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義烏心得體會
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戚繼光作文400字左右
民族英雄——戚繼光作文 500字2003年暑假我隨大姨來到山東旅游,有一天,我來到了人民英雄戚繼光紀念館,讓我對這位從昧相識的人民英雄加深了一層了解,他的事跡也觸動了我的心靈。
戚繼光(1528—1288),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
明代杰出的軍事家、人民英雄。
1544年,當時東南沿海倭寇為患,戚繼光飽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
1553年,總督山東沿海備倭事,振飭營伍,整刷衛所,清理錢糧,嚴明紀律,督修海防設施,巡察海上營衛。
在任期間所轄海疆肅靖,御倭卓有成績。
1555年,戚繼光調浙江抗倭,第二年,任參將。
1559年。
,親赴浙江義烏,精選3000名農民和礦工,訓練成一支軍紀嚴明的勁旅,史稱這支軍旅為“戚家軍”。
他率這支軍隊先后取得高家樓、龍山、縉山、烏牛、松浦、鑒云等大捷,扭轉了戰局。
戚繼光勇冠三軍,身經百戰,任勞任怨,挺身干事。
實為振古之名將。
在慶祝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我們緬懷民族英雄,意義深遠。
中華民族歷來不畏列強。
現在,我們要好好學習,奮發圖強,讓東方巨龍永遠騰飛
現代優秀散文作家有哪些
阿里巴巴CEO(馬云)的成長歷程 出生年月:1964年10月 籍貫:中國杭州 職位: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畢業院校: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 在浮夸的中國互聯網界中、馬云是一個異數,他似乎是所有網絡公司老總的反義詞:他不懂電腦,不懂管理學,他不懂廣告,不許公司做廣告,他不僅不會高薪聘人,對進來的人還減工資,他說:“網絡公司沒好日子了,中國新經濟就有希望了,現在熱鬧的是造工具的人。
”他認為自己很傻,“像阿甘一樣簡單”。
然而正是對這個公司,軟銀的孫正義,在6分鐘內,決定投資上億元。
被國際媒體稱為繼雅虎、亞馬遜、易貝之后的第四種互聯網模式。
因為所有的中國網絡公司都是美國某一個模式的翻版,只有它是例外。
馬云給中國互聯網公司.吹來一股返璞歸真的清新之風。
一個頭腦簡單的孩子 馬云從小就是一個傻孩子。
小時候愛打架,打了無數次的架“沒有一次為自己,全是為了朋友”。
“義氣,最講義氣”。
打得縫過13針,挨過處分。
被迫轉學杭州八中。
由于家庭出身不好,家庭壓力大,父親脾氣火爆。
馬云在父親拳腳下長大,呆不住家卻特別愛交朋友。
他說:“我大愚若智,其實很笨,腦子這么小,只能一個一個想問題,你連提三個問題,我就消化不了。
”從小,馬云功課就不好,數學考過1分。
只有英語特別好,原因竟然是:“爸爸罵我,我就用英語還口,他聽不懂,挺過癮,就學上了,越學越帶勁。
”從13歲起,馬云就騎著自行車帶著老外滿杭州跑。
從小到大,馬云不僅沒有上過一流的大學,而且連小學、中學都是三四流的。
初中考高中考了兩次。
數學31分。
高考數學21分。
高考失敗,弱小的馬云做起踩三輪車的工作。
直到有一天在金華火車站撿到—本書,路遙的,這本書改變了這個傻孩子:“我要上大學。
” 1984年馬云幾番辛苦考入外語系——是專科分數,離本科差5分,但本科沒招滿人,馬云幸運地上了本科。
到了大學,因為他的英語太好了,總是班上前五名,顯得沒什么事可做,馬云就做學生會主席,廣交朋友。
大學畢業后,馬云在教英語。
