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鼎熟,酒卮揚,醉來詩興狂。意思翻譯、賞析
茶鼎熟,酒卮揚,醉來詩興狂。
出自未知張大烈的《阮郎歸·立夏》
綠陰鋪野換新光,薰風初晝長。小荷貼水點橫塘,蝶衣曬粉忙。
茶鼎熟,酒卮揚,醉來詩興狂。燕雛似惜落花香,雙銜歸畫梁。
參考翻譯
注釋
①點:點綴。
②曬粉:蝴蝶在陽光下扇動雙翼,如曬翅粉。
③酒卮:酒杯。
參考賞析
評解
綠陰遍野,風暖晝長,橫塘新荷,花叢蝶忙,一片初夏時節的景象宛然在目。仰看雛燕惜花,雙銜歸梁,恍覺物各有情,不禁酒后詩興大發。詞以寫景為主,而作者興會,亦在其中。
作者介紹
張大烈
張大烈 又名張澄江。1911年出生于長涇鎮望族。初中畢業后,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洋畫系。1929年留法深造。入國立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學習雕塑藝術。1931年,張大烈在旅法革命家何香凝的啟迪下,關心祖國的命運。何香凝回國前,親繪梅花、猛虎各1幅相贈。1936年10月張大烈學成,攜妻子司愛倫(波蘭人)轉道蘇聯回到長涇,致力于家鄉的教育事業。1937冬江陰淪陷,長涇初中校舍被毀,張捐賣田產,搶修校舍,使學校得以復課。1939年,出任長涇中學校長。偽政權以發放教育補助費為誘餌,要他開設日語課,遭其拒絕。1940年6月,"江抗"東路指揮部司令譚震林率部開辟澄錫虞抗日根據地,邀他為抗日救國出力。張表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多次在中小學校及群眾集會上斥責消極抗日、熱衷摩擦的國民黨頑固派,遭"忠救軍"澄錫虞特派員包漢生的忌恨。于8月30日晚上,被包所派"暗殺黨"徒槍殺于長涇鎮龍園茶店。譚震林為其舉行隆重的追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