了的走得很沉重。
很多天過去了,他們走出了沙漠,抓了沙礫的人打開口袋欣喜地發現那些粗糙沉重的沙礫都變成了黃燦燦的金子。
我曾想了很多次,一直未想出這故事寓意所在。
慢慢明白,在漫長的人生中,時間、責任就像是地上的沙礫,惟有緊緊抓住機遇、勇于承擔責任的人,才能將這些普通粗糙的沙礫變成可貴的金子。不緊緊抓住機遇的人、不愿承擔責任的人固然輕松瀟灑,但他們生命長河會黯淡粗糙,他們始終發不出金子般燦爛光輝。
更重要的是很多員工以為老板在畫餅,工作態度消極怠慢,做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以為老板不能拿他如何,一旦這個餅實現的那一天到來時,獲益的人里面也一定不會有他,與其看著別人滿兜的黃金眼饞,不如問問自己,今天我抓了多少沙礫?
其實人生最怕一個"混"字!抱著混的心態,看似偷巧、輕松、沒壓力,然而就是在不知不覺的混中,混沒了青春,混盡了精力,混掉了激情,混失了口碑,到頭來混得黃粱夢美一場空!
在任何一個企業工作,你不是在為老板打工,你是在為自己的將來打工,給自己累積經驗和財富,老板只提供平臺讓你去展現你的人生價值,展現你的事業機會,學會尊重這個平臺,尊重你的老板,尊重你的同事。不要為了個人的利益傷害大家的利益。
經典寓言故事3
駱駝和羊比高矮
駱駝長得身高體大的,羊和它比起來,就矮小得多了。
這一天,駱駝說:“長得高好。你看,我長得多高。”
羊說:“高有什么好處,長得矮才好呢。”
駱駝說:“我可以做一件事情,證明高比矮好。”
羊說:“我也可以做一件事情,證明矮比高好。”
他們倆走到一個園子旁邊。園子四面有圍墻,里面種了很多樹,茂盛的枝葉伸出墻外來。
駱駝一抬頭就吃到了樹葉。羊抬起前腿,扒在墻上,脖子伸得老長,還是吃不著。
駱駝說:“你看,這可以證明了吧,高比矮好。”
羊搖了搖頭,不肯認輸。
他們倆又走了幾步,看見圍墻上有個窄有矮的門。羊大模大樣地走進門去吃園子里的草。
駱駝跪下前腿,低下頭,往門里鉆,怎么也鉆不過去。
羊說:“你看,這可以證明了吧,矮比高好。”
駱駝搖了搖頭,也不肯認輸。
他們倆找老牛評理。老牛說:“你們倆都只看到了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這是不對的。”
這篇故事講了一句成語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既要知道自己長處,更要看到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這樣才能去長補短,不斷進步.
經典寓言故事4
我從經典寓言故事中選了一篇叫朝三幕四的文章。
講的是:從前有一個很喜歡猴子的人,家里養了一些猴子。他很了解猴子性情,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情。為了養活猴子,他盡量節省家里人吃的口糧,用來給猴子吃。后來家里的糧食實在不夠吃了,他便想把猴子的食物減少一些,用橡子喂它。他對猴子說:‘‘以后我每天早晨給你們三顆橡子,晚上給你們四棵橡子,這樣夠吃了吧?’’猴子們都嫌少,一個個憤怒起來。他想了一會兒,就改口對猴子說:‘‘早上三顆,晚上斯克,你們嫌少,那我們就改一下吧:每天早上四棵,晚上三顆,這樣你們該滿意了吧?’’猴子們聽了都很滿意,就蹦蹦跳跳地跑到主人跟前,領取口糧了。
我讀完這篇寓言故事得到的道理是:看待問題時,不可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一定要透過現象,看清事物的本質。
經典寓言故事5
河里有種魚叫河豚。
有一天,一只河豚游到橋的下面,自己不小心撞到橋墩上,不知道遠遠地躲開去,卻忿怒地責怪橋墩撞了它,氣得張開兩腮,豎起兩鰭,肚皮鼓得圓圓地浮在水面上,很長時間都沒有動。
這時,一只老鷹正好從這里飛過,看到水面上的河豚,就把它抓了起來,撕破了它的肚子。
河豚喜歡游泳卻不知道節制,自己撞著了橋墩卻不知道責怪自己,反倒肆意地發泄怨恨,以致被老鷹撒破肚子而死,真是可悲啊!
