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了對比手法的句子
表現手法和修辭手法,是一對容易混淆的概念。
二者都可以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但是呢,表現手法是增強文章的整體或者某一部分表達效果的,是從宏觀角度來表現文章的;而修辭手法呢,則主要是增強文章中句子的表達效果,是從微觀角度來表現文章的,它們更直接地作用于語言。
用例子來證明吧。
比如,在一篇文章里,象征手法是貫穿全文的,周敦頤的《愛蓮說》,屈原的香草美人象征著品行的高潔,還有陶淵明的菊花,也成為隱逸之風的象征。能說人和草很像嗎?不能。簡單說,象征是抽象的,本體喻體兩者之間是通過人類經驗感情的關系建立聯系的。
而比喻中的暗喻修辭方法,卻僅僅是作用于一個或幾個句子。比如賀鑄的詞:“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币浴皾M城風絮”以整個空間立體地比喻愁之深廣,“梅子黃時雨”以連綿不斷比喻愁之時間長和難以斷絕,比喻的作用,是生動句子。
初高中語文最常用的10種表現手法:對比、烘托、鋪墊、揚抑、暗示、比興、象征、白描、夾敘央議、托物言志。本文選取前四個,進行簡述,而后以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1.對比
對比,是把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或著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并舉,相對比較的表現方法。通過把對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敘,加以比照,使人有所感,有所悟,以此更加強烈清晰地傳達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旨。看例子: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高適《燕歌行》)這是將相反的事物并舉。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高適《燕歌行》,這是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并舉。
再如高中古文《李將軍列傳》,也多次運用對比手法。一是將李廣與匈奴射雕者對比,匈奴射雕者射技高超,傷中貴人,殺其騎將盡;李廣親自射匈奴射雕者,殺其二人,活捉一人。通過對比,表現了李將軍的善于騎射。二是與部下的對比,李廣射殺匈奴射雕者后,突然遭遇數千匈奴騎兵,敵我雙方力量十分懸殊。部下見匈奴人多而且離得很近,就想趕快逃跑;李廣命部下解鞍不走,使匈奴錯以為李廣等人是漢軍的誘餌,于是不敢擊。贊揚了李廣臨危不懼、膽略過人、處變不驚的英雄本色。三是與程不識的對比:二者都是名將,程治軍嚴謹,李治軍簡易.士兵多樂于跟隨李廣而苦于跟隨程不識,匈奴也更懼怕李廣。通過這一對比,刻畫了李廣愛護士卒、寬緩不苛的形象。
2.烘托
烘托本是繪畫術語,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輪廓渲染襯托,使其明顯突出,如烘云托月,藍天襯白云,綠葉襯紅花等。烘托其實也是陪襯。用在寫作上就是側面描寫。即通過側面描寫,使所要表現的事物更加鮮明突出。漢樂府《陌上?!方Y尾八句:“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梢頭。耕者忘其耕,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弊髡哌x取的角度是觀看者,以他們的神態來襯托羅敷的美,這樣的寫法,比正面進行直接描寫省筆墨,且更具表現力。
再如高中課本里的《左傳·鄭伯克段于鄢》,是通過鄭莊公和大臣的對話,以及一些側面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莊公心計的。這些都是采用烘托法。
3.鋪墊
鋪墊是為主要人物出場、主要事件發生、主要景物出現創造條件而著重描述渲染的技法。
例如,魯迅的《孔乙己》:“中秋過后,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文章里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寫,暗示當時天氣已經很冷了(秋風越來越涼,初冬,靠著火,穿棉襖),便是為下文寫乙己的悲慘遭遇作鋪墊。
再如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記》本來是寫西山,但開篇并不切入正題,而是先寫平日游覽眾山的情景,用鋪墊手法來反襯發現和宴游西山的經過,以及在游覽中獲得的精神感悟。