1991年、馬云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譯社(HOPE,希望的中文譯音)。
結果第一個月收入是700元,房租是2000元。
大家動搖的時候,馬云一個人背著個大麻袋去義烏,賣小禮品,賣鮮花,賣書,賣衣服,賣手電簡。
“喏,看見那個大陶狗嗎?當年我就賣過它。
”筆者采訪馬云時,他指了指吧臺上的小玩意兒這么說。
1988年-1995年 杭州電子工學院英文及國際貿易講師。
1995年-1997年 創辦“中國黃頁”,是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布站。
1997年-1999年 加盟外經貿部,開發外經貿部官方站點及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
1999年 在杭州設立研究開發中心,以香港為總部,創辦阿里巴巴網站。
2003年 進軍C2C領域,推出個人淘寶網(),并在2年時間內成長為國內最大的個人拍賣網站。
同年,進軍電子支付領域,成立支付寶公司,推出獨立的第三方電子支付平臺,發展迅猛。
馬云是最早在中國開拓電子商務應用并堅守在互聯網領域的企業家,他和他的團隊創造了中國互聯網商務眾多第一,是 中國人要做世界上最好的站點 和最獨創的商業模式的理想者和實干家。
他一直以來在互聯網商務領域的富有創意的概念和作品,豐富了全球和中國商人的商業內容和行為,并在 20 世紀末為全球商人貢獻了一款經典站點:阿里巴巴 。
馬云是中國大陸第一位登上美國權威財經雜志封面的企業家, 2000 年 10 月被 世界經濟論壇 評為 2001 度全球 100 位 未來領袖 之一。
馬云在 1995 年 4 月創辦了 中國黃頁 網站,這是國內第一家網上中文商業信息站點,同時也在國內最早形成主頁發布的,成功地發布了浙江省 金鴿工程 、無錫小天鵝、等中國第一批互聯網主頁。
他付出極大的時間、熱情、膽識、智慧,在中國宣傳互聯網知識和應用,為互聯網商務應用播下最初的火種。
阿里巴巴概況 阿里巴巴( )是全球企業間( B2B )電子商務的著名品牌,是全球國際貿易領域內最大、最活躍的網上交易市場和商人社區。
良好的定位,穩固的結構,優秀的服務使阿里巴巴成為全球首家擁有超過 800 萬 網商的電子商務網站,遍布 220 個國家和地區,每日向全球各地企業及商家提供 810 萬 條商業供求信息,成為全球商人網絡推廣的首選網站,被商人們評為“最受歡迎的 B2B 網站”。
杰出的成績使阿里巴巴受到各界人士的關注。
WTO 首任總干事薩瑟蘭出任阿里巴巴顧問,美國商務部、日本經濟產業省、歐洲中小企業聯合會等政府和民間機構均向本地企業推薦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兩次入選哈佛大學商學 MBA 案例,在美國學術界掀起研究熱潮;連續五次被美國權威財經雜志選為全球最佳 B2B 站點之一;多次被相關機構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 B2B 網站、中國商務類優秀網站、中國百家優秀網站、中國最佳貿易網。
被國內外媒體、硅谷和國外風險投資家譽為與 Yahoo 、 Amazon 、 eBay 、 AOL 比肩的五大互聯網商務流派代表之一。
2003 年 5 月,阿里巴巴投資 1 億人民幣 推出個人淘寶網(),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個人交易網站, 2004 年 7 月,又追加投資 3.5 億人民幣。
截至 2005 年 7 月 10 日 ,淘寶網在線商品數量超過 800 萬件、網頁日瀏覽量突破 9000 萬、注冊會員數突破 760 萬、 2005 年二季度成交額達 16.5 億人民幣,遙遙領跑中國個人電子商務市場。
