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的句子 關于蒹葭的句子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又是蒹葭蒼蒼的季節。彎彎曲曲的小河畔,白色的花絮從淺褐色的蘆葦上,輕輕的飛舞,幽幽的飄落。河面上幾分靜謐,幾絲憂傷。 薄霧升起來,在小河的水面上,像一條乳白色的絲帶,輕盈的飄起來
李群玉 【青鹢】 獨立蒹葭雨,低飛浦嶼風。須知毛色下,莫入鷺鷥叢。
李群玉 【龍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欲摘不得摘,如看波上花。若教親玉樹,情愿作蒹葭。
陸龜蒙 【和襲美釣侶二章】 一艇輕撶看曉濤,接拋下漉春醪。相逢便倚蒹葭泊,更唱菱歌擘蟹螯。
王昌齡 【巴陵送李十二】 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李嘉佑 【過烏公山寄錢起員外】 雨過青山猿叫時,愁人淚點石榴枝。無端王事還相系,腸斷蒹葭君不知。
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自滴階前大梧葉,干君何事動哀吟。
張喬 【春日游曲江】 日暖鴛鴦拍浪春,蒹葭浦際聚青蘋。若論來往鄉心切,須是煙波島上人。
杜荀鶴 【旅懷】 蒹葭月冷時聞雁,楊柳風和日聽鶯。水涉山行二年客,就中偏怕雨船聲。
李中 【放鷺鷥】 池塘多謝久淹留,長得霜翎放自由。好去蒹葭深處宿,月明應認舊江秋。
薛濤 【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韓愈 【自袁州還京行次安陸,先寄隨州周員外(周君巢也)】 行行指漢東,暫喜笑言同。雨雪離江上,蒹葭出夢中。面猶含瘴色,眼已見華風。歲暮難相值,酣歌未可終。
薛能 【夏雨】 何處發天涯,風雷一道賒。去聲隨地急,殘勢傍樓斜。透樹垂紅葉,沾塵帶落花。瀟湘無限思,閑看下蒹葭。
齊己 【湖西逸人】 老隱洞庭西,漁樵共一溪。琴前孤鶴影,石上遠僧題。橘柚園林熟,蒹葭徑路迷。君能許鄰并,分藥劚春畦。
顏真卿 【登平望橋下作】 登橋試長望,望極與天平。際海蒹葭色,終朝鳧雁聲。近山猶仿佛,遠水忽微明。更覽諸公作,知高題柱名。
李嘉佑 【送李中丞、楊判官】 射策名先著,論兵氣自雄。能全季布諾,不道魯連功。流水蒹葭外,諸山睥睨中。別君秋日晚,回首夕陽空。
李嘉佑 【九日】 惆悵重陽日,空山野菊新。蒹葭百戰地,江海十年人。嘆老堪衰柳,傷秋對白蘋。孤樓聞夕磬,塘路向城闉。
杜甫 【官亭夕坐戲簡顏十少府】 南國調寒杵,西江浸日車。客愁連蟋蟀,亭古帶蒹葭。不返青絲鞚,虛燒夜燭花。老翁須地主,細細酌流霞。
錢起 【送唐別駕赴郢州】 少年從事好,此去別愁輕。滿座詩人興,隨君郢路行。蒹葭侵驛樹,云水抱山城。遙愛下車日,江皋春草生。
盧綸 【送朝長史赴荊南舊幕】 元瑜思舊幕,幾夜夢旌旃。暑退蒹葭雨,秋生鼓角天。月明三峽路,浪里九江船。。
盧綸 【送永陽崔明府】 鶴唳蒹葭曉,中流見楚城。浪清風乍息,山白月猶明。廢路開荒木,歸人種古營。懸聞正訛俗,邴曼更知名。
李端 【山中期吉中孚】 行人路不同,花落到山中。水暗蒹葭霧,月明楊柳風。年華驚已擲,志業颯然空。何必龍鐘后,方期事遠公。
李端 【送友人宰湘陰】 從宦舟行遠,浮湘又入閩。蒹葭無朔雁,檉栝有蠻神。傳吏閑調象,山精暗訟人。唯須千樹橘,暫救李衡貧。
李端 【送趙給事侄尉丹陽】 太傅憐群從,門人亦賤回。入官先愛子,賜酒許同杯。淮海春多雨,蒹葭夜有雷。遙知拜慶后,梅尉稱仙才。
司空曙 【送盧使君赴夔州】 鐃管隨旌旆,高秋遠上巴。白波連霧雨,青壁斷蒹葭。憑幾雙童靜,登樓萬井斜。政成知變俗,當應畫輪車。
司空曙 【送史申之峽州】 峽口巴江外,無風浪亦翻。蒹葭新有雁,云雨不離猿。行客思鄉遠,愁人賴酒昏。檀郎好聯句,共滯謝家門。
關于詩經蒹葭中的句子的問題
當然是不可以的。
萋萋:【第1句】: 草茂盛的樣子。唐·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詩: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第2句】: 烏云密布,即將下雨的樣子。亦作凄凄。
在這句里面的意思取1,所以不能為凄凄。
而“溯”雖和“遡”的意義是相同的,但是在這里面只能用溯,沒有原因,中國文言文本來就是這樣的,
關于“蒹葭”的句子有哪些?