寓意:一個人犯了錯誤不知道總結經驗教訓,卻一味地埋怨客觀,那就會犯更大的錯誤,導致更大的損失。
原文:
河之魚,有豚其名者。游于橋間,而觸其柱,不知遠去,怒其柱之觸己也,則張頰植鬣,怒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動。飛鳶過而攫之,磔其腹而食之。
好游而不知止,因游以觸物,而不知罪己,妄肆其忿,至以磔腹而死,可悲也夫!
經典寓言故事6
一只大雁每年都要南北往返遷徙數千公里。它曾飛越過無數的高山、江河、森林、草原,見識過各種各樣的飛禽、走獸、奇花、異草,經歷過數不清的狂風、暴雨、冰雹、大雪,可是它仍然覺得自己的見識非常淺薄。
有一天,它正在天上飛,突然聽到下面一只知了趴在樹上高叫:“知道知道!我什么都知道!”它以為這只知了的學問一定非常了不起,于是它就落下來,停在樹上,準備向知了請教問題。
大雁問知了:“你都到過什么地方呀?”
知了說:“我從這棵樹下的小洞里出來,爬了很長很長的路,爬到了這棵樹上。”
“那你都見過什么呢?”
“我見過身邊這很多的樹,還有在樹上叫的這很多只麻雀。”
“你經歷過狂風、暴雨、冰雹、大雪嗎?”
“沒有呀,我不知道你在說什么呢。”
“你現在多大了呀?”
“我出生已經五六天了。”
“那你為什么說你什么都知道呢?”
“難道我知道的事還不夠多嗎?”
大雁聽了,知道知了是一個狂妄而又無知的家伙,于是不再理它,振了一下翅膀飛走了。
淺薄的人把學問放在嘴上,淵博的人把學問放在心里。
經典寓言故事7
1、斷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只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
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仿佛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
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欲望驅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
一只斷箭,箭囊里裝著一只折斷的箭。
我一直刳著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
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于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把勝敗寄托在一只寶箭上,多么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么危險!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單位身上……
溫馨提示: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磨礪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2、昂起頭來真美
別看它是一條黑母牛,牛奶一樣是白的。
珍妮是個總愛低著頭的小女孩,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有一天,她到飾物店去買了只綠色蝴蝶結,店主不斷贊美她戴上蝴蝶結挺漂亮,珍妮雖不信,但是挺高興,不由昂起了頭,急于讓大家看看,出門與人撞了一下都沒在意。
珍妮走進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師,“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老師愛撫地拍拍她的肩。
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贊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結的功勞,可往鏡前一照,頭上根本就沒有蝴蝶結,一定是出飾物店時與人一碰弄丟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而很多人卻因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樂。
溫馨提示: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貌若天仙,還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頭來,快樂會使你變得可愛--人人都喜歡的那種可愛。
3、陰影是條紙龍
人生中,經常有無數來自外部的打擊,但這些打擊究竟會對你產生怎樣的影響,最終決定權在你手中。
祖父用紙給我做過一條長龍。長龍腹腔的空隙僅僅只能容納幾只蝗蟲,投放進去,它們都在里面死了,無一幸免!祖父說:“蝗蟲性子太躁,除了掙扎,它們沒想過用嘴巴去咬破長龍,也不知道一直向前可以從另一端爬出來。因而,盡管它有鐵鉗般的嘴殼和鋸齒一般的大腿,也無濟于事。”當祖父把幾只同樣大小的青蟲從龍頭放進去,然后關上龍頭,奇跡出現了:僅僅幾分鐘,小青蟲們就一一地從龍尾爬了出來。