在全球權威 Alexa2004 年排名中,淘寶網在全球網站綜合排名中位居前 20 名,中國電子商務網站排名第 1 名。
2003 年 10 月,阿里巴巴創建獨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正式進軍電子支付領域,目前,支付寶已經和國內的、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招商銀行,國際的 VISA 國際組織 等各大金融機構建立戰略合作。
截至 2005 年 3 月的數據,通過支付寶在淘寶網的日均交易額就已超過 350 萬人民幣,而增勢依然十分迅猛。
阿里巴巴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馬云被著名的“世界經濟論壇”選為“未來領袖”、被美國亞洲商業協會選為“商業領袖”,是 50 年來第一位成為《福布斯》封面人物的中國企業家,并曾多次應邀為全球著名高等學府麻省理工學院、沃頓商學院、哈佛大學講學。
2002 年 5 月馬云成為日本最大的《日經》雜志的封面人物,《日經》雜志高度評價阿里巴巴在中日貿易領域里的貢獻。
阿里巴巴成立至今 5 年多時間,全球十幾種語言 400 多家著名新聞傳媒對阿里巴巴的追蹤報道從未間斷,被傳媒界譽為“真正的世界級品牌”。
全球著名的互聯網流量監測網站 對全球商務及貿易類網站進行排名調查,阿里巴巴網站排名首位。
傾聽客戶的聲音,滿足客戶的需求”是阿里巴巴生存與發展的根基,調查顯示:阿里巴巴的網上會員近五成是通過口碑相傳得知阿里巴巴并使用阿里巴巴;各行業會員通過阿里巴巴商務平臺雙方達成合作者占總會員比率近五成。
世界精英的夢幻組合團隊是阿里巴巴大廈的基石,完美堅固的團隊組合,堅定不移的目標信念,使這家要走 102 年的企業每天在實踐著自己的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
求高中幾位常考詩人的詩歌風格,盡量齊全點
李白(701-762),中國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其詩意風格豪放飄逸,富有想象力,語言綴滿改變氣質和睦。
他是很好的營養物質,從民歌,神話,構成它的宏偉和華麗的色彩,屈原不斷有新的高度,說:“李白和杜甫和杜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也被稱為浪漫的詩歌“偉大的詩人”。
杜甫(公元712 - 770年),漢族,字子美,龔賢,河南(鄭州鞏義市),世稱杜少陵,杜甫,杜拾遺,自號少陵野老,是中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的代表,并說:“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李杜。
杜甫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Naizu,沉艷唐朝詩人杜甫,杜甫自己的祖先是出生在河南鞏義市,鞏縣(現)。
杜甫的生活由盛轉衰的歷史期間,他的詩是多筆相關的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史詩的命運,高貴人物的唐考。
杜傅的關注,寫詩歌的精湛藝術的詩歌,的有福了一個“詩人”。
杜傅的生活后,超過十四個百年的第一,其中許多都是歌頌著名的千古,如“三吏”和“不”;杜傅杜甫傳世。
杜甫的詩對后世影響深遠。
人杜牧的詩人唐代(公元803 - 852年),漢族,字動物的飼養,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杜友,首相的孫子。