在《左傳·鄭伯克段于鄢》中,也是一開始寫鄭莊公出生時難產導致母親對他的厭惡,為后來兄弟母子失和做鋪墊。
4.揚抑
揚抑法又稱抑揚生變法,是指在文章中對所寫之物,或欲揚先抑,或欲抑先揚,陡然一轉,或褒揚抬高,或貶低否定的一種藝術手法。運用這種方法來構思寫作。往往可以使文章波瀾陡起、搖曳多姿。
如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開篇首先寫阿長種種讓人“討厭”甚至“憎惡”的行為,“抑”至極點。隨后便寫到了阿長的好處,尤其是給“我”買來了“我”念念不忘的帶圖的《山海經》,“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做得很成功”, “這又使我發生了新的敬意了”,對她的怨恨,也“從此完全消滅了”。這種先抑后揚的寫法,既符合對一個人的認識過程,又使對阿長的追憶顯得真實可信,更能使阿長這個普通人的形象更加豐滿。在具體寫作中,運用此法要從整體上著眼,安排好輕重、主次、詳略。不論欲揚先抑,還是欲抑先揚.所“欲”的都是目的,所“先”的都是手段。
下一講,接著說其他幾種表現手法。
立足國學,深耕語文,更多語文學習內容,歡迎關注:人生底色看語文
《燈籠》這篇文章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燈籠》是吳伯簫先生寫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其作品《吳伯簫散文集》,曾入選八年級語文下冊課本。
作者在該文中,從許多方面描述了燈籠的重要意義,及歷史文化傳承。全文以燈籠為線索,敘述了童年時的燈趣,挑燈上學,夜行,接祖父,跟著龍燈跑半夜。表達了作者從小對光明的向往。繼而聯想到歷史上的衛國名將,挑燈看劍,沙場點兵,升華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戰到底的愛國情懷。
全文采用了融敘事,寫景,抒情為一體的寫作手法,著述了燈籠這個日常不可或缺的必須品,記錄著歷史傳承,人文精神,家國情懷。抒寫了親情,以及對往昔歲月的懷念,將人們帶進了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
該文至今讀來,仍能解讀新的歷史意義。
“雨后的天空是那么的潔凈”如何用比喻的手法來增加使句子更加完整
答,雨后的天空是那么的潔凈,風兒將殘云帶向遠方,太陽象個可愛的孩子露出了笑臉,一粗一細兩道彩虹從藍天劃過,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層層重迭著像兩座拱橋,好美的雨后彩虹啊!
謝邀。
“對比”手法對于攝影有多重要
我們先了解一下,在攝影中有哪些“對比”手法?
我大致想到了一些最常用的:
大小對比、高矮對比、明暗對比、虛實對比、動靜對比、冷暖對比、疏密對比、新舊對比、枯榮對比等等。
記得在初中的時候我們就學過說明文的寫作。比如寫一座橋,就要從它的竣工年份,長多少米、寬多少米、什么材料建成的等等數據來說明。那么,攝影中的對比,有些也是為了說明主體大小,比如一個人站在沙漠之中,才能表現出沙漠的廣袤;長頸鹿站在豬旁邊才能顯得其高大。這一類具有說明性質的對比,是很重要的攝影表現手法。
除了用于說明主體,這種“對比”手法,更多的是一種為了構圖、強化主體的表現形式、以及突出主題的作用。比如拍攝冰冷夜色中的垂釣船上的一盞暖色的燈火;比如拍攝晚秋時節的慢門作品流水、青苔、紅葉。
對比手法是攝影中常用、并且非常重要的表現手法。所以,在實際的拍攝中,我們要有意識的發現對比,并且通過對比的手法,更好的說明主體,從而突出主題。
攝影中級班,每天分享攝影知識。簡單易懂,輕松攝影。歡迎您的關注和點贊。謝謝。
古詩詞中有哪些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
一、《鳥鳴澗》 by 王維(唐)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二、《入若耶溪》 by 王籍(南朝 梁)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敕勒歌》這首詩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描寫了什么內容?你如何評價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峨防崭琛肥且皇妆背窀?,都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