溫馨提示:命運一直藏匿在我們的思想里。許多人走不出人生各個不同階段或大或小的陰影,并非因為他們天生的個人條件比別人要差多遠,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思想要將陰影紙龍咬破,也沒有耐心慢慢地找準一個方向,一步步地向前,直到眼前出現新的洞天。
4、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難
并不是因為事情難我們不敢做,而是因為我們不敢做事情才難的。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夸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歷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為心理系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讀后,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并加以研究。驚喜之余,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韓國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樸正熙。他在信中說,“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
后來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為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梁,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系。只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后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
溫馨提示:人世中的許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用不著什么鋼鐵般的意志,更用不著什么技巧或謀略。只要一個人還在樸實而饒有興趣地生活著,他終究會發現,造物主對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經典寓言故事8
一、愚人開店
續《守株待兔》的故事發生之后,又出現了一位愚人,他開了一間雜貨店,生意很差,他想了很多辦法均不見客人上門。有一次他出門辦事,回來的時候鄰居告訴他說:“哎!你瞧瞧你一走來了不少買貨的,可惜都走了。”
愚人一聽扭身就走,鄰居忙問他干嘛去。他說道:“我每天在這里都沒有客人,反而我一走客人就上門,那么我不如干脆出去。”
二、捕魚人
有個捕魚人在淺海灘上捕魚,每網撒下去只打上來一些小魚,他失望的把小魚放在魚簍里,打算繼續撒網。這時他看見另一位漁民從深海地方劃著船回來,他連忙高聲喊著:“喂!朋友,深海的魚大嗎?”
那人搖著晃著手里的魚簍說:“你瞧!挺大的。”
捕魚人一聽,一揚手倒掉自己魚簍里的小魚,那人驚訝地問:“哎呀!你怎么把魚都倒掉了。”
捕魚人說:“不倒掉小的怎么去捕大的呀?”
經典寓言故事9
唐代有一位的學者,他喜歡四處游歷,考察各地方的風土人情。有一回,他遇到一位來自四川的老先生。這位老先生告訴他說:“在我們四川的南部,天氣不好,一年四季都是陰雨綿綿,很少有放晴的時候。我們那里的狗也習慣了這種陰雨天。偶爾地,遇到太陽出來的時候,狗都以為是一個怪物掛在天上,驚恐萬狀,就仰天狂叫不已,景象十分趣味。”
這位學者不信,疑惑地說:“狗雖然是愚笨的動物,但也還不至于大驚小怪到這種地步吧,您是不是言過其實了呢”
之后,過了些年,這位學者一路來到了溫暖的南方,在那里住了下來。
南方的冬天一點也不冷,下雪天更是十分罕見。這位學者趕得也巧,在他來到南方的第二年冬天,天氣變得反常起來,比以往的冬天寒冷得多。
寒冷的日子持續了一些時候,到最終竟然下起雪來,并且下得還很大。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地下了好幾天,越過了南嶺,像一床鋪天蓋地的大棉絮一樣,把南部地區的好幾個州都覆蓋了起來。
那些天,這幾個州的狗都十分惶恐,紛紛狂吠不休,到處胡亂地又跑又竄,沒有個靜下來的時候。過了些日子,天氣晴了,雪也漸漸化了,大地又顯露了出來,這些狗才最終又恢復了平靜。
看到這種情景,這位學者才真正相信了幾年前那位老先生的話。
出太陽、下大雪雖然在四川和南方算是比較特殊的氣候現象,但群狗如此又叫又鬧、反應強烈,實在是少見多怪。我們在生活和處事中,總會遇上一些不太常見的事,這時候就需要堅持冷靜理智的頭腦,慢慢適應新生事物,不要作出一些過激的舉動。
經典寓言故事10
春天來了,種子發芽了,長出了幼苗。春風輕輕地吹拂著幼苗,太陽暖暖地照耀著幼苗,幼苗長大啦,長成一棵綠油油的小青菜。
一天,一位穿著漂亮的連衣裙的姑娘,在空中飛舞著。她見到小青菜,可高興啦,在小青菜跟前又是唱歌,又是跳舞。
小青菜呢?也打心底里喜歡這位漂亮的長翅膀的姑娘。
姑娘吻著小青菜,弄得小青菜挺不好意思的。
穿連衣裙的姑娘飛走了,小青菜一直想念著她。
沒多久,小青菜覺得身上癢癢的。仔細一看,咦,在姑娘吻過的地方,有許多綠色的小蟲子!