湯蚊宗日本學者在2002年,授宏文館校書郎。
赴江西觀察屏幕,轉淮南節度使幕,進入觀察帷幕。
史館修撰餐,比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并最終上升到排名中書舍人。
唐末詩人,尤其是七言絕句稱為好文賦“阿房宮賦“為子孫后代讀,重點在軍事上,寫了大量的軍事論文,也評論孫子。
”范傳文傳世,自己的侄子裴燕菡,編譯,包括詩歌四卷。
另一首歌補充“樊川外集和樊川不設置”滾。
在“唐杜沐的詩收到八卷晚唐王朝靈活多奢侈和動物的飼養,在陡峭的修正。
七龍有彝族蕓遠神,在晚唐朱讓排水無法比擬的。
人號”小杜“,作為獨特的杜富說詩“邁克·杜”。
:陰(約812或813 - 858),漢族,義山,號玉溪生,范難勝,晚唐著名詩人。
他的祖先懷州河內(今沁陽市),出生于河南省滎陽市(鄭州滎陽)。
詩很高的文學價值,他和杜牧合稱“李杜,統稱為”文文和李端風格同期,溫庭筠相似的風格,和在家庭中的16強,所以說三十六分之。
“唐詩三百首,李商隱22指數的詩歌,排名第4。
這本小說的想法
陰影樣式,詩歌,尤其是愛寫浪漫的詩,和他的廣泛閱讀。
但過于空泛和模糊的,它是難以索解,到的詩人艾溪昆,恨無人癥見了“譏誚。
牛李黨夾縫中,他很不得志,埋在他的家鄉滎陽。
張九齡(678-740),一位博物學家,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唐中宗龍王學者在早年的官方日歷在書中,皇帝禤邋嗯,同一門下平章的書,中書令,唐代著名的賢相。
他的五言詩,質樸的語言培訓總理手中的深遠的生命大方的希望,以消除唐初,沿習六綺靡詩,特別是在貢獻。
王勃(649至676),漢,唐代詩人,字子安全。
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王勃,楊炯,盧照鄰,羅著名的詩,并稱:“王楊露羅,也被稱為”初唐四杰“。
王博,隋末的達魯通孫子(王彤隋末著名學者,號中子),王通的兩個兒子,祝福在農村分賦之府志王博的父親作為一個久負盛名,曾擔任博士過于頻繁,永州科電源,交趾縣令,六合縣令,齊州長史排名。
可見,汪般剩長于知識分子家庭。
唐代詩人駱賓王(約619至687)。
字觀光,梧州義烏市(義烏,中國)。
唐初詩人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四英雄”。
傅家謨說:“富羅:楊炯(650至693),唐代詩人。
宏益華欣(今屬陜西),楊炯,盧照鄰,王勃,羅齊名,說“四英雄”,但自稱“女王羞,羞露”顯慶四年(659)持有神童。
系統舉行元宵三年(676年)。
:盧照鄰(約637約689),唐代詩人,字升,自號幽憂。
幽州范陽(治今河北涿縣)人。
王勃,楊炯,羅說:“初唐四杰”(見初唐四杰) 包括:宋疑問都杈嗯陳子昂沉王老吉李世民唐代詩人王維和皇甫冉王場,年齡賀知章的音頻李琦崔顥顧況袁杰劉長卿岑參邱高適皇甫Ranzu勇汪涵...得分在百度的名字會出現一些。
戚繼美到底是怎么死的
戚繼美是的,百家講壇有說到戚繼美(1534年—1584年山東人。
戚景通次子。
名將戚繼光胞弟。
明朝中葉著名將領。
戚繼美小戚繼光6歲,生于嘉靖十三年(1534),父親戚景通已六十二歲。
因父功,得以諸生的身份廕“千戶”,擔任過都督、驃騎將軍等職。
于萬歷間由狼山總兵升貴州總兵,遂移居貴州,后官至云貴總兵。
在“倒張風波”里,戚繼光的弟弟戚繼美也受到了牽連,兩兄弟平時打仗天南地北之隔,戚繼光很想念自己的弟弟。
便在廣東待了一年,總結了一下自己的作戰經驗等,便辭官回到了老家山東蓬萊,但是發現自己的弟弟和弟媳已經病逝了,原來是他們的兒子病逝,戚繼美和妻子在路上受不了這個心靈重創,不幸先后病逝。
事業單位綜合應用能力d類怎么準備
古代十大刺繡名人
