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屏的佳句
【第1句】: 詠屏的古詩連續(xù)的兩句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唐] 李白 昔游三峽見巫山,見畫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邊十二峰,飛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蕭瑟如有聲,陽臺微茫如有情. 錦衾瑤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唐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燦如綺. 蒼蒼遠樹圍荊門,歷歷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萬壑分,煙光草色俱氛氳. 溪花笑日何年發(fā),江客聽猿幾歲聞. 使人對此心緬邈,疑入嵩丘夢彩云. 七絕·為有 李商隱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江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三謠·素屏謠〗 作者:白居易 素屏素屏,胡為乎不文不飾,不丹不青? 當世豈無李陽冰之篆字,張旭之筆跡?邊鸞之花鳥, 張璪之松石?吾不令加一點一畫于其上,欲爾保真而全白. 吾于香爐峰下置草堂,二屏倚在東西墻. 夜如明月入我室,曉如白云圍我床.我心久養(yǎng)浩然氣, 亦欲與爾表里相輝光.爾不見當今甲第與王宮, 織成步障銀屏風.綴珠陷鈿貼云母,五金七寶相玲瓏. 貴豪待此方悅目,晏然寢臥乎其中.素屏素屏, 物各有所宜,用各有所施.爾今木為骨兮紙為面, 舍吾草堂欲何之? 秦觀 《浣溪沙》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秋夕 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第2句】: 那些古代詩詞里面有詠屏的佳句
秋 夕
作者: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嫦娥
作者: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迷神引
作者: 柳永
紅板橋頭秋光暮。淡月映煙方煦。寒溪蘸碧,繞垂楊路。重分飛,攜纖手、淚如雨。波急隋堤遠,片帆舉。倏忽年華改,向期阻。
時覺春殘,漸漸飄花絮。好夕良天長孤負。洞房閑掩,小屏空、無心覷。指歸云,仙鄉(xiāng)杳、在何處。遙夜香衾暖,算誰與。知他深深約,記得否。
【第3句】: 詠屏的古詩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唐] 李白
昔游三峽見巫山,見畫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邊十二峰,飛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蕭瑟如有聲,陽臺微茫如有情。
錦衾瑤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唐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燦如綺。
蒼蒼遠樹圍荊門,歷歷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萬壑分,煙光草色俱氛氳。
溪花笑日何年發(fā),江客聽猿幾歲聞。
使人對此心緬邈,疑入嵩丘夢彩云。
七絕·為有 李商隱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江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三謠·素屏謠〗
作者:白居易
素屏素屏,胡為乎不文不飾,不丹不青?
當世豈無李陽冰之篆字,張旭之筆跡?邊鸞之花鳥,
張璪之松石?吾不令加一點一畫于其上,欲爾保真而全白。
吾于香爐峰下置草堂,二屏倚在東西墻。
夜如明月入我室,曉如白云圍我床。我心久養(yǎng)浩然氣,
亦欲與爾表里相輝光。爾不見當今甲第與王宮,
織成步障銀屏風。綴珠陷鈿貼云母,五金七寶相玲瓏。
貴豪待此方悅目,晏然寢臥乎其中。素屏素屏,
物各有所宜,用各有所施。爾今木為骨兮紙為面,
舍吾草堂欲何之?
秦觀
《浣溪沙》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第4句】: 關于詠屏的詩句有哪些
山上風吹笙鶴聲,山前人望翠云屏。——游 辛棄疾
六曲蒼屏繞碧灣,茆茨終日掩柴關。——九曲棹歌 朱熹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七夕 杜牧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江漸落曉星沉。——嫦娥 李商隱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立秋 劉翰
紙屏石道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夏日登車蓋亭 蔡確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滾滾畫屏幽。——浣溪沙 秦觀
風來秋扇屏,月出夜鐙吹。——秋閨怨 王僧孺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長恨歌 白居易
貴戚權門得筆跡,始覺屏障生光輝。——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杜甫
【第5句】: 關于屏的詩詞
屏”,我們一般都稱“屏風“,這是很富有詩意的名詞。記得童年與家人在庭院納涼,母親總要背誦唐人“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詩句,其情境真夠令人銷魂的了。后來每次讀到詩詞中詠屏的佳句,見到古畫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為研究古代建筑,接觸到這種似隔非隔、在空間中起著神秘作用的東西,更覺得它實在微妙。我們的先人,擅長在屏上做這種功能與美感相結合的文章,關鍵是在一個“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國人還都齊聲稱道。
屏可以分隔室內(nèi)室外。過去的院子或天井中,為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必置一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而且可以擋風。而空間上還是流通的,如今稱為“流動空間”。小時候廳上來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舊社會男女有別,雙方不能見面,只得借助屏風了。古代的畫中常見室內(nèi)置屏,它與帷幕起著同一作用。在古時皇家的宮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從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緩沖一下視線。 《牡丹亭》“游園”一出中有“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一句,用錦屏人來代指閨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為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藝術上有雅俗之別,同時也顯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經(jīng)濟與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