蒹葭:溯(sù)洄(huí)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jī);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王昌齡 【巴陵送李十二】 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李嘉佑 【過烏公山寄錢起員外】 雨過青山猿叫時,愁人淚點石榴枝。無端王事還相系,腸斷蒹葭君不知。
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自滴階前大梧葉,干君何事動哀吟。
張喬 【春日游曲江】 日暖鴛鴦拍浪春,蒹葭浦際聚青蘋。若論來往鄉心切,須是煙波島上人。
杜荀鶴 【旅懷】 蒹葭月冷時聞雁,楊柳風和日聽鶯。水涉山行二年客,就中偏怕雨船聲。
李中 【放鷺鷥】 池塘多謝久淹留,長得霜翎放自由。好去蒹葭深處宿,月明應認舊江秋。
薛濤 【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韓愈 【自袁州還京行次安陸,先寄隨州周員外(周君巢也)】 行行指漢東,暫喜笑言同。雨雪離江上,蒹葭出夢中。面猶含瘴色,眼已見華風。歲暮難相值,酣歌未可終。
薛能 【夏雨】 何處發天涯,風雷一道賒。去聲隨地急,殘勢傍樓斜。透樹垂紅葉,沾塵帶落花。瀟湘無限思,閑看下蒹葭。
齊己 【湖西逸人】 老隱洞庭西,漁樵共一溪。琴前孤鶴影,石上遠僧題。橘柚園林熟,蒹葭徑路迷。君能許鄰并,分藥劚春畦。
顏真卿 【登平望橋下作】 登橋試長望,望極與天平。際海蒹葭色,終朝鳧雁聲。近山猶仿佛,遠水忽微明。更覽諸公作,知高題柱名。
李嘉佑 【送李中丞、楊判官】 射策名先著,論兵氣自雄。能全季布諾,不道魯連功。流水蒹葭外,諸山睥睨中。別君秋日晚,回首夕陽空。
蒹葭里的重點詩句是什么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人們對這句比較熟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對岸河邊上。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追隨她(他)的道路險阻又漫長。
希望能幫助到你
將蒹葭翻譯為優美的白話文詩
大片的蘆葦青蒼蒼,
清晨的露水變成霜。
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
就站在對岸河邊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
追隨她的道路險阻又漫長。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
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蘆葦凄清一大片,
清晨露水尚未曬干。
我那魂牽夢繞的人啊,
她就在河水對岸。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
那道路坎坷又艱難。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
她仿佛在水中小洲上。
河畔蘆葦繁茂連綿,
清晨露滴尚未被蒸發完畢。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
她就在河岸一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
那道路彎曲又艱險。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
她仿佛在水中的沙灘。
<蒹葭>中的比興句
首先說下比興。比興,是《詩經》的表現手法。南宋朱熹在《詩集傳》中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鋪陳直敘;“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引譬設喻;“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也就是觸景生情,托物興感,啟發聯想和想象。《詩經》中的民歌運用賦、比、興手法,形象鮮明生動,使鳥獸草木的神態色采、天地山川的萬千景象、人物的音容笑貌,無不活生生地表達出來。從《詩經》起始的賦比興,特別是比興手法,已成為我國詩歌表現手法的基本準則,對后代的詩歌發展,影響很大。
《詩經·蒹葭》欣賞
作者:佚名 人氣:763 日期:2006-2-21 9:33:42 出處:會員轉發 [大 中 小]
原詞《詩經· 蒹葭》欣賞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從之,道阻且長。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從之,道阻且躋。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從之,道阻且右。遡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是秦國的民歌,這是一首愛情詩,寫在戀愛中一個癡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實、曲折、動人。“蒹葭”是荻葦、蘆葦的合稱,皆水邊所生。“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描寫了一幅秋葦蒼蒼、白露茫茫、寒霜濃重的清涼景色,暗襯出主人公身當此時此景的心情。