【心得體會第1句】:女紅(西周時期,生卒年月不祥,刺繡時間約公元前十世紀左右)周太王古公亶父有三子,太伯、仲雍、季歷,季歷之子叫姬昌。
古公亶父認為昌有興亶業的才能,有意傳位于季歷,而按照嫡長子繼承制,王位傳不到姬昌。
太伯、仲雍知其意,就出走至句吳(今江南蘇州一帶,此時約公元前十世紀左右),井按照當地習俗,斷發文身,表示不再返回北方。
后來,仲雍不忍后人還在身上刺刻圖紋,逐召集眾人商議此事。
這被正在房內低頭縫衣的小孫女聽到,認真揣摩起來,不小心針扎手破,血色沾衣,這倒啟發她想出了一個妙法,便按文身的圖紋在衣服上一針一線試做起來。
為了表現和區分圖紋的神態,她用五彩染絲,按照自己辮子的結構,埋頭做了七天七夜,一件五彩繽紛的圖紋衣服做好了。
小女孩雙手捧著衣服給祖父看,仲雍展開這件衣服一看,五色紛呈,光彩奪目,披在身上,那圖紋果然比刺繪在身上要好看多了。
仲雍便擇一吉日,身穿這件衣服,召集大家,從今往后即照此方法制作衣服,可不必再文身了。
經仲雍的倡導,這種服飾就取代了文身。
因為小女孩名字叫女紅,后人為了紀念她,就把這種錦繡針刺的工藝操作稱為“女紅”。
五彩備謂之繡,這衣服就稱為繡衣。
這種女紅針黹也稱為刺繡。
傳說如是,則女紅為刺繡的發明者了。
【心得體會第2句】:趙夫人(三國時期,生卒年月不祥,刺繡時間約在公元220-252年間)三國時期吳王(孫權)趙夫人有“三絕”――機絕、針絕、絲絕。
據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記載:吳王趙夫人,丞相趙達之妹。
善書畫,巧妙無雙,能于指間以彩絲織為龍鳳之錦,宮中號為“機絕”。
孫權嘗嘆,蜀魏未平,思得善畫者圖山川地形,夫人乃進所寫江湖九州山岳之勢。
夫人又于方帛之上,繡作五岳列國地形,時人號為“針絕”。
又以膠續絲發作輕幔,號為“絲絕”。
所以,趙夫人又稱為“三絕夫人”。
據《拾遺記》載:趙夫人“丹青之色,甚易歇滅,不可久,妾能刺繡,作列國方帛之上,可以五皇、河海、城邑,行陣之形。
”地圖繡成后,進獻給孫權,吳主看了大喜。
當時人稱之謂針繡絕活。
所以歷史上就傳流下來,刺繡之成畫圖,是三國時趙夫人(約在公元220-252年間)所創。
可惜這幅刺繡未能保存下來,僅能供后人推測而已。
【心得體會第3句】:虞眉娘(唐順宗李誦時期,生卒年月不祥,刺繡在唐永貞年間,即公元805年)唐代蘇鶚在《杜陽雜編》中記載:“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南海貢奇女虞眉娘,年十四,幼而慧悟,工巧無比能于一尺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畫分明,細于毛發……”。
可惜,現在看不到虞眉娘的刺繡原作。
【心得體會第4句】:管仲姬(宋元時期,公元1262—1319年)管仲姬,名道升,字仲姬,浙江吳興人,元代書畫家趙孟(兆頁)之妻。
延祐四年封“魏國夫人”。
夫人翰墨、詞章,不學而能,書史評道:“仲姬行楷,與孟(兆頁)殆不可辨同異,衛夫人之后無儔”。
衛夫人,乃王羲之老師,真書古質,蘊蓄多姿,開今草先河。
以之比喻仲姬,后世對管仲姬書法的推崇,可見一斑。
明正統年間的畫梅名家王謙,曾譽道:“趙魏國敬寫佛像,筆致與魏公(趙孟(兆頁))抗衡”。
此外,尤擅刺繡,《山樓繡佛圖》、《長明庵圖》等作品,載于史籍。
成宗大德二年(1299),管仲姬皈依中峰禪師,常住寺中書寫經文,并繡《十八尊者圖》,共16幅,供于寺內。
中峰禪師于繡像冊尾跋:“趙夫人面對如來,心存空寂,為梵宮之善果,顯度世之。
金針繡出尊者二十像,并侍從、比丘、金剛、韋馱法像衣缽,服御龍虎之屬備極,鏤云錯彩之奇,為山寺常住供奉,推其愿力,實有良器。
”該作品于2003年北京翰海拍賣公司征集拍品中出現。