全詩風格明朗豪爽,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直白流暢,簡潔如水銀下瀉,藝術概括力極強,千百年來,鮮有類似詩歌能出其右,時至今日藝術魅力不衰。
可以說,沒有偉大的情懷,是寫不出這千古絕唱的詩歌。這是對大自然的情懷,對生于斯長于斯的家鄉情懷,
詩歌帶著我們看到了在陰山腳下的敕勒川,雄偉的草原?!疤焖岂窂],籠蓋四野”,以夸張的穹廬”作比喻,天空如氈制的游牧人的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壯闊美麗的大草原。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xian)牛羊”,多么的壯闊無比、生機勃勃,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景象。寥寥二十余字詩歌,就能讓我們現代人穿越歷史,去感受我國古代牧民生活的壯麗畫卷。
這使我們想到初唐時期的另一首偉大的詩歌《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边@是陳子昂家國情懷。
對大自然情懷,對家鄉的情懷,對國家的情懷,是我們中華民族一脈相承傳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基因。從屈原的“離騷”,到曹操的“短歌行”,到北朝的“敕勒歌”,到李白、杜甫,歷朝等等。
不夸張的說,“敕勒歌”會伴隨我們每個讀過書的中國人,走完他的一生,讓我們再來齊聲吟誦一遍“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如何在家裝中運用好暗調的手法
暗色調一直在意大利米蘭展上占有一席之位,并且很多國際設計大師十幾年來一直不遺余力的開發、創新。常見暗色調有黑、白、灰。究其背后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1句】:暗色調為經典色,不容易過時。
舉例: 就像買車一樣,黑色汽車一直是搶手貨,從不過時。
【第2句】:暗色調比較沉穩和內斂
原因:隨著生活品質提高,人的品味的提升,黑色正好彰顯男士風范的最好象征,不張揚但很低調
【第3句】:暗色調是把雙刃劍
原因:一般設計師,不太敢輕易采用暗色系去設計房子,如果設計不好,暗色系會讓房子整體的感覺一落千丈,很容易成為敗筆。而一流設計師,能很好的把控和加以發揮。
【第4句】:暗色調最能提升檔次尤其加入金屬元素
原因:單純的暗色系木作和暗色系主材搭配固然沒有問題,但金屬元素的加入會讓暗色系更加提升檔次。
二、如何利用暗色系—黑白灰
第一、巧用亞光和亮光
解釋:
亞光和亮光一般用來作為區域的劃分,由于黑白灰都是屬于現代簡約風格的一種,利用亞光材質和亮光材質的強烈對比,可以明確區分出客廳和餐廳的區域,也可以在定制家具中,門板與門板之間采用亞光和亮光進行呼應。
第二、黑色和灰色為主體白色為點綴
解釋:
不要擔心房子會變得很暗,這正是黑白色風格它的魅力所在,白色比例過大,就會打亂整體的設計感
第三、何為黑,何為灰,何為白
解釋:
木作為黑、地磚墻磚為灰、吊頂和石材為白
第四、加入金屬元素和感應裝置
國際家具奢侈品牌poliform,巧妙的將衣帽間門、推拉門、衣柜門的門板全部采用巧克力色金屬邊框配合灰玻加感應燈的設計,一下子將品質提升了N個8°
第五、設計做到點、線、面不留凹凸,不堆砌
定制家具占到整個設計的三分之一,所以所有門板設計采用無拉手,門板內銑型設計,門板顏色可以選擇奶油灰烤漆或者深灰橡木色,沙發大膽采用純黑色皮質,靠包顏色跳出,可以選擇時尚人物、圖案作為跳色,增加整體的美感;茶幾和餐桌建議采用雪花白巖板或者白色大理石作為桌面,配合巧克力金屬腿的設計,顯得沉穩、大方。
切記:電視柜的設計不堆砌,可以采用分體式設計,電視背景墻為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可以采用掛墻式設計。
第六、軟裝配飾的選擇
窗簾:布簾采用栗子色、銀灰色、淺灰色、深棕色。紗簾采用白色、淺淺米色。
壁紙:壁紙選擇栗子色、淺棕色、單色壁紙
第七、吊頂為白色,為了避免白色太多過于平淡,可以將中央空調出氣口,選擇為黑色,這樣黑白對比,反差強烈而不失美感。
日本是否運用了行為比對視頻采集手法對中方乒乓選手進行了數據采集
是的,日本乒協目前的做法其實是更加科學和先進的,他們采用大數據分析的方式和國乒做對抗,目前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女乒的伊藤美誠。
在之前的瑞典公開賽中,伊藤美誠發揮出色,連續贏下了國乒女隊的三大主力,而他們的場外指導并不是和我們一樣,都是專業的乒乓球員出身,甚至各個都是世界冠軍,伊藤的場外就是一名年輕人,但是他手里總是拿著筆記本再做記錄,而國乒的教練們依舊是傳統的指導方法,用自己的經驗去判斷和調整,目前來看,國乒的改革勢在必行!
