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中學里的我們句子
【第1句】: 描寫初中生活的優美句子
自己寫的可以嗎
沒什么好的文采
但還是希望樓主可以看一看
那一年的夏天,夏淺歌拉起了青春的序幕,在一挽青春色的帷幕下開始綻放風姿,拂堤的楊柳泛起箭步。又是一年夏末初,她即將離開青澀的校園,她參加了畢業典禮,發表了感恩。秋棠誰、末落花、怡海夏。.“揮手告別初中生涯,一路上的點點滴滴,將永遠在我們的心里銘刻,懷揣這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即將分別,但這份感謝的情,將在校友被永遠記錄。”她們在向校園對面的青山吶喊,在為初中生涯吶喊,在為,蒼天吶喊。
她們用淚水惜別昔時的美好,用希望向未來招手,眼中的淚水模糊了視線,她們沒有哭,他們很勇敢,他們相信那是雨水模糊了眼角,而不是,淚水。.
【第2句】: 中學比喻句
擬人: 1,秋天又邁著沉穩的腳步款款地向我們走來。
悄無聲息地走開。 2,秋便以翩躚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3,秋天是美麗的,在曼妙的韻律中舞著她的裙擺。 4花兒在風中笑彎了腰. 5夜空中的小星星眨著眼睛,似乎對你微笑. 6向日葵不斷地面向太陽公公做運動. 7春天像剛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8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就像出生的嬰兒,嬌小可愛; 9春天就像活潑的兒童,憧憬渴望; 10春天就像健壯的青年,充滿朝氣; 11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另人回味。
【第12句】:風兒清唱著歌,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第13句】:頑皮的雨滴最愛在雨傘上盡情的跳舞。
【第14句】:船頭飛濺起的浪花,吟唱著歡樂的歌兒。 【第15句】:秋天到了,樹上金紅的果子露出了笑臉,她在向著我們點頭微笑。
【第16句】:海棠果搖動著它那圓圓的小臉,沖著你點頭 微笑。 【第17句】: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第18句】:一個個紅石榴就像一個個小姑娘可愛的笑臉,躲在樹枝間。 【第19句】: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第20句】:巨浪伸出雙臂把我猛地托起。 【第21句】:收音機天天說個不停,令鄰居十分討厭!!!!!! 【第22句】: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蟋們在這里彈琴。
【第23句】:春尚淺,幾處山頂上的梅花卻掙扎著吐出紅苞來。 【第24句】:微風柔和地吹, 柔和地愛撫我的面孔。
【第25句】: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澀地打著朵。 【第26句】:落葉隨著風高低起舞。
【第27句】: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讓柔和的晚風輕撫著鬢角,吹去一切郁悶和煩惱。 【第28句】:陽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銀梨樹被蒙蒙細雨淋醒。
【第29句】:它脫下破舊的外衣,又開始新的生活;它貪婪地吮吸著春天那清新、甜潤的露珠兒,慢慢地長出逗人喜愛的嫩枝綠葉。 【第30句】:仲夏夜,清風徐徐吹來,明月追趕 晚霞,早早爬過山頭,掛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帶著一股清涼,驅趕著酷日留下的余熱。
【第31句】:蜘蛛把蒼蠅拖來拖去,等蒼蠅累得筋疲力盡,蜘蛛才高高興興地享用了這頓美餐。 【第32句】:當悲傷的水流入穩重的山,水這可憐兒的悲傷也勾起了山的悲傷,于是他們的心一起碎了;水把頭埋入地下,山卻把心的碎片一塊塊收好。
于是就有了 迷亂復雜的溶洞,就有了千姿百態的石筍,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水。 33天空中的星星眼睛一眨一眨的。
34鳴蟬在樹葉里長吟 35風是調皮的,一會把那朵悠閑的云趕得滿天跑,還不斷變化她的面具,一會兒卷起地上的落葉,讓她們打著旋舞蹈。 36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個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會兒纏繞著山奔跑,一會兒撅著屁股,賭著氣又自個兒鬧去了 37小樹擺動著枝葉,向我們點頭笑 38一排排柳樹倒映在水中,欣賞著自己的容貌。