【心得體會第5句】:韓希孟(明代,生卒年月不祥,約生活于明萬歷、崇禎年間 1573- 1644年)明嘉靖三十八年進士顧名世住上海露香園,據說他在此地開荒筑園,得一山石,上刻趙子昂手篆“露香池”三字,即取此做園名。
顧名世孫媳名韓希孟,湖南人,工畫花卉,善刺繡,神韻生動,當時稱為“韓媛繡”。
其丈夫顧壽潛曾拜董其昌為師學畫,別號繡佛主人。
韓希孟本人也工于花卉,嘗臨摹宋元名跡入繡,運針如筆,使畫理與刺繡融為一體,匯成繡本《宋元名跡方冊》。
董其昌見后欣然在繡本上題詞。
顧壽潛也在上題跋記述創作過程。
韓希孟復將董其昌題贊、印記和顧壽潛作跋之墨跡一一加繡,達到了詩、書、畫、印、繡俱佳的境界,成為藝林一段佳話,刺繡本《宋元名跡方冊》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顧家女眷的繡品,世稱顧繡。
曹雪芹祖曹寅,任江寧織造時,即命女紅以顧繡為依傍。
【心得體會第6句】:倪仁吉(明清時期,1607—1685年)倪仁吉,字心蕙,自號凝香子。
其父倪尚忠,字世卿,明萬歷進士。
明神宗朱翊鈞萬歷年間(1573—1602年),倪尚忠由廣東調至江西,任吉安同知,倪仁吉于1607年生于吉安,其父故取名為“仁吉“。
倪仁吉以精通文史、善工書畫,又擅刺繡、通曉音律的全才聞名當時,是明代僅次于韓希孟繡名的女藝人。
《金華征獻錄》一書中稱贊倪仁吉的繡藝云:“染色既工,又運針無跡。
”遺作有《五福圖》、《種樹圖》等。
倪仁吉尤擅繡佛像,名重一時,刺繡佛像能滅去針線痕跡,觀之如畫。
她曾刺繡《心經》一卷,素綾為質,運用深青色絲線,若縷金切玉,妙入秋毫,其刺繡技藝亦稱一絕,對她的繡藝,時人多有頌揚。
最令人稱絕的是倪仁吉的發繡,她的傳世之作《發繡大士像》,神貌端莊寧靜,傳達了至高的精神境界和神的氣質。
這是倪仁吉滿懷虔誠恭敬之心,一絲不茍地精心刺繡出的大士像,是她刺繡佛像作品中最嚴謹、細膩、穩實的傳世之作,于1957年12月在義烏發現,現珍藏于義烏季梅園。
倪仁吉獨居孤室,鉆針理線,從事刺繡,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為了總結刺繡經驗,她編著了刺繡專著《凝香繡譜》一書。
【心得體會第7句】:丁佩(活動于清代道光年間,生卒年月不祥)丁佩,江蘇松江人,號步珊。
她長期從事刺繡創作和研究,并利用“繡余清暇”之時不斷總結經驗,偶有所悟,即執筆紀錄,“積久輒成篇帙”后來她將這些刺繡藝術理論整理成刺繡專著——《繡譜》,于道光元年(1821年)出版發行。
在這部九千余字的著作中,丁佩首次提出了“齊、光、直、勻、薄、順、密”七字訣,總結了中國刺繡的基本特點和創作規律,成為后人研究刺繡的理論基礎。
《繡譜》以繪畫、書法、詩詞、建筑等藝術同刺繡比較,深入淺出地解說刺繡工藝的規律。
全書共分6個部分。
①擇地部分。
講述刺繡的環境必須閑、靜、明、潔。
②選擇部分。
講述選定繡稿時要注意審理、度勢、剪裁、點綴、崇雅、傳神的要求,并避免失之巧庸和過于繁簡。
③取材部分。
講述絲線、綾緞、紗羅、繡針、剪刀、繃架等材料、工具的重要性。
④辨色部分。
講述18種色彩的特點及用法。
⑤程工部分。
講述刺繡工藝技法以及齊、光、直、勻、薄、順、密等標準。
⑥論品部分。
講述以文品之高下、畫理之淺深來品評刺繡的能、巧、妙、神、逸等5個等級,以及精工、富麗、清秀、高超等4個品格。
《繡譜》議論精詳,條分縷析,總結了刺繡工藝的技法及其美學特點,對于當今的刺繡仍具有指導意義和借鑒價值。
【心得體會第8句】:沈壽(清末民初,公元1874~1921年)沈壽 女,初名云芝,字雪君,后名壽,晚署雪宦。
吳縣人。
生于蘇州一個古董商家里。
7歲隨姐沈立學刺繡。
十六七歲在當地已負盛名。
光緒十六年(1890),即在蘇州創辦同立繡校。
十九年與余覺結婚。
余能詩善畫,夫妻畫繡相輔。
沈壽開始研究刺繡針法,創造出近10種新的針法。
二十九年,沈壽吸收繪畫中明暗原理,注重物象的逼真,表現物象的立體感,創造出仿真繡法,成為欣賞性繡品最基本、最主要的表現形式。