小蟲子咬著菜葉,小青菜疼得直流眼淚。
小蟲子吃著,吃著,越變越大,胃口也越來越大。菜葉被咬得全是小洞洞,看上去像魚網似的!
就在這時候,一蹦一跳,一跳一蹦,來了一個怪物。
這怪物長著四條腿,三角腦袋,大眼睛,渾身長著雞皮疙瘩,真難看。
它來到小青菜跟前,用大眼睛看了看,說道:“小青菜,你生病了,我來給你治治。”
小青菜一看這怪物長得挺丑,連忙說:“去,去,去。我不要你看病。我一看見你滿身的雞皮疙瘩,就感到討厭!”
怪物并沒有走開。它一動不動,眼睛死死盯著菜葉上的綠色小蟲。
猛地,怪物跳了起來,用長長的舌頭閃電般地把綠色小蟲卷進了闊嘴巴!它差不多跳一次,就吃掉一條蟲子。沒多久,就把小青菜身上的蟲子全吃光了。小青菜身上,不痛也不癢了。
怪物一蹦一跳,走開了,走遠了。
后來,小青菜向農民伯伯一打聽,這才明白:原來,那穿連衣裙的姑娘叫“菜粉蝶”,她是害蟲,在青菜葉上產卵,孵出了小蟲——菜青蟲。那渾身長雞皮疙瘩的怪物,叫癩蛤蟆,它是青蛙的堂兄弟,一位勤勞的捕蟲健將。
從那以后,小青菜明白了這樣的道理:對于任何事物,不能只看外貌哪!
經典寓言故事11
一陣狂風把兩顆種了從遙遠的樹林里吹來,隨隨便便地拋在廣闊的田野里。雨水灌溉著它們,泥土把它們埋起來溫暖著,于是田野里長出了兩棵樹。
樹起初很小,但是無聊的時間使它們長得高高地離開了地面,使它們遠遠地彼此望著。
它們彼此看見了。
田野那么遼闊,但直到盡頭,這綠色平原上都沒有別的樹木。只有這兩棵彼此遠離的樹仁立在田野中間,枝丫交錯地張開來像個十字,孤零零的似乎是一種用來丈量空間的古怪的標桿。
它們彼此遙望,互相思念,互相傾慕。春天,當生命的力量溫暖著它們,營養的液汁在它們體內流動的時候,它們便懷念起它們永生不忘,但卻永遠分離了的母林來了。
它們搖撼著樹枝,互相默默地作著手勢。當同一只小鳥,像同一種心意似的,從這裸樹飛到那棵樹的時候,它們就會高興得發起抖來。
在狂風暴雨中,它們驚慌地東搖西擺,折斷了樹枝,發出嗚嗚的聲音,仿佛力圖掙出地面,飛去相迎,互相擁抱,求得援助。
在黑夜里,它們又被隔離開來,彼此看不見了。它們因這種不幸而感到痛苦,祈禱似地仰望著天空,期待著天空破曉,它們又可以彼此相望了。