在每一次的國際乒聯的公開賽中,不論有沒有日本的球員參加,他們都會有專門的攝像機隊比賽進行錄影,這也是他們為了回去之后研究對手用的,每一名球員都有專門的教練和后勤團隊,不僅僅是場外指導,還有專門的體能教練,甚至是心理師和營養師之類,非常先進的球員培養和保護的機制。
在剛剛結束的兩站比賽,即瑞典和奧地利的公開賽中,日本都采用了視頻錄制和采集的方法,但是總歸來說,就目前來看,他們的教練團隊的分析和解讀的能力遠不如國乒,伊藤美誠的能力勝過之前的平野美宇,但是在今年年底的年終公開賽中,如果再次遇到伊藤,或許形勢將會發生變化,因為目前國乒的第一要事就是研究她,能不能擋住“火眼金睛”的國乒技術團隊的攻破,這一點不過是時間問題。
加油國乒,您的點贊和關注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你讀過最甜蜜和最虐心的句子大對比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泰戈爾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的距離
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而是愛到癡迷
卻不能說我愛你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我不能說我愛你
而是想你痛徹心脾
卻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我不能說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愛
卻不能夠在一起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彼此相愛
卻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無法抵擋這一股氣息
卻還得裝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明明無法抵擋這一股氣息
卻還得裝作毫不在意
而是用一顆冷漠的心
在你和愛你的人之間
掘了一條無法跨越的溝渠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樹與樹的距離
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
卻無法在風中相依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樹枝無法相依
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
卻沒有交匯的軌跡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星星之間的軌跡
而是縱然軌跡交匯
卻在轉瞬間無處尋覓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瞬間便無處尋覓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無法相聚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是魚與飛鳥的距離
一個在天
一個卻深潛海底
張愛玲《一樹花開》
有些人一直沒機會見,等有機會見了,卻又猶豫了,相見不如不見。
有些事一別竟是一輩子,一直沒機會做,等有機會了,卻不想再做了。
有些話埋藏在心中好久,沒機會說,等有機會說的時候,卻說不出口了。
有些愛一直沒機會愛,等有機會了,已經不愛了。
有些人是有很多機會相見的,卻總找借口推脫,想見的時候已經沒機會了。
有些事是有很多機會去做的,卻一天一天推遲,想做的時候卻發現沒機會了。
有些愛給了你很多機會,卻不在意、不在乎,想重視的時候已經沒機會愛了。
人生有時候,總是很諷刺。一轉身可能就是一世。
說好永遠的,不知怎么就散了。最后自己想來想去,竟然也搞不清楚當初是什么原因把彼此分開的。
然后,你忽然醒悟,感情原來是這么脆弱的。經得起風雨,卻經不起平凡;風雨同船,晴天便各自散了。
也許只是賭氣,也許只是因為小小的事。
幻想著和好的甜蜜,或重逢時的擁抱,那個時候會邊流淚邊捶打對方,還傻笑著。該是多美的畫面。
沒想到的是,一別竟是一輩子了。
于是。各有各的生活,各自愛著別的人。曾經相愛,現在已互不相干。
即使在同一個小小的城市,也不曾再相逢。
某一天某一刻,走在同一條街上,也看不見對方。先是感嘆,后來是無奈。
愛著的并不一定擁有。
擁有的并不一定愛著。
也許你很幸福,因為找到另一個適合自己的人。
也許你不幸福,因為可能你這一生就只有那個人真正用心在你身上。
很久很久,沒有對方的消息,也不再想起這個人,也是不想再想起。
歸有光?!俄椉管幹尽罚和ビ信蕵?,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已。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最后奉上朱生豪的“醒來甚是覺得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