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恍然大悟的句子
【第1句】: 描寫恍然大悟的句子
【第1句】: 當老師把問題答案公布出來時,他才恍然大悟。
【第2句】: 直到被逮捕,他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也跟著犯了法。
【第3句】: 聽了他說的話,大家這才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扶起老人的小伙人不是他撞的。
【第4句】: 得到答案后韋小姐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彩信"遲到"了。
【第5句】: 接了他的電話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他朋友的惡作劇。
【第6句】: 老人的一番話讓少年恍然大悟。
【第7句】: 聽力老師的講解,我恍然大悟,原來這道題如此簡單。
【第8句】: 看孩子追著風箏跑,老王恍然大悟:“我的童年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第9句】: 忽然楊柳恍然大悟了,"原來如此,我明白了!"。
【第10句】: 我一聽,恍然大悟,心里還蠻感謝這小伙子替我著想。
【第11句】: 導師一席話如暮鼓晨鐘,撞擊著我的心扉,使我恍然大悟。
【第12句】: 看到那樣東西,我恍然大悟了,這不就是我的答案嗎?
【第2句】: 恍然大悟的句子
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確在燈火闌珊處。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山窮水盡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春。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還有:
古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贝说谝痪骋??!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说诙骋??!氨娎飳にО俣?,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贝说谌骋?。——王國維
【第1句】: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2句】: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3句】: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三句本來都是言情話相思的佳句,卻被王國維用以表現“懸思——苦索——頓悟”的治學三重境界,它巧妙地運用了三句中蘊含的哲理意趣,把詩句由愛情領域推繹到治學領域,賦予了它以深刻的內涵。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這詞句出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本句原意是說,“我”上高樓眺望所見的更為蕭颯的秋景,西風黃葉,山闊水長,案書何達?在王國維此句中解成,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瞰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宋代的另一位詞人柳永的《蝶戀花》。原詞是:“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p>
王國維在這里,顯然也已超出了原詩相思懷人的情緒了。他想說明,對事業,對理想,要執著追求,忘我奮斗,為了達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
第三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王國維則采用了宋代詞人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詞句。辛棄疾的原詞是:“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王國維用在此處,是指在經過多次周折、多年磨練之后,就會逐漸成熟起來,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領悟。這就達致了最后的成功。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這是厚積薄發、功到自然成。
參考自:/ylt812/blog/static/6949057820097139210110/
【第3句】: 描寫恍然大悟的句子
當老師把問題答案公布出來時,他才恍然大悟。
直到被逮捕,他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也跟著犯了法。聽了他說的話,大家這才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扶起老人的小伙人不是他撞的。
得到答案后韋小姐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彩信"遲到"了。接了他的電話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他朋友的惡作劇。
老人的一番話讓少年恍然大悟。聽力老師的講解,我恍然大悟,原來這道題如此簡單。
看孩子追著風箏跑,老王恍然大悟:“我的童年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忽然楊柳恍然大悟了,"原來如此,我明白了!"。
我一聽,恍然大悟,心里還蠻感謝這小伙子替我著想。導師一席話如暮鼓晨鐘,撞擊著我的心扉,使我恍然大悟。
看到那樣東西,我恍然大悟了,這不就是我的答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