當措人或者是收割的農民坐在一棵樹的蔭影下休息的時候,它就悲傷地沙沙地響著,傷心地訴說孤獨的生活多么痛苦:訴說不跟親人在一起,時間過得多么慢,多么空虛,多么沒有意義;訴說希望因達不到目的而日漸消失;訴說不能交融的愛情有多么強烈,得不到相互親熱的生活多么難以忍受。
經典寓言故事12
據說,天帝締造大地和人類時,也用泥巴捏了許許多多昆蟲鳥獸,并且賦予生命。這些東西,跑的跑,跳的跳,爬的爬,飛的飛,無奇不有,難以管理。遂命獅為獸王,鳳為鳥王,蟬為昆蟲之王。還規定,王的責任是幫助它的百姓解決實際問題。
誰知,好逸惡勞的蟬,謀其位而不謀其政,整天躲在樹蔭下尋歡作樂。有一天,螻蛄飛來向它匯報:“尊敬的王上,我們的住房被水淹了……”螻蛄還沒說完,蟬王就唱起了:“知了——,知了——!”螻蛄以為大王已經曉得,不宜多講,告退走了。第二天,蜻蜓又來匯報:“尊敬的王上,我們已經斷糧了,有的餓得難熬已在啃自己的屁股。”蟬王在圓形的樹桿上移了移幾乎是方形的身子,心不在焉地唱著:“知了——,知了——!”蜻蜓以為大王早已了解民情,糧食很快就會得到解決,歡歡喜喜地回去了。第三天,紡織娘哭哭啼啼地也來了:“大王,螳螂吃掉我一個孩子。”蟬不以為然地直起喉嚨唱:“知了——,知了——!”善良的紡織娘以為螳螂很快會受到應有的懲罰,懷著感激的心情離開了蟬王。
過了幾天,螻蛄遭的水災越來越嚴重;抵抗不住饑餓的蜻蜒死了一批,幸存者仍然癟著肚子;為非作歹的螳螂象是自由王國的天使,而紡織娘的孩子卻一個接一個地喪生。螻蛄、蜻蜓、紡織娘忍無可忍了,便相約同往,請求大王解決實際問題。蟬王在樹上老遠看到他們來了,起勁地高喊:“知了一一,知了一一!”
三位受難者,面面相覷,心中都明白:蟬王是不會幫助解決問題的,再拖下去只有死路一條。螻蛄提議:“二位,我們不如冒昧向天帝稟報,或許會有一線生機。”蜻蜓和紡織娘覺得螻蛄兄說的辦法好,于是一齊行動。
天帝聽了稟報,遂即降旨,召來了蟬王,問:“他們的危難你曉不曉得?”蟬唱:“知了——,知了一一l”又問:“知道了又為什么不解決?”蟬王仍答:“知了,知了。”天帝急了,喝問:“到底解不解決?”蟬王還是“知了,知了”地唱著。天帝雷鳴電閃地發了一通脾氣:“光知道,而不幫解決,等于不知道。占著茅廁不拉屎,你永遠唱你的‘知了’歌去吧!”
