瞠目結舌
瞠目結舌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瞠目結舌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瞠目結舌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瞠目結舌 成語發音: chēng mù jié shé 成語解釋: 瞠:瞪著眼睛;結舌:翹起舌頭落不下。瞪眼翹舌說不出話來;形容受窘或驚呆而一時無法對付的樣子。也作“結舌瞠目”。 成語出處: 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因耳語其故,公子大駭,入艙隱叩細君,細君結舌瞠目。” 成語繁體: 瞪目結舌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補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近代成語 成語正音: 結,不能讀作“jiē”。 近義詞: 張目結舌 張口結舌  查看更多瞠目結舌的近義詞>> 反義詞: 應對如流  查看更多瞠目結舌的反義詞>> 成語例句: 他問每個同學的時候,別的同學也不得不傾耳靜聽,注意前后情節的線索,否則突然問到,便不免瞠目結舌,不知所答。(鄒韜奮《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