她是把我國刺繡傳播到國外的一代宗師,是刺繡藝術家,也是刺繡教育家。
1914年應聘任南通女子師范女工傳習所所長,8年盡瘁,1921年5月病逝,年僅48歲。
”沈壽遺著《雪宦繡譜》,為我國重要的刺繡理論著作,是1918年,張謇于第二次大病小愈之后,根據她口述筆錄的。
書分8章,記述了各種技法,并附有“線色表”,如青就有老菜青、天青等94色;黃有杏黃、明黃、鵝黃等104色;赤有大紅、朱紅、血牙紅等88色;又間色有綠、紫、赭、灰等共353色,為其30余年實踐之經驗實錄。
以如此繽紛之色彩,運以有繼承有創新之針法,或摹人像,或狀物態,神工獨運,真是“錦繡萬花谷,妙造百圖中”。
她被清末著名學者俞樾喻為“針神”。
【心得體會第9句】:華璂(清末民初,公元1869—1939年)華璂,字圖珊,號迦陵館主,無錫蕩口鎮人。
出身世族之家。
其父是當時頗有名望的山水畫家,伯父華蘅芳是我國近代著名數學家。
自小就生活在書香門第,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喜愛書畫及刺繡。
1915年,華璂繡作的《公雞圖》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獲金牌獎。
1939年病逝。
在病逝前一年,她與許頻韻合著《刺繡術》。
這是繼倪仁吉《凝香繡譜》、丁佩《繡譜》、沈壽《雪宦繡譜》之后,我國刺繡史上的又一本技法專著。
【心得體會第10句】:楊守玉(現代,公元1885~1981年)楊守玉,江蘇武進人,是亂針繡的創始人。
出身名門,20歲從常州女子師范畢業后,受時任圖工班主任的呂鳳子聘請,赴正則女子職業中學擔任繪繡課教師。
她一邊繪畫圖形色彩,一邊試驗新的刺繡表現方法,以新的線條組織形式,反映出西洋畫的藝術效果。
看似雜亂的長短交叉線條,通過分層加色,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這種繡法,一改傳統的密接其針,排比其線的傳統方法,創出了新的獨特風格,引起轟動。
呂鳳子看到楊守玉果然不負期望,大為振奮,給此繡起名為“楊繡”。
楊守玉后來根據其特點,取名為“亂針繡”。
因為她在正則女子職業中學教學,也有人稱其為“正則繡”。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體現愛國精神的人和事
幾個敵人撲上來要抓劉胡蘭,鄉親們靠在一起保護她。
敵人用槍托毆打群眾,劉胡蘭大聲喝道:“閃開,我自己會走。
”她昂首挺胸向大廟走去。
劉胡蘭踏進大廟,大殿下滿身血跡的石三槐、石六兒等6位同志巍然屹立,劉胡蘭深表敬佩。
她跨進大廟的西廂房。
審訊劉胡蘭的是閻軍軍官大胡子連長張全寶,他根據叛徒的告密,已經知道劉胡蘭是被捕中惟一的共產黨員、區干部,也是年紀最小的一個,妄想從劉胡蘭口中得到他所需要的東西,于是,他沉著臉問道: “你就是劉胡蘭
” 劉胡蘭響亮地回答:“我就是劉胡蘭,怎么樣
” “你給八路軍干過什么事
” “只要我能辦到的,什么都干過。
” “那么你們村長是誰殺的
” “不知道。
” “你們區上的八路軍都到哪里去了
” “不知道。
” 張全寶一連碰了幾個釘子,再也沉不住氣了:“你,你,你就什么也不知道
” 劉胡蘭鎮靜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張全寶想發作,突然,賊眼一轉,威脅著說:“現在有人供出你是共產黨員。
”劉胡蘭知道自己被壞人出賣,她把頭一揚,自豪地說;“我就是共產黨員,怎么樣
” “你為啥要參加共產黨
” “因為共產黨為窮人辦事。
” “以后你還會為共產黨辦事不
” “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為人民干到底”。