從此,蟬又成了令人討厭的小昆蟲。
經典寓言故事13
在野外,在大路上,在田地里有許多人,大家都在訴說自己的不幸,都在彼此表示不滿。
小云雀聽到了他們的談話感到非常悲傷。
云雀看見過那么遼闊無邊的原野,那么多的森林和田地,那么大的海,到處都有人,而且他們都是不幸的。
于是,有一天早晨,云雀振翅飛起,唱著歌向天空飛去。
好幸福的云雀!它想飛到上帝跟前,唱歌給他聽,為人們祈求幸福。它甘愿為此犧牲自己的自由。讓上帝哪怕把自己的一小部分安寧賜給人們。對人們來說這也是很多了。
小云雀抱著為人類謀幸福的偉大志向,不知疲倦地飛著,唱著。
它虔誠地歌唱,傾吐著自己的熱情。
然而,它飛得越高,天空離得越遠。
但云雀并不絕望。
它越飛越高,越加忘我地歌唱。
善良的云雀唱碎了自己的心。
它的小翅膀迅速垂下來,一縷鮮血染紅了它的嘴角。
它的尸體墜落到田野里了。
什么人也沒有聽到它的歌唱。無論是天上幸福的上帝,還是地上受苦的人們。
經典寓言故事14
衛靈公在位時,不大親理朝政。這給一些有政治野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機。他們用腐蝕、獻媚的手段取悅于靈公,從而換取靈公的寵 信。在封建官場的爭權奪利中,彌子瑕是一個獲勝者。他不僅使衛靈公對他言聽計從,而且即使他用自己所把持的朝廷大權為非作歹,靈公也不去過問。對此,很多人深感痛恨。
有一次,一個侏儒求見靈公。進殿后,他興沖沖朝靈公走去。到了靈公面前,他神秘地說了一句:“我昨天做的一個夢已經應驗了!”靈公好奇地問:“是怎樣的一個夢?”侏儒說:“我夢見了一口灶。它預示我能見君王。現在我不是見到君王您了嗎?這說明我的夢已經應驗。”靈公一聽很生氣。他忿忿地說:“人們都把國君比做太陽,你卻把夢見灶與求見我聯系在一起,真是豈有此理!”侏儒說道:“請君王息怒。我這樣講是有道理的。大家都知道太陽的光芒普照天下,地上沒有哪一件東西能遮擋其光輝;君王的功德蔭庇全國,沒有哪一個人能夠取而代之。然而灶卻不一樣。如果有一個人坐在灶前燒火,就能把灶口完全遮住,他身后的人哪里還能看到灶膛里的光亮呢?現在君王身邊不是經常只有一個人在那里‘燒火’嗎?既然如此,我見您之前沒有夢見太陽而是夢見了灶,難道有什么不對嗎?”
這篇故事,抓住了封建君王好大喜功、夢想與日同輝的自私心理,把一個不理朝政的昏君比做灶,其寓意是以此來藐視、刺激他,促使其擺脫個別壞人的控制,振興朝綱。同時,寓言還告誡人們,我們對于彌子瑕那種通過給君王歌功頌德來博取名利的野心家,決不能掉以輕心。
經典寓言故事15
從前有個富有的農夫,他的金錢可車載斗量,他的田地遍布農莊。可是他美滿的生活中有一大缺憾,那就是他沒有孩子。他進城的時候,經常受到同行農夫的冷嘲熱諷,他們問他為什么沒有孩子。最后他實在忍受不住,變得十分惱怒,回到家中便氣憤地說:“我得有個孩子,哪怕是個刺猬也成。”
于是他的老婆生了個怪孩子,上半身是刺猬,下半身是男孩。他老婆嚇壞了,埋怨他說:“你瞧你,這就是你帶來的惡運。”
農夫無奈地說:“米已成粥,現在如何是好?這孩子得接受洗禮,可誰能當他的教父呢?”
老婆嘆道:“給他取什么名字呢?就叫刺猬漢斯吧。”
接受洗禮后,牧師說:“他渾身是刺,不能睡在普通的床上。”
于是在爐子后邊鋪了些干草,刺猬漢斯就睡在上面。他的母親無法給他喂奶,因為他的刺會扎傷母親。他就這樣在爐子后面躺了八年,父親對他煩透了,暗中思忖:“他真不如死了好!”可是他躺在那里,活得很頑強。
城里要舉行集市,農夫在去趕集前,問老婆要帶些什么回來。
“家里缺些肉和幾個白面包。”她說。
然后又問女仆,女仆要一雙拖鞋和幾雙繡花的長襪子。
最后他還問刺猬,“你想要什么,我的刺猬漢斯?”
