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求學》原文及譯文賞析
王充求學
原文
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鄉(xiāng)里稱孝。后到京師,受業(yè)太學,師事扶風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選自范曄《后漢書·王充傳》)
閱讀訓練及答案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徙焉(搬遷到這里) 師事(以老師的禮節(jié)侍奉) 輒(就) 遂(于是)
2、翻譯文中“好博覽而不守章句”(要求補出省略成分)。(王充)喜好讀書且不被書中的句子所束縛。
3、王充的“好博覽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D)
A、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 B、學習內容、學習方法
C、學習內容、學習態(tài)度 D、學習方法、學習范圍
分析:本文敘述了王充求學的故事,其中的“好博覽而不守章句”不失為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
譯文
王充字仲任,是會稽上虞人,他的祖先從魏國元城郡遷徙而來。王充小時候是孤兒,在鄉(xiāng)里以孝順被稱贊。后來到京師,在太學求學,跟一個叫班彪的扶風師學習。王充喜歡讀書,而且無書不讀,沒有特別的限制。由于家里窮,沒有書可讀,他常在洛陽的市集上游走,看人家賣的書,看過一次后就能背誦,因此,對各家各派的學說都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