張全寶萬萬沒有想到,共產黨的一個小女孩,竟如此厲害。
見硬的不行,就換軟的,他奸笑著哄騙說: “自白就等于自救,只要你自白,我就放你,還給你一份好土地……” 劉胡蘭輕蔑地說:“給我一個金人也不自白。
” 張全寶惱羞成怒,他收起陰險的笑臉,敲起桌子嚎叫:“你小小年紀,好嘴硬啊,難道你就不怕死嗎
” 劉胡蘭逼進一步,斬釘截鐵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
” 張全寶無可奈何,站起來無恥地說:“劉胡蘭,只要你當眾說句今后不再給共產黨辦事,我就放了你。
” 劉胡蘭堅定地說:“那可辦不到。
” 敵人的利誘和威脅都失敗了,但他們并不死心,妄圖用血腥的屠殺逼迫劉胡蘭投降。
在大廟西側廣場上放下了鍘刀、木棒,劉胡蘭和石三槐等同志被押到刑場,他們怒視敵人,匪徒們如臨大敵,驚慌失措。
群眾們見自己的親人來到刑場,一下子涌了過去,匪徒們急忙用刺刀阻擋,張全寶氣急敗壞地逼問群眾:“你們說這7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群眾中立刻爆發出了驚天動地的怒吼:“好人,都是好人。
”張全寶慌了手腳,急忙命令匪徒準備屠殺,護村堰上架起了機關槍。
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開始了,敵人先將我地下交通員石三槐,民兵石六兒、張年成和干部家屬石世輝、陳樹榮、劉樹山6位同志,用亂棍打昏后,用鍘刀一個個殺害了。
烈士的鮮血染紅了大地,鋒利的鍘刀卷了刀刃,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為了祖國的解放,人民的利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張全寶卻洋洋自得,指著6位烈士的遺體向劉胡蘭嚎叫;“你看見了吧,自白不自白,投降不投降
” 劉胡蘭怒不可遏,痛斥敵人;“要殺就殺,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產黨員你們是殺不絕的,革命烈火是撲不滅的,你們的末日不遠了。
” 劉胡蘭遙望著呂梁山,仿佛想起了敬愛的偉大領袖毛主席,想起了培育她成長的黨,想起了未來的燦爛世界。
張全寶看見劉胡蘭在思索,還夢想著劉胡蘭能夠轉變,劉胡蘭忽然轉過身來,質問他:“我咋個死法
” 這驚天動地的聲音,宣告了敵人的徹底失敗,張全寶陰沉著臉,沙啞地發出了絕望的嚎叫:“一個樣……” 群眾再次向刑場涌來,這情景把敵人驚呆了。
突然,張全寶看到了護村堰上的機關槍,便惡狠狠地叫道:“快,快把機關槍調過來,把全村的人統統給我掃光。
”敵人的機關槍在向幾百名手無寸鐵的鄉親們瞄準……。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劉胡蘭大義凜然,挺身擋住了槍口,大聲喝斥敵人:“住手
要死,我一個人死,不許傷害群眾。
” 刑場就是戰場,英雄斗志如鋼,劉胡蘭昂首挺胸邁著矯健的步伐,向著烈士染紅的鍘刀走去。
鍘刀前,劉胡蘭止步回首,泰然自若地告別了父母,告別了養育她的家鄉土地和勤苦勇敢的鄉親們。
“永別了,鄉親們,戰斗吧,同志們,敵人的末日不遠了,勝利一定是我們的。
”她鄙視了一眼垂死掙扎的敵人,甩了甩披在臉上的短發;仰望翻滾的烏云,環顧萬里江山……她堅信,黑夜即將過去,祖國的明天將陽光燦爛,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劉胡蘭同志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
毛主席萬歲
”她從容地走向鍘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