39月亮一露面,滿天的星星驚散了。 40真理它卻不會彎腰 41在那天邊隱約閃亮的不就是黃河?那在山腳纏繞不斷的自然是汶河;那拱衛在泰山膝蓋下的無數小饅頭,卻是沮淶山等著名的山嶺。
42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革命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 43蠟炬成灰淚始干 44做人既不可翹尾巴,也不可夾著尾巴。 45蝴蝶初翻簾繡,萬玉女、齊回舞袖。
46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47指導員講得真來勁兒.嘎子豎起耳朵聽。
48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 49咱們老實,才有惡霸,咱們敢動刀,惡霸就得夾著尾巴跑。 50寧靜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竊竊私語 比喻:★他的眼睛里,閃爍著被理想、信心和勇氣燃燒著的十八歲青年人特有的異彩。
★小男孩兒正睡得香甜,圓圓的蘋果臉上,半開半合的小嘴兒像一顆含苞欲放的花蕾,在睡夢中常常笑出聲來。 ★你看,她那明亮的大眼睛,那天真活潑的笑臉,多么像一株茁壯成長的向日葵呀! ★她那紅潤潤的圓臉蛋,像溢滿漿汁的蘋果。
★她高興得嘴角上翹,變成一彎月牙兒。 ★他的眼睛里有了神采,額頭和嘴角兩旁深深的皺紋里似乎也蓄滿了笑意,連一舉手一投足都帶著一種輕快的節奏。
★近來,姐姐像吃過一枚“順心丸”,臉上老漂著笑影。 ★他的臉色,仿佛被一陣陣小風吹得云散天開,漸漸明朗起來。
★她那張皺紋縱橫的臉,舒展得像綢緞一般,光閃閃的。 ★他的眼睛、眉毛亂動,得意得像是在他臉上跳舞。
★她臉上洋溢著興奮的光芒,就像山坡上綻開的山丹丹花一樣。 ★那姑娘臉上冷不丁地綻出了笑意,滿臉緋紅,像一朵醉了的芍藥花。
★她渾身都帶著感情,那感情像開了閘的洪水,從她的眼底、唇邊溢了出來。 ★那激動的神情,仿佛一位藝術收藏家在偶然的機會得到一幅價值連城的名畫一樣。
★他仿佛受了莫大委屈似的,激動得脖子旁邊的大動脈都看得見跳動。 ★他說到這里,激動極了,從脖子紅到臉,太陽穴的青筋脹得像豆角一樣粗。
★她那白玉般的臉蛋兒泛出石榴花般的紅暈,她陶醉在人們對她美貌的稱羨中了。 ★她像一尊雕塑,老是那么個表情:不樂不憂,不慌不忙,不焦不躁。
★不管別人怎樣嘲弄他,他都像海里的礁石那樣無動于衷。 ★她淺笑盈盈,眸子像浸在水里的墨晶石,又黑又亮。
★在座的人全都受到他影響,一下子也都變得嚴。
【第3句】: 初中修辭手法的句子我們老師叫我們寫七個修辭每個寫兩句例句,都要
一、比喻 不直接說被描寫的對象甲,而用與它有相似性的乙來描寫它,以使被描寫的甲在形象、功能等特點上更加富有可接受性。
比喻一般形式上需要有三個要素:本體(甲)、喻體(乙)和連接兩者的喻詞。根據這三個方面出現情況,將比喻分為: (一)明喻 用“像、如、仿佛”等喻詞通俗明白地打比方。
如: (1)共產黨像太陽。 當然,如果前后句子叫長,且意義明白,明喻也可以省略喻詞。
如: (2)鐵不用就會生銹,水不流就會發臭,人的頭腦不用,功能就會萎縮。 (二)暗喻 用“是、成為”等喻詞直接將本體當做喻體的方法。
如: (3)大王莊這個陣地成為一顆銳利的鐵釘,牢牢地釘進了黃維兵團的腦門心。 (4)困難是彈簧,你軟它就強。
(三)借喻 不出現本體和喻詞,直接用喻體代指本體的方法。如: (5)一旦把敵人消滅干凈,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
這里“鮮紅的太陽”喻指新生的社會制度。 二、比擬 直接將乙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屬性加在甲事物對甲進行跨類式描寫的修辭格。
有本體、擬體兩個部分組成,本體一般為名詞性事物,擬體則多為謂詞性成分。 從語義特征上說,擬體本不能與本體構成陳述關系。
根據本體與擬體的關系,一般將比擬分為: (一)擬人 將非人類的事物當做人來寫。如: (1) 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
(2) 硬幣正悄然“退休”。 (二)擬物 將人直接當做物,或將此物當彼物來寫。
如: (3)打得日本鬼子夾著尾巴逃跑了。 (4)月亮一露臉,滿天的星星驚散了。
三、借代 直接用與本體甲有相關關系的乙代替甲的修辭格。 如: (1)正義是殺不完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
(2)凡是愿意留下的,再不許拿人家一草一木。 (3)搞好菜園子,豐富菜籃子。
四、拈連 在用乙對甲進行陳述或描述后,再將甲轉移與本不能陳述或描述的丙進行組合的修辭手法,可用格式表述為:甲 乙→甲 丙。 例如: (1)你別看我耳朵聾,可我的心不聾。
