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遞句子 什么叫層遞句
層遞句是把三句或以上,內容相近、結構相似的句子連結在一起的句組,句子之間存在「深淺」、「大小」、「輕重」等層次關系,是一種透過組合句子表達層次關系的修辭手法。
層遞句分為「遞升」和「遞降」兩種。同學可因應不同需要,選出合適的層遞方法,層次分明地表達思想主題。
層遞修辭的最主要作用,是一種順著文句所形成的層次感,讓主題概念層層逼出,讓事理說服力得以深化,語言之感染力得以深切,也可藉由上下語義脈絡的連貫一致、規律變化,使表述的重點內涵能安置在最妥當之處,方便讀者理解記憶。
層遞修辭可適用于各類文體:以結構相似之遞增句或遞減句來記敘,可以使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層層揭示、具體清析;以之論說可以使道理論點步步加深、鞭辟入里;以之抒情,以可使思緒情感漸漸變濃,淋漓盡致,不管應用于何種文體,都有增加語文之效果。
擴展資料:
層遞是漢語傳統的修辭格之一;層遞又叫漸層,遞進。根據事物的邏輯關系,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似的短語、句子、段落表達在數量、程度、范圍等輕重高低大小本末先后的比例,依序層層遞增或遞減的一種修辭技巧。層遞分為遞增(升)和遞減(降)兩類。
遞增(升)式:層遞的順序,由小到大,由輕到重,由淺到深,由低到高,層層遞增。
遞減(降)式:層遞的順序,由大到小,由重到輕,由深到淺,由高到低,層層遞減。
無論是遞增語意或遞減語意,首要之務即是分析所欲表現或推論之事物、感情及道理等。判斷辨別其內部邏輯規則,是否有存在明顯的層次差別;其本末輕重、主次高低又如何;有無層遞設計運用之空間及必要性等等,然后再安排其層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層遞
判斷以下句子是層遞還是排比
準確地說,這個是修辭里的兼類(同時有兩種以上手法)。層遞重在內容上的前后、強弱、增減等關系,可以不要求句式的整齊(但通常不能打亂句子次序);排比重在強調形式的整飭對應,并不強調內容上的一貫性(通常句子可以相互調整次序)。上面這個句子顯然是內容和形式結合比較好的,是這兩類手法的兼用。其實,還運用了比喻。管見,供參考。
在網上搜不到兼類的修辭~
兼類不是一種獨立的修辭手法啊,指的是這個句子兼有兩類以上的修辭。如果一定只選一個的話,應該說層遞更好,因為這句話重在內容——不同的階段都有“鏡子”。
《西溪》中采用層遞表深入推進的詩句有
《西溪》中采用層遞表深入推進的詩句為A.人間從到海,天上莫為河。
原詩如下:
西溪
悵望西溪水,潺湲奈爾何。不驚春物少,只覺夕陽多。
色染妖韶柳,光含窈窕蘿。人間從到海,天上莫為河。
鳳女彈瑤瑟,龍孫撼玉珂。京華他夜夢,好好寄云波。
“人間從到海,天上莫為河。”
從人世間任憑到遼闊的滄海,再到無垠的蒼天祈愿人們幸福歡樂的生活都不再被阻斷與隔絕。
為什么李商隱要發出這樣的祝愿?李商隱在《行次西郊一百韻》道盡朝政昏暗對普通民眾造成苦 難。可是這樣苦難因朝代更迭而有改變嗎?當人還是被人性陰暗所左右以霸權專制實行于人世間,人世苦難不會有結束時候。
李商隱有首《瑤池》“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居住在天上瑤池的王母打開雕飾美麗花紋的窗戶,看到整個大地都是哀哀哭泣之聲。為什么人世間有這 么多的苦難?聽說載著穆王的八匹駿馬日行三萬里,那么為什么穆王還沒有到人世間來消除苦難?
天上莫為河,是天上有銀河把牛女隔開,使相愛的人無法共同幸福生活。人間從到海,是指人世間充滿苦難!那么在天上就不要再有這樣苦難,可是天上還是有銀河將相愛的人隔開,但這里李商隱是反寫對一種美好祝愿!下面兩句就是具體來寫這樣一份美好!
擴展資料
四川通志:西溪在潼川府西門外。 北宋重和元年(1118)改劍南東川節度為潼川府。 劍南東川節度。本梓州。 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柳仲郢為梓州刺史,東川節度使。同年李商隱入梓幕為節度書記。
柳仲郢曾和此詩,李商隱為此致信感謝:某前因假日,初次西溪,既惜斜陽,聊裁短什,蓋以徘徊勝景,顧慕佳辰,為芳草以怨王孫,借美人以喻君子, 芳草美人托喻才志之士雖有才志之美卻被放逐。由此李商隱委婉又明確道出這首詩所要表達的內涵。
什么叫層遞句?
層遞是一種表達客觀事物間層次關系的修辭方式。構成層遞修辭要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一...有層次地表現出這種差別的方法只有兩種:或者逐層遞增,或者逐層遞降,由此決定構成層遞的語言單位(詞組或句)的排列次序。層遞與排比有許多相似的地方,
用排比和層遞的句式各造1句句子
排比句: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層遞:法國大文豪雨果說過這樣一句話:地球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