“親愛的.父親,”他說,“我想要風笛。”
當父親回到家中時,他帶回來老婆要的肉和白面包、女仆要的拖鞋和繡花長襪子,然后走到爐子后面,把風笛交給了刺猬漢斯。
刺猬漢斯接過風笛,又說:“親愛的父親,請去鐵匠鋪給大公雞釘上掌子,我要騎著大公雞出門,不再回來啦。”
聽到這話,父親不禁暗暗高興,心想這下我可擺脫他啦。他立刻去給公雞釘了掌子,然后,刺猬漢斯騎上公雞上路了,并且隨身帶走了幾只豬和驢,他準備在森林里喂養它們。
他們走進森林,大公雞帶著他飛上了一棵大樹。此后他就在樹上呆了許多許多年,一邊照看著他的驢和豬,直到把它們喂養大,他的父親絲毫不知他的消息。這么多年他還在樹上吹著他的風笛,演奏著非常美妙的樂曲。
一次,一個迷了路的國王從附近路過,聽見了美妙的音樂,感到吃驚,立刻派他的侍從前去查找笛聲是從何處傳來的。他四周尋找,只發現在高高的樹上有一只小動物,看上去像一只騎著公雞的刺猬在演奏。
于是國王命令侍從上前詢問他為何坐在那里,知道不知道通往他的王國的道路。刺猬漢斯從樹上下來,對國王說如果他肯寫一份保證,上面說一旦他到了家,將他在王宮院中遇到的第一件東西賜予他,他就給國王指明道路。國王心想:“這事容易,刺猬漢斯大字不識,反正我寫什么他都不知道。”
于是國王取來筆墨,寫了一份保證,寫完后,刺猬漢斯給他指了路,國王平平安安地回到了家。他的女兒老遠就看見了,喜出望外地奔過來迎接他,還高興地吻了他。 這時他想起了刺猬漢斯,并告訴了她事情的經過,他是如何被迫答應將他回家后遇見的第一件東西賞給一只非常奇怪的動物,它像騎馬似地騎著一只大公雞,還演奏著美妙的樂曲。不過他并沒有按照它的意思寫,他寫的是它不應得到它想得到的東西。 公主聽后很高興,夸她父親做的好,因為她從未想過要和刺猬一起生活。
刺猬漢斯同往常一樣,照看著他的驢和豬,經常是快快樂樂地坐在樹上吹奏他的風笛。
一天,又有一個國王帶著隨從和使者路過這里,他們也迷了路,森林又大又密,他們迷失了回家的方向。他也聽見了從不遠的地方傳來的樂曲,便問使者那是什么,命令他過去看看。使者走到樹下,看見樹頂上有只公雞,刺猬漢斯騎在公雞的背上。使者問他在上面干什么。 “我在放我的驢和我的豬,您想做什么?” 使者說他們迷路了,無法回到自己的王國,問他能不能為他們指路。刺猬漢斯和公雞從樹上下來,對年邁的國王說如果國王愿意將他在王宮前面遇到的第一件東西賜給他,他就會告訴他路怎么走。 國王回答得干脆:“好啊,” 并寫下保證書交給刺猬漢斯。 然后漢斯騎著大公雞走在前面,給他們指出了路,國王平平安安地回到自己的王國。當他到了王宮前的庭院時,只見那兒一片歡騰。國王有一個非常美麗的獨生女兒,她跑上前來迎接他,一下子摟住了他的脖子,老父親的歸來讓她十分欣慰。 她問他究竟上哪兒去了這么長的時間。他說了他是如何迷了路,幾乎回不來了,可是當他穿過 一座大森林的時候,一只在高高的樹上騎著公雞吹風笛的半刺猬半人的怪物給他指出了方向,并幫助他走出了森林,可是他答應作為回報,將他在宮院里遇到的第一件東西賜予他,現在他首先遇到的是她,為此國王感到很難受。 沒想到公主卻語出驚人,說:為了她所熱愛的父親,她愿意在漢斯來的時候跟他同去。