“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詩集傳》:“伊人,猶彼人也。”在此處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眼前本來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沒有,可由于牽腸掛肚的思念,他似乎遙遙望見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邊,于是想去追尋她,以期歡聚。“遡洄從之,道阻且長”,主人公沿著河岸向上游走,去尋求意中人的蹤跡,但道路上障礙很多,很難走,且又迂曲遙遠。“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那就從水路游著去尋找她嗎,但不論主人公怎么游,總到不了她的身邊,她仿佛就永遠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這幾句寫的是主人公的幻覺,眼前總是浮動著一個迷離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陸行,還是水游,總無法接近她,仿佛在繞著圓心轉圈子。因而他兀自在水邊徘徊往復,神魂不安。這顯然勾勒的是一幅朦朧的意境,描寫的是一種癡迷的心情,使整個詩篇蒙上了一片迷惘與感傷的情調。下面兩章只換少許字詞,反復詠唱。“未晞”,未干。“湄”水草交接之處,也就是岸邊。“躋”,升高。“右”,迂曲。“坻”和“沚”是指水中的高地和小渚。
這首詩三章都用秋水岸邊凄清的秋景起興,所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劃的是一片水鄉清秋的景色,既明寫了主人公此時所見的客觀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時的心情和感受,與詩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相一致的。換過來說,詩人的凄惋的心境,也正是借這樣一幅秋涼之景得到渲染烘托,得到形象具體的表現。王夫之《姜齋詩話》說:“關情者景,自與情相為珀芥也。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樂之觸,榮悴之迎,互藏其宅”,這首詩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與人物委婉惆悵的相思感情交鑄在一起,從而渲染了全詩的氣氛,創造的一個撲朔迷、情景交融的意境。另外,《蒹葭》一詩,又是把實情實景與想象幻想結合在一志,用虛實互相生發的手法,借助意象的模糊性和朦朧性,來加強抒情寫物的感染力的。“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他第一次的幻覺,明明看見對岸有個人影,可是怎么走也走不到她的身邊。“宛在水中央”,這是他第二次的幻覺,忽然覺得所愛的人又出現在前面流水環繞小島上,可是怎么游也游不到她的身邊。那個倩影,一會兒“在水一方”,一會兒“在水中央”;一會兒在岸邊,一會兒在高地。真是如同在幻景中,在夢境中,但主人公卻堅信這是真實的,不惜一切努力和艱辛去追尋她。這正生動深刻地寫出了一個癡情者的心理變態,寫出了他對所愛者的強烈感情。而這種意象的模糊和迷茫,又使全詩具有一種朦朧的美感,生發出韻味無窮的藝術感染力。
參考資料:http://ht【第88句】:com/article/article_5017_【第1句】:html
蒹葭中表現詩人望穿秋水的句子
望穿秋水的句子是:“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
(1)以景起興的句子是: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
(2)表現詩人思見心切,望穿秋水的句子是: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3)表達詩人對追求所持堅強意志的句子是: “溯游從之” 、 “溯洄從之” 。
(4)表明愛情路上困難重重、道路曲折漫長的句子是: “道阻且長” 、 “道阻且躋” 、 “道阻且右” 。
(5) 表達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意的句子: “宛在水中央” 、 “宛在水中坻” 、 “宛在水中沚” 。
(6) 于濃濃的秋涼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7) 《蒹葭》中,在今天被我們引用來形容所愛戀的人在遠方的詩句是: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8)詩中能印證“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尋找追求的詩句是:溯洄從之,道阻 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全詩
蒹葭《詩經·國風·秦風》
蒹葭(jiān jiā)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jī);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zh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