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織經事上卷第二文言文翻譯
《羅織經·事上卷第二》是唐代酷吏來俊臣所創作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羅織經事上卷第二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
羅織經事上卷第二文言文
為上者疑,為下者懼。上下背德,禍必興焉。
上者驕,安其心以順。上者懮,去其患以忠。順不避媚,忠不忌曲,雖為人詬亦不可少為也。上所予,自可取,生死于人,安能逆乎?是以智者善窺上意,愚者固持己見,福禍相異,咸于此耳。
人主莫喜強臣,臣下戒懷妄念。臣強則死,念妄則亡。周公尚畏焉,況他人乎?
上無不智,臣無至賢。功歸上,罪歸己。戒惕弗棄,智勇弗顯。雖至親亦忍絕,縱為惡亦不讓。誠如是也,非徒上寵,而又寵無衰矣。
羅織經事上卷第二文言文翻譯
上司的疑心重,下屬的恐懼就多。上司和下屬的心意不一致,禍事便由此產生了。
高高在上的人驕傲,順從他可使其心安。高高在上的人懮慮,忠于他可使其免除懮患。順從不要回避獻媚,忠心不要忌諱無理,雖然遭人詆毀也不能少做。上司能給你什么,自然能拿回什么,生死都控于人手,怎么能違背他們呢?因此有智能的人擅長暗中猜度上司的心意,愚蠢的人只堅持自己的見解,他們福禍不同,都是源于這個原因。
當主子的沒有喜歡手下的人勢力過于強大,當臣子的要戒除心中存有的非分之想。臣子權勢過大會招致死禍,想法荒謬會導致滅亡。周公姬旦尚且懼怕這些,何況是其它人呢?
上司沒有不聰明的,下屬絕無最有德行的。功勞讓給上司,罪過留給自己。戒備警惕之心不要丟失,聰明和勇敢不要顯露。雖然是最親近的人也要忍心斷絕,縱然是干邪惡的事也不躲避。如果真的做到這樣,不但上司會寵愛有加,而且寵信不會衰減。
作者簡介
來俊臣(公元651—公元697年),武則天時酷吏,歷史上的十大奸臣之一。唐雍州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生性殘忍。武則天時因上書告密得官。武則天為脅制群臣、翦除異己,故縱其慘虐。來俊臣與黨羽合編《告密羅織經》1卷,作為告密誣陷的范本。每次拷問囚徒,不論輕重,皆施以酷刑,或以醋灌鼻,囚入地牢中,或盛之甕中,以火環燒之,并絕其食物。囚徒往往屈打成招,冤獄屢興。則天以重賞酬之,于是告密之徒大行其道。后因得罪武氏諸王及太平公主被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