刺猬漢斯仍舊悉心照料著他的豬群,豬群變得越來越大,以至整座森林已經給擠滿了。于是刺猬漢斯決定不再住在林子里面了,他給父親捎去口信,說把村里的所有豬圈都騰空,他將趕一大群牲畜回去,把所有會殺豬的人都招來。他父親知道此事后感到很難堪,因為他一直以為刺猬漢斯早就死了呢。 刺猬漢斯舒舒服服地坐在公雞背上,趕著一群豬進了村莊。他一聲令下,屠宰開始啦。只見刀起斧落,血肉一片,殺豬的聲音方圓數里可聞!此事完畢后刺猬漢斯說:“父親,請再去鐵匠鋪給公雞釘一回掌吧,這回我走后一輩子也不回來啦。” 父親又一次給公雞上了掌,他感到一陣輕松,因為刺猬漢斯永遠不回來了。
刺猬漢斯騎著公雞到了第一個王國。那里的國王下令,只要看到騎著公雞手持風笛的人,大家要一起舉起弓箭,拿起刀槍,把他阻擋在王宮外面。所以當刺猬漢斯到了城門前的時候,他們全都舉起槍矛向他沖來。只見他用鞋刺磕了一下公雞,那公雞就飛了起來,越過城門,落在了國王的窗前。 漢斯高聲叫著國王必須兌現諾言,把屬于他的給他,否則他將要國王和他女兒的性命。國王此時很害怕,他央求女兒跟漢斯走,只有這樣才能挽救她自己和她父親的生命。于是她全身穿上了白衣,帶著父親送給她的一輛六匹馬拉的馬車和一群漂亮的侍女,以及金子和財寶,坐進馬車,把漢斯和公雞還有風笛安置在她身旁,然后一齊起程離去了。 國王以為他再也見不著女兒了,可是他萬萬沒想到,他們出城不遠,刺猬漢斯便把她漂亮的衣服剝了下來,隨后用自己身上的刺把她刺得全身鮮血淋漓。 “這就是對你們虛偽狡詐的回報,”他說,“你走吧,我不會要你的。”說完他把她趕了回去,從此以后她一生都讓人瞧不起。
刺猬漢斯騎著公雞,吹著風笛繼續向第二個國王的國度走去,他曾經為那個國王指過路。那個國王下令,只要有人長得像刺猬漢斯,要對他行舉手禮,保護他的安全,向他高唱萬歲,并將他引到王宮。
沒料到國王的女兒看見他,卻被他的怪模樣嚇了一跳。這時她告誡自己不得改變主意,因為她曾向父親許過諾言。所以她出來迎接刺猬漢斯,并與他結為百年之好。兩人走到王宮的餐桌旁,并排坐下,享受著美酒佳肴。 傍晚來臨,他們該上床休息了,可是她害怕他身上的刺,他安慰她不必害怕,說她不會受到任何傷害的。同時他還要求老國王派四名士兵守在洞房的門邊,點燃一堆火,等他走進洞房門準備上床前,他自己會從刺猬皮中爬出來,把刺猬皮扔在床邊,他們要立即跑過去,拿起刺猬皮扔進火里,在它燒光之前不得離開。 鐘敲響了十一點,他步入洞房,脫掉刺猬皮,扔在床邊。士兵飛快跑過來,揀起刺猬皮扔進火中。等火把皮燒成了灰,他得救啦,變成了人的模樣躺在床上,全身漆黑好像被火燒過一樣。國王派來御醫,用昂貴的藥膏給他全身擦洗、涂抹,不久,他的皮膚變白了,成了一個英俊的小伙子。 國王的女兒見他這樣十分高興,第二天早晨他們快快樂樂地起了床,一起吃喝完畢,在莊嚴的氣氛中再次舉行婚禮,刺猬漢斯繼承了老國王的王位。
過了幾年他帶著妻子去見父親,告訴父親他是他的兒子。可是他父親一再表示他沒有兒子,說曾經有過一個,生下來就像一只帶刺的刺猬,早就離開了,不知哪兒去啦。 漢斯證明了自己是誰,老父親很高興,跟著他一起去了他的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