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裝糊涂的智慧小故事大道理
假裝糊涂的智慧小故事大道理
北宋時期,宋太宗在北陪園飲酒,大臣孔守正和王榮侍在一旁陪伴,君臣無忌,說笑之間,觥籌交錯,二人就盡情喝了起來,不一會兒就喝得酩酊大醉,說起話來就有點把不住門了。
孔守正和王榮二人平時時就有過節(jié),誰也看不上誰,只是礙于太宗的面子,面和心不和。這下倒好,借著酒勁兒,兩人當(dāng)著皇帝的面互相揭對方的短,甚至大打出手,盡失作為大臣的禮儀,一旁的內(nèi)侍都有點兒看不慣了,請求太宗將二人抓起來送吏部治罪,太宗不允。最后,還是太宗讓人把二人送回了家。
第二天,酒醒了的二人想起昨晚酒后在皇上面前的`失禮行為,十分害怕,一齊跪在金鑾殿上向皇帝請罪,沒想到的是,太宗擺擺手說:“昨晚,朕也喝醉了,記不得有這些事了。”不予深究。
“水至清則無魚”,人生難得糊涂始,太宗托辭說自己也醉了,不但沒有丟失皇帝的體面,實際上也是對二人的一種敲打,讓這兩人自己警醒自己,不要恣意妄為。假裝糊涂,既表現(xiàn)了皇帝的寬容大度,又收買了人心,體現(xiàn)了太宗高超的御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