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鴨不哭
《丑小鴨》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可以說家喻戶曉。我也在五、六歲時就知道了這個漂亮的故事。
時隔五年后,當我再重溫這篇童話時,有了和童年截然不同的讀后感。《丑小鴨》是一個關于一只又大又丑的鴨子頑強地應對生活中的挫折和他人的嘲笑,最終變成白天鵝的故事。故事的核心是:面對生活的種種不公平,作為弱者和小人物,只要能堅持理想,努力奮斗,一樣能得到幸福和快樂;以及身處逆境,只要我們頑強抗爭,堅持信念,成功和幸福就一定會來到。由此,我想到,愛因斯坦,他四、五歲才會說話,動作呆滯,小學成績極差,在學校和家里受到了教室、同學、家人的嘲笑和漫罵。但他通過數學和物理上的鉆研,最后成為了聞名的科學家。大發明家愛迪生,小學還沒有上完就因家境貧寒而輟學,經常租用地方做實驗,在一次實驗中還險些雙目失明。但最后通過不懈的努力成為了發明家。而我們,這些新一代的希望呢?沒有受到社會的不公,也沒有遭受過狂風驟雨般的打擊,但我們呢?
遇到一點點的困難就選擇逃避!學過《丑小鴨》后,我們就該學習用丑小鴨的精神和現實中的困難和挫折做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