(2)這一錘沒敲在鐘上,卻敲在俺的心上。 五、夸張 對事物或行為作超越事實的描述的修辭格。
例如: (1)毛色格外發亮,好象一根毛尖都冒出一桶油。 (2)莫夸財主豪富,財主心腸比蛇毒。
塘邊洗手魚也死,路過青山樹也枯。 六、雙關 讓詞句具有表面上一個意義實則表達另外一個意義的修辭方式。
比如: (1)夜正長,路也正長,我不如忘卻,不說的好罷。 (2)旗桿上插雞毛,好的撣子(膽子)! 注意:雙關與歧義不同。
雙關是一種表達技巧,是有意地在表面上表達一種意思的時候,暗地里還有另外一種意思,而后者才是表達者的真正用意。不過不能理解后一層意思的人,不影響理解這句話的字面意義。
但歧義不同,它是表達者無意產生的一種消極現象,它所表達的兩種意義存在于話語表面,而且這兩個意義會讓接受者無所適從。如果不是有特殊的目的(如欺騙等)的話,歧義是應該避免的。
七、映襯 將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使它們互相襯托,相得益彰的修辭手法。 例如: (1)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2)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八、移就 將描寫甲事物的詞語直接用來描寫乙事物的修辭方式。
這種修辭格的最常見形式是體詞性偏正短語,如(1)、(2) (1)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 (2)甜甜的聲音讓奶奶心里樂開了花。
另外一種形式是謂詞性結構,如: (3)秋天的黃昏,晚霞燒紅了西方的天空。 (4)建筑也是新式,簡截不羅嗦,痛快之至。
九、對偶 用字數相同、意義相關、形式整齊的兩個句子并列表達所形成的修辭格。根據兩句之間的語義關系,將它分為三類: (一)正對 上下句從不同的側面說明同一事理,意義上互相補充。
(1)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二)反對 上下句從正反兩個方面加以敘述,意義上相反相成。
(2)橫眉冷對千夫指,俯手首甘為孺子牛。 (二)串對,也叫流水對,上下句意義相承,表達因果、條件等關系。
如: (3)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十、排比 用一組結構相似的語句,表達相關的內容的修辭手法。
如: (1)祖國是一座花園。北方就是圓中的臘梅,小興安嶺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2)理想是石,敲出了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十一、仿詞 更換現成詞中的某個語素,臨時造出新的詞,以表達風趣、幽默等效果的修辭手法。
如: (1)都江堰市拍賣超標“官宅”。 (2)搞四個現代化,不懂科學技術就要成為科盲。
[解題過程] 八種常見修辭格 【第1句】:比喻 (1)比喻的特點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結構一般由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構成。構成比喻的關鍵: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否則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 (2)比喻的種類 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相聯結。
例如:收獲的莊稼堆成垛,像穩穩矗立。
【第4句】: 形容學校美的句子
一進大門,就來到了中學部。中學部的草地一大塊一大塊的,還種著高高的棕椰,差不多有三四層樓那么高。中學部的屋頂是橘子色的,在陽光下熠熠發光。中學部很靜,中學的哥哥姐姐們都在抓緊時間學習。
看完安靜的中學部,就來到熱鬧的足球場。足球場上時不時傳來歡呼聲。同學們看到最關鍵的一球射門了!突然齊聲喊道:“球進了!”大家興奮得手舞足蹈。
參觀完熱鬧的足球場,登上階梯,來到了小學部。小學部的樓房五顏六色,有橘子紅的、淺藍的、淺綠的、淡黃的……美麗極了,來到了小學部,就像來到了一個美妙的童話世界。這里的草地上盛開著牽牛花,它每天迎著太陽它就吹起了小喇叭;野朱槿像一個吃了辣椒紅了臉的小姑娘;三角梅也綻開了美麗的笑容;爬山虎順著墻爬,整個墻都被占滿了,上面一大片綠色,時而點綴著紫色的牽牛花,真可謂:“萬綠叢中點點紅”。
天高云淡,秋風瑟瑟,樹葉寶寶們依依不舍地從大樹媽媽的懷抱中飄落下來,像給大地鋪上了黃色的地毯。原來那些嬌艷的花兒們也無精打采了,一個個垂頭喪氣。而那些五顏六色的菊花卻不畏寒冷,舒展開她俏麗的花瓣,裝點著我們的校園。
在這美不勝收的校園里,我快樂自由地成長,貪婪地吮吸著知識的營養。我愛我們的校園,我要在這美麗的校園里